「負暄」三書(《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是張中行先生的代表作,有「當代的《世說新說》」之譽。作者以行雲流水、自然沖淡之筆,記可傳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本書為其中一本,《負暄三話》據1997年第3次重印本重新排校,保持作品原貌,僅對個別刊誤字予以改正。
本書因為它「達於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以簡練的筆墨,造獨有的意境,多用短句,讀來如誦入聲韻的歌詩,有一種陡峭峻拔之感。詞旨曉暢,而意緒回環,極耐咀嚼。直至於《詩詞讀寫叢話》的附編《說夢草》中見到《負暄瑣話完稿有感》一詩,方自嘆淺嘗,辜負雅人深致焉。詩雲:「姑妄言之姑聽之,夕陽籬下語如絲。阿誰會得西來意,燭冷香消掩淚時。」
目錄
序(谷林)
一 啟功
二 季羨林
三 老溫德
四 鍾叔河
五 張守義
六 韓文佑
七 曹家琪
八 劉慎之
九 凌霜紅
一0 馬珏
一一 孫毓敏
一二 凌大嫂
一三 趙麗雅
一四 丁建華
一五 故園人影
一六 先後兩閨秀
一七 姑蘇半月
一八 夢魂長在斷橋西
一九 津沽舊事
二0 歷下譚林
二一 報國寺
二二 閱微草堂
二三 一溜河沿
二四 鄉關半日
二五 書
二六 酒
二七 信
二八 日記
二九 代步
三0 左撇子
三一 學書不成
三二 閨秀小楷
三三 集句書聯
┅┅
跋語
再版說明
一 啟功
二 季羨林
三 老溫德
四 鍾叔河
五 張守義
六 韓文佑
七 曹家琪
八 劉慎之
九 凌霜紅
一0 馬珏
一一 孫毓敏
一二 凌大嫂
一三 趙麗雅
一四 丁建華
一五 故園人影
一六 先後兩閨秀
一七 姑蘇半月
一八 夢魂長在斷橋西
一九 津沽舊事
二0 歷下譚林
二一 報國寺
二二 閱微草堂
二三 一溜河沿
二四 鄉關半日
二五 書
二六 酒
二七 信
二八 日記
二九 代步
三0 左撇子
三一 學書不成
三二 閨秀小楷
三三 集句書聯
┅┅
跋語
再版說明
序
今年二月間,趙麗雅女士來信雲:前不久張中行先生打電話來,說正在作《負暄三話》,已完成泰半,擬完稿後,請你為之作序,「卻不知尊意如何?」——末一句確是來信原話,此處照抄,毫厘無損,敬加引號,以奉揚當時商略所說、未能有定的仁德高風。
我接讀來信,如聞震雷,「鳥雀還有佛性也無?」趕忙復信說:此事萬萬使不得。孰意趙公再次來信,口吻頓異,說:作序的事,卻不容「抗命」,如此,你就將「得罪」兩個人,豈不是太不值得!我越俎代庖,已先代你一口答允下來,今先為此向你道三聲「死罪」,然後,再次代負翁為請。——信上所加引號,竟達三處之多,足證事態嚴重,已經不由分說了。
而且,這里安了個蛇果:值得不值得?十幾年來,曾時不時向《讀書》投寄一些短章小篇,古人謂之稻粱謀,麗雅遂成了我的衣食主,這猶在其次;還由於我腿懶口鈍,不好詣人,而面壁坐關,復苦岑寂,麗雅乃時一過存,恰所謂「似逃空谷聽人聲」,喜樂可知,斷不能置此汩汩,絕而不流。至於中行先生,遵聖人「友直友諒友多聞」之教,正是仰彌高,鑽彌堅,追從私淑的卓爾師長,有所命,誼不可違。但如果太不自量,只問值不值,未免近乎市道,序言大難,深虞絕臏。
於是再辭,再勸,至於三,至於四。適麗雅迭有遠行,此事也就按下。
駒光如駛,忽焉遂秋。卻說這一天麗雅光顧小齋,只見她從提包中取出一個大檔案袋來,面上赫然「三話」二字。有分曉!明明是打鴨子上架,無可奈何了。期汗漫於九垓之外,只得勉強來謅些不切題目的閑話。
話,還得從一九八七年說起。那時,我七十欠二,尚在上值,家有賢妻,下班不必急煎煎往回趕,七天里可以有六天往書店轉一圈,看看新書。這樣,就買到了《負暄瑣話》。記不清是帶書到辦公室讓人見到了,還是有所扇拂遂令聞者動心,總之,幾天之內曾三次再買此書,先一次三冊,後兩次各一冊,總起來說,先後買過六冊。同人分到,咸為歡然。這是含英咀華,不免引發「與朋友共」的心思,往事重提,並非向中行先生討賞。接著便寫了一則《而未嘗往也》的讀後感,在《讀書》刊出。不料競承中行先生從而賜信,信中有「蓋恐可與之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也」那樣的話。這使我慚愧,卻又「青雲動高興,幽事亦可悅」,來信的溫諭使我與我所喜愛的書的作者,靠近了一步。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達於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以簡練的筆墨,造獨有的意境,多用短句,讀來如誦入聲韻的歌詩,有一種陡峭峻拔之感。詞旨曉暢,而意緒回環,極耐咀嚼。直至於《詩詞讀寫叢話》的附編《說夢草》中見到《負暄瑣話完稿有感》一詩,方自嘆淺嘗,辜負雅人深致焉。詩雲:「姑妄言之姑聽之,夕陽籬下語如絲。阿誰會得西來意,燭冷香消掩淚時。」
如今是「三話」了,仍是哲理詩情,水乳交融,只看篇目如《剝啄聲》,章節小標題如《吾誰與歸》,便令人低回不置。夫子之道,一以貫之,推原「姑妄言之」的用心,真不諗能會得幾許也。我知先生甚淺,厚蒙錯愛,而未嘗摳衣趨隅,術業無似,不足以發此書深微,惟有敬祝先生著述生涯,百年長壽,他日賡讀《四話》以往,冀稍有進於此曰耳。
谷林 一九九三年十月廿五日
我接讀來信,如聞震雷,「鳥雀還有佛性也無?」趕忙復信說:此事萬萬使不得。孰意趙公再次來信,口吻頓異,說:作序的事,卻不容「抗命」,如此,你就將「得罪」兩個人,豈不是太不值得!我越俎代庖,已先代你一口答允下來,今先為此向你道三聲「死罪」,然後,再次代負翁為請。——信上所加引號,竟達三處之多,足證事態嚴重,已經不由分說了。
而且,這里安了個蛇果:值得不值得?十幾年來,曾時不時向《讀書》投寄一些短章小篇,古人謂之稻粱謀,麗雅遂成了我的衣食主,這猶在其次;還由於我腿懶口鈍,不好詣人,而面壁坐關,復苦岑寂,麗雅乃時一過存,恰所謂「似逃空谷聽人聲」,喜樂可知,斷不能置此汩汩,絕而不流。至於中行先生,遵聖人「友直友諒友多聞」之教,正是仰彌高,鑽彌堅,追從私淑的卓爾師長,有所命,誼不可違。但如果太不自量,只問值不值,未免近乎市道,序言大難,深虞絕臏。
於是再辭,再勸,至於三,至於四。適麗雅迭有遠行,此事也就按下。
駒光如駛,忽焉遂秋。卻說這一天麗雅光顧小齋,只見她從提包中取出一個大檔案袋來,面上赫然「三話」二字。有分曉!明明是打鴨子上架,無可奈何了。期汗漫於九垓之外,只得勉強來謅些不切題目的閑話。
話,還得從一九八七年說起。那時,我七十欠二,尚在上值,家有賢妻,下班不必急煎煎往回趕,七天里可以有六天往書店轉一圈,看看新書。這樣,就買到了《負暄瑣話》。記不清是帶書到辦公室讓人見到了,還是有所扇拂遂令聞者動心,總之,幾天之內曾三次再買此書,先一次三冊,後兩次各一冊,總起來說,先後買過六冊。同人分到,咸為歡然。這是含英咀華,不免引發「與朋友共」的心思,往事重提,並非向中行先生討賞。接著便寫了一則《而未嘗往也》的讀後感,在《讀書》刊出。不料競承中行先生從而賜信,信中有「蓋恐可與之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也」那樣的話。這使我慚愧,卻又「青雲動高興,幽事亦可悅」,來信的溫諭使我與我所喜愛的書的作者,靠近了一步。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達於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以簡練的筆墨,造獨有的意境,多用短句,讀來如誦入聲韻的歌詩,有一種陡峭峻拔之感。詞旨曉暢,而意緒回環,極耐咀嚼。直至於《詩詞讀寫叢話》的附編《說夢草》中見到《負暄瑣話完稿有感》一詩,方自嘆淺嘗,辜負雅人深致焉。詩雲:「姑妄言之姑聽之,夕陽籬下語如絲。阿誰會得西來意,燭冷香消掩淚時。」
如今是「三話」了,仍是哲理詩情,水乳交融,只看篇目如《剝啄聲》,章節小標題如《吾誰與歸》,便令人低回不置。夫子之道,一以貫之,推原「姑妄言之」的用心,真不諗能會得幾許也。我知先生甚淺,厚蒙錯愛,而未嘗摳衣趨隅,術業無似,不足以發此書深微,惟有敬祝先生著述生涯,百年長壽,他日賡讀《四話》以往,冀稍有進於此曰耳。
谷林 一九九三年十月廿五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