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十七帖》為東晉王王羲之所書,以第一帖開首「十七」二字名之。凡二十七帖(一作二十九帖),一百三十四行,一千一百六十字。內有楷書四行二十字,余者皆為草書。據載,唐太宗好右軍書,搜集王書凡三千紙,皆以一丈二尺為一卷,此其一也。唐張彥遠《法書要錄》雲:「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
赫著名帖也。今傳刻本與張氏所錄行字不同,以帖末有「敕」字,下刻「付值弘文館臣解無畏勒充館本臣褚遂良校無失」等字及旁有「僧權」款者為最善,世人定為唐刻,「敕字本」或「館本」。現刊行於世,以*書壇藝友。是帖歷來被奉為草書圭臬,視作書中之龍,其書疏放妍妙,氣象超然。唐蔡希綜《法書論》:「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劉熙載亦雲:「右軍書「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所謂「中和誠可經」也。」此論確有見地,中和二字道盡王羲之書法之神髓及審美原則,既追「力屈萬夫」的陽剛之氣,又求「氣韻千古」的陰柔之美;既不是雄強恣肆,也不過分穩重平和,做到了收放得當。「新草」二字則彪炳了王書在書法史上的顯要位置,王羲之集前人筆法豐富、結體多樣之大成,使章草產生了突破與飛躍的發展,《十七帖》就是革新後的章草。研習此帖,人們將更為書聖的書藝所折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6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