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回顧了位於亞洲大陸兩端的中國和以色列之間五十年來的關系。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且數千年來一直是一個大國,而以色列則是一個現代國家。她誕生於聯合國大會1947年11月29日關於對英國委任統治地巴勒斯坦划分為猶太國和阿拉伯國的決議。本書包括1948年之前中華民國的領導者們與猶太國家的締造者們之間,以及之後的以色列與1949年宣告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問的關系等內容。本書有其雙重目的:一是敘述20世紀中國歷史和猶太歷史的相互關系;二是敘述錫安主義歷史的一個方面。錫安主義是19世紀和20世紀中猶太人和非猶太人所致力的一個運動,其目標是在猶太人因公元1世紀被羅馬人驅逐而離開的土地上重建猶太人的家園。而本前言的目的則是為非專業人士簡要介紹一些相關的現代中國和猶太人的歷史,以及簡要介紹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章節。
本書還探討了影響中一以關系的其他國家的各種利益關系。澳門和香港是中國的領土,分別自1557年和1842年為葡萄牙和英國統治。在處理對澳門和香港關系問題上,以色列多年來受制於這些歐洲國家。對中一以關系影響更大的是以色列、台灣地區、中國與那些伊斯蘭教占主導地位的國家的關系,這些國家包括:埃及和敘利亞(兩國一度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印度尼西亞(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國家,曾於1955年4月18—24日在萬隆舉行具有歷史意義的亞非會議)、約旦、黎巴嫩、巴基斯坦(亞非會議的倡導者之一)、土耳其及海灣石油輸出國。此外,中一以關系還受到美國對外政策的影響,而美國本身也在中國和台灣地區之間盪秋千。中以關系也受蘇聯外交政策的影響,蘇聯直到1991年2月崩潰為止一直是美國的全球競爭對手。這一關系也受印度外交政策的影響,印度對中國支持其對手巴基斯坦的做法深感不滿,並同中國為爭取那些與美國或蘇聯關系都不太密切的伊斯蘭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而展開競爭。從1948年至1992年,中國、台灣地區以及印度均采取反以政策。這都是它們全球戰略的組成部分,目的是為了贏得伊斯蘭國家和第三世界不結盟國家的友誼。
本書全面勾勒了自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中國與猶太民族組織及以色列國的歷史與政治關系,重點探討了中國國民政府時期的中猶關系、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中以關系、建交前後的中以關系,以及以色列共產黨對華政策,中國香港在中以關系中的作用等問題,披露了不少新歷史資料。本書還對中國對中東地區的政策、中東安全平衡中的中國因素等作了專題討論。
目錄
前言/江納森·高斯坦
1.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以色列,1911—2003年/江納森·高斯坦
2.「我就在那里」:以色列駐上海名譽領事(1949—1951年)的視角/伊薩多爾·馬吉德
3.1948—1996年中國與中東阿拉伯國家的關系:阿拉伯視角/利蓮·哈里斯
4.領導動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東,1949—1998/安東尼·洛赫
5.以色列共產黨的對華政策,1949—1998年/阿隆·夏
6.香港在中以關系中的聯系作用/魯文·梅厄哈夫和伊扎克·希霍
7.至關重要的1991年/澤夫·蘇賦特
8.中國一以色列建交:對東南亞和南亞的深遠影響/摩西·伊加爾
9.南亞與中國—以色列外交關系/庫馬拉斯瓦米
10.中東安全平衡中的中國因素:以色列的視角/伊扎克·希霍
11.結論:從「民族」到「國家」——中國人和猶太人的艱難歷程/江納森·高斯坦
參考文獻選編/江納森·高斯坦和弗蘭克·舒爾曼
附錄 主編與作者、譯者簡介
譯後記
1.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以色列,1911—2003年/江納森·高斯坦
2.「我就在那里」:以色列駐上海名譽領事(1949—1951年)的視角/伊薩多爾·馬吉德
3.1948—1996年中國與中東阿拉伯國家的關系:阿拉伯視角/利蓮·哈里斯
4.領導動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東,1949—1998/安東尼·洛赫
5.以色列共產黨的對華政策,1949—1998年/阿隆·夏
6.香港在中以關系中的聯系作用/魯文·梅厄哈夫和伊扎克·希霍
7.至關重要的1991年/澤夫·蘇賦特
8.中國一以色列建交:對東南亞和南亞的深遠影響/摩西·伊加爾
9.南亞與中國—以色列外交關系/庫馬拉斯瓦米
10.中東安全平衡中的中國因素:以色列的視角/伊扎克·希霍
11.結論:從「民族」到「國家」——中國人和猶太人的艱難歷程/江納森·高斯坦
參考文獻選編/江納森·高斯坦和弗蘭克·舒爾曼
附錄 主編與作者、譯者簡介
譯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