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原名《拜占廷國家史》,1940年出版發行後,旋即引起學術界巨大的興趣,被一致認為是奠基性著作。作者以條理清晰、邏輯性極強的記敘,追錄了拜占廷帝國千余年歷史發展的線索。他在注重政治發展的同時,還特別關注機會、經濟、精神和宗教生活,並勾畫出這個帝國與古典文化的聯系,以及它以地當時和後代歐洲及近東地區歷史的深刻影響。本書觀點的新穎,資料合理的安排,對拜占廷國家發展史的觀察方法,以這種方法對拜占廷史上經濟、社會、行政、軍事、教會、意識形態等諸種因素的變化及其外部影響的考察受到特別的推崇。作者在資料使用 上的准確性,在介紹外國學者觀點時的客觀性,其敘述的緊湊和文辭上的簡約優雅,都受到贊譽。

奧斯特洛格爾斯基1902年出生於俄羅斯文化之都聖彼得堡,在德國藝術重鎮海德堡、法國巴黎接受高等教育,師從名門,涉獵廣泛,其博士論文《10世紀拜占廷帝國農民納稅團體》確定了他一生的研究方向。自從他在德國和前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學開始其研究和執教事業後,他擔任過歐美各國著名學府和科學院的學術職務,長期擔任國際拜占廷研究會主席。他的學術成就豐碩,出版了《拜占廷聖像破壞運動研究》和《拜占廷國家史》等重要著作和大量的學術論文,對拜占廷史、拜占廷文明的宗教根底、精神生活和意識形態以及農耕史進行了出色的研究。同時,還出版了有關編年紀、歷史編纂學和政治史方面的研究成果。
 

目錄

《帝國史譯叢》總序
譯者前言
奧斯特洛格爾斯基的生平事業(代前言)
緒論
第一章 早期拜占廷國家:其發展及特征(324~610年)
史料
第一節 基督教羅馬帝國
第二節 移民和基督教神學紛爭的時代
第三節 查於丁尼復興帝國的工作及其失敗
第二章 生存斗爭和拜占廷國家的復興(610~711)
史料
第一節 對波斯人和阿瓦爾人的戰爭:伊拉克略的重建業績
第二節 阿拉伯入侵時期:伊拉克略的末年,君士坦斯二世
第三節 拯救君士坦丁堡和伊拉克略改革的發展:君士坦丁四世和查士丁尼二世
第四節 伊拉克略王朝的滅亡
第三章 毀環聖像危機時代(711~843)
史料
第一節 帝國的敵人
第二節 毀壞聖像斗爭和對阿拉伯戰爭:利奧三世
第三節 毀壞聖像斗爭和對保加利亞戰爭:君士坦丁五世
第四節 毀壞聖像運動的衰落和崇拜聖像的恢復
第五節 拜占廷帝國和查理大帝
第六節 尼基弗魯斯改革和外交政策的復雜化:拜占廷帝國和科魯姆
第七節 毀壞聖像的反應
第四章 拜占廷帝國的黃金時代(843~1025年)
史料
第一節 新時代的曙光
第二節 編纂法律的進代:瓦西里一世和利奧六世
第三節 拜占廷帝國和保加利亞的西蒙
第四節 中央政府反對封建貴族的斗爭和皇宮里的文化活動:羅曼努斯·利卡潘努斯和君士坦丁七世
第五節 征服時期:尼基弗魯斯·福卡斯和約翰·基米斯基
第六節 拜占廷權力的頂峰:瓦西里二世
第五章 官僚貴族控制下的政府(1025~1081)
史料
第一節 拜占廷中期政治制度的瓦解
第二節 國內外政治的崩潰
第六章 軍事貴族的統治(1081~1204年)
史料
第一節 拜占廷帝國的復興:阿萊克修斯一世·科穆寧
第二節 拜占廷勢力的進一步擴張和第一次受挫:約翰二世和曼努埃爾一世
第三節 安德羅尼庫斯·科穆寧時期的政策變化
第四節 崩潰
第七章 拉丁統治和拜占廷帝國的重建(1204~1282年)
史料
第一節 新政治體制的發展
第二節 伊庇魯斯的興衰和尼西亞的勝利
第三節 光復的序幕
第四節 拜占廷帝國實力的恢復:米哈伊爾八世
第八章 拜占廷帝國的衰亡(1282~1453年)
史料
第一節 作為小國的拜占廷帝國:安德羅尼庫斯二世
第二節 內戰時期:塞爾維亞主宰巴爾干半島:作為土耳其屬國的拜占廷帝國
第四節 最終滅亡
附錄
一、常用書籍和期刊簡略使用形式表
二、拜占廷帝國王朝世系表
三、在位君主年表
四、主要人名、地名和有關名詞索引
 

青海人民出版社邀請一些專家,翻譯出版《帝國史譯叢》,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上,出現過並至今存在著一些帝國,它們大都統治廣大的地區和人口,具有稱霸的野心和力量,並由一個皇帝作為最高的統治者。但「皇帝」之外,帝國最高統治者還有「元首」、「哈里發」等其他稱號,甚至有些共和國因其霸權地位也自居或被人們稱做帝國。例如美國前總統里根就公開叫囂前蘇聯是「邪惡的帝國」;而美國自己也在正反兩種意義上也被人稱做「美利堅帝國」、「自由帝國」、「新羅馬帝國」等等。帝國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實體,不論我們對它們采取何種態度,都有研究的必要,總結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可供今天的治國者參考和借鑒。由於認識上的分歧,要想給「帝國」下一個精確的定義,幾乎是不可能的。以「帝國」作為稱號的國家實際上有各種類型,如以時代划分,則古代的奴隸制帝國、封建帝國與近現代的資本主義帝國有很大的區別,而某些衰落的封建帝國已失去昔日的力量和光輝,徒有虛名,實際上已淪為資本主義帝國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本序言的有限篇幅內,不可能對這些既大而又復雜的問題進行討論,只能就帝國的最一般特征略加討論而已。帝國都是通過一連串的戰爭和兼並而建立起來的龐大國家,其中包括母國和眾多被征服、被奴役的民族。在帝國建立的過程中,征服者對被征服者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征服以後又對被征服者實行政治上的高壓和經濟上的剝削。羅馬帝國在每次戰爭勝利後,都把俘虜的士兵和被征服地區的居民變賣為奴隸。羅馬奴隸主殘酷剝削奴隸,力圖在最短時間內從奴隸身上榨取盡量多的利潤。羅馬法明確指出「奴隸不是人」,「是另一種牲畜」。蒙古大軍所到之處,燒殺劫掠,動輒「屠城」,成吉思汗對他的將領說:「人生最大的樂事莫過於戰勝和殺盡敵人,奪取他們所有的一切,乘其駿馬,納其妻妾」。1258年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後,屠城7日之久,數十萬居民死於非命。葡萄牙人在建立東方帝國的過程中,於1510年攻占果阿,處死了城內所有的阿拉伯男子、婦女和兒童。西班牙征服秘魯、墨西哥後,開辦銀礦,征發印第安人從事奴隸般的采礦勞動, 印第安人成批地死去。據估計,整個拉丁美洲在1500年有土著人口4 000萬,到1650年就只剩下1 200萬人了。印第安人的成堆白骨換來了大量金銀流向西班牙。1500—1650年間從美洲流入西班牙帝國的白銀多達16 000噸,黃金180噸。西方殖民者在16—19世紀的大西洋奴隸貿易中,給非洲大陸造成了極其深重的災難。1666—1776年英國奴隸商向英、法、西三國殖民地輸入了300萬奴隸,另有25萬人死於海運途中。馬克思說:「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

但是,在一些大帝國的建立過程中,戰爭除具有破壞性的作用外,還具有對閉塞狀態的突破性作用。亞歷山大遠征給東方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苦難,但客觀上也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文明得以接觸、交流和融會,是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過程的一個環節。蒙古的征服運動嚴重破壞了許多國家的生產,殺戮了無數人民。但征服的後果也促進了東西交通與文化交流。蒙古帝國建立後,東西交通暢通無阻,各地商人、使臣、僧侶、旅行家來往十分頻繁。中國四大發明中的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就是在這個時期傳入西亞,進而傳入歐洲的。西方各地人士東來,也把拜占廷、阿拉伯文明帶到東方。大英帝國征服印度後,毀滅了印度的文明,但也開始了重建工作。馬克思說:「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英國「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