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氏葬於北魏熙平二年(517)十月九日,《刁遵墓志》為正書,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陰刻題名二列,一列十四行,一列十九行。石高75厘米,寬65厘米。清雍正年間(1723—1735)石出於河北省南皮縣刁樓廢寺址中(一說山東廣堯出土),當時即缺右下角,志文缺一百五六十字,中間漫漶二十余字。曾歸樂陵劉克倫、鹽山葉氏、南皮高氏、南皮張之洞等,今不知何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劉氏用木版補其缺失之一角,並刻跋文於上。
出土初拓本第六行『父雍』之『雍』字只有線紋而未損。
國家圖書館藏此拓系『父雍』未泐之初拓,割裱本。外框高28厘米,寬17厘米;內框高24厘米,寬14厘米。計六開,另附題跋錄文十二開半。拓本鋒芒畢露,如脫新手,堪稱海內佳本。此本曾為錢塘汪師韓、蔣祖詒(谷孫)、金文淳(質甫)、宗湘文等遞藏。譚澤題封簽,宗湘文題內簽,吳郡徐堅乾隆戊子(1768)題首;冊尾有汪師韓、方觀承、陶滹宣、金文淳、張謇、袁昶、沈曾植、褚德
跋;陶氏墨筆書志陰及石式。
於明詮,原名於明泉,別署於是乎等,一九六三年生,山東樂陵人,現為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書法工作室導師,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副研究員,滄浪書社社員。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展覽並獲獎,發表文章二十萬字,出版論著、作品集共九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