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把『性』弄得那麼醒目?人類為什麼賦予這項生活中的事實如此巨大的重要性?為什麼權力和暴力有時還不及性來得重要?」 「自由、愛與行動是息息相關的,你不能把它們分開,也不能把它們區分為政治或社會的活動。自由的心才能行動,這樣的行動便是愛。」
「正確的教育是找出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道,使我們的心從局限中解放。只有如此,愛才會出現,從愛出發的行動一定能帶來真誠的人際關系。」
能夠愛就是最實際的事
克里希那穆提以素有的親切態度及循序漸進的啟發方式,為人們深入探索自由的真義,人與思想的關系、何謂愛、恐懼的根源、意識與潛意識、生與死、暴力的本質、人類根本的改變等問題。克氏提出,我們必須先自由,才能夠探索。唯有擺脫一切知識、理論、成見等一切執着,用心地觀察,才能夠看到真實。他認為,與愛相比,戰爭、野心、貪婪、生活方式及教育方式都是不實際的。而愛、沒有野心、不被別人的話語影響而能獨立思考等等,這一切都非常實際。
吉達·克里希那穆提,印度著名哲學家,是與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新時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又稱「東西文化合流運動」)緊密相關的思想大師,在西方有非常大的影響。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思考來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誨都在幫助人類從恐懼中徹底解脫,體會生活的真正樂趣。他的四十余本著作,全是由演講和談話集結而成,目前已被譯成47種文字。大陸已經翻譯引進過他的多部作品,如《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重新認識你自己》、《一生的學習》(群言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