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國外經典教材系列」叢書,精選了歐美著名的新聞傳播學院長期使用的經典教材,其中大部分教材都經過多次修訂、再版,不斷更新,滋養了幾代學人,影響極大。因此,本套叢書在最大程度上體現了現代新聞與傳播學教育的權威性、全面性、時代性以及前沿性。

本書是《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國外經典教材系列》叢書中的《大眾傳播動力學:數字時代的媒介》。

本書分印刷媒介,電子媒介,特定媒介職業,大眾媒介的控制部分,論述了其歷史,現狀,彼此的合並,競爭,融合,著重強調了媒介的經營和對社會的影響;分析了各媒介領域的求職,升職,職業展望等內容,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建議;章後附有要點,關鍵術語,思考題,參考書目和相關網絡資源,方便讀者學習和進一步研究。內容詳盡,圖文並茂,案例豐富有時代感,邏輯聯系緊密,清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秀教材。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大眾傳播的本質與歷史
第1章 傳播:大眾與其他形式
傳播過程中的要素
傳送主動訊息
接受讀息
反饋
噪音
傳播背景
人際傳播
機器輔助的人際傳播
大眾傳播
大眾傳播的本質
正式組織
把關人
運營開支
為利潤而競爭
因特網大眾傳播
研究大眾傳播的模式
大眾傳播媒介
定義大眾媒介
如我們所知的大眾傳播的終結
大眾媒介的共生
去中介化
要點
復習題
評論性思考題
關鍵術語
進一步閱讀建議
因特網沖浪
第2章 研究大眾傳播的視野
第3章 歷史與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 印刷媒介
第4章 報紙
第5章 雜志
第6章 圖書出版
第三部分 電子媒介
第7章 廣播
第8章 錄音
第9章 電影
第10章 電視
第11章 因特網與萬維網
第四部分 特定媒介職業
第12章 新聞采集與報道
第13章 公共關系
第14章 廣告
第五部分 大眾媒介的控制
第15章 常規控制:法律、法規與條例
第16章 道德規范與其他非正式的控制
第六部分 影響
第17章 地球村:國際與比較媒介系統
第18章 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術語匯編
索引
譯後記
教師反饋卡
 

22年前,《大眾傳播動力學》首次面世之際,我幾乎未曾料到它最終會用五種語言出版,並被世界各地的學院及大學采用;對於作者來說,這樣一種結果既令人滿足卻也叫人有些汗顏。一方面,我很高興該書能夠被更多的學生及教授采用;但同時,我希望我的努力值得這種青睞。

該書標題中「動力學」一詞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在過去幾年中,全世界的大眾媒介經歷了幾波驚人的轉變,它們永久性地改變了媒介景觀。世界政治環境的變化對大眾媒介產生了重大影響。技術繼續向前推進,其後果無人能夠預測。因特網繼續發展並進一步模糊了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之問的界限。「即時新聞」時代給新聞記者及決策者都帶來了新的挑戰。馬歇爾·麥克盧漢有關「地球村」的預言似乎一天比一天准確。

跟上這些變化對於那些有志於從事媒介行業的人士來說很重要,因為它們直接影響了他們未來所能完成的任務。這些變化對於那些最終從事其他職業的人來說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媒介發展了然於胸將有助於他們成為見聞廣博的媒介消費者。我希望該書的中譯本可以幫助這兩類人。

正如我以前在《大眾傳播動力學》的其他版本中所言,媒介是我們的社會中一股強大而重要的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和正確評價它們。我也希望它的讀者能努力使媒介力量朝著和平與相互理解的方向發展。

最後,我要感謝蔡騏教授為翻譯本書所做的努力。我確信在這一過程中他也改進了本書。此外,我還要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與麥格勞一希爾教育出版(亞洲)公司為出版本書中文版所做的工作。

約瑟夫·R·多米尼克
於美國佐治亞州阿森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