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文學對話:中西比較文學與詩學新論

跨文化的文學對話:中西比較文學與詩學新論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高旭東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6-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50433
  • ISBN13:9787101050431
  • 裝訂:281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西比較文學作為跨文化的文學對話,首先應該尋找二者的共同話語,否則,對話就沒有契合點,就會各說各的。一般來計,文明之間的碰撞,沖突與交融,有一個規律性的過程,即從一廂情願的生搬硬套到較為客觀的對話與比較。要穿越異質文化差異的鴻溝,建立一個系統的中西比較文學架構,同時又不流於空疏,幾乎和嫦娥奔月的神話一樣飄渺,然而今人在月球上的漫步,激勵著筆者的探索。

高旭東,1960年6月出生。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重點學科帶頭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特殊津貼專家。在《文學評化》、《外國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80多篇,專著有:《生命之樹與知識之樹》(1989)、《文化二十一世紀沖突》(1994)、《魯迅與英國文學》(1996)、《五四文學與中國文學傳統》(2000)、《走向二十一世紀的魯迅》(2001)、《比較方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2002)、《中西文學與哲學宗教》(2004)、《梁實秋:在古典與浪漫之間》(2005)等,合著《孔子精神與基督精神》(1989)和《審美教育新論》(1997)等,主編《世紀末的魯迅論爭》等文集。
 

目錄

上編 中西比較文學新論
一 從史傳與史詩概念的樂觀通看中西文學的共通點
二 從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較看月亮文學與太陽文學
三 中西文學的想象力
四 中西文學的審美理想
五 中國文學的世俗自然與西方文學的宗教澄明
六 中西文化與文學的發展模式
七 從中西文學比較看文學的使命感
八 中西文學的悲劇精神
九 中西文學中的雅與俗
十 中西文學的末來展望
中編 中西比較詩學新論
一 對20世紀文學批評中盲目西化現象的反思
二 從中西文化比較看形式主義批評
三 德里達:將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推向巔峰的哲人
四 後殖民語境中的東方文學選擇
下編 中西文學與文化的對話
一 在於建立文學文化學批評的設想
二 關於文學和文化的對話
三 中國方化對死亡的超越
四 中國本土與異域文化沖突的基本類型及其轉換
附錄
一 用什麽引領中國文化的末來——接受《光明日報》記者王瑋的采訪
二 在冊穭上談文化與文學——做客央視國際網站
參考與跨文化的文學對話
——代後記
 

文學研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文化研究緊緊結合在一起,而由於異質於西方文化的東方各國的介入,比較文學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比較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本來,中國在文學與文化上的對話與比較意識是在與西方文化接觸後被逼出來的;而今,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勢姿態,中國主動認同文化的多元化,並且以多元之中的一元尋求與世界各國文化的對話。中西比較文學作為跨文化的文學對話,首先應該尋找二者之間的共同話語,否則,對話就沒有契合點,就會各說各的。錢錘書、葉維廉、劉若愚等學者在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不過,隨著對話的深入,跨文化的中西文學展現出來的更多的將是差異性,甚至一些基本概念也具有不可翻譯性。因此,如何站在當代學術的前沿,對中西文學進行事例,並從中概括出真正意義上的「總體文學」,將是跨文化的中西比較文學的主旋律,也是我們這套叢書的宗旨。

我們這套叢書也有撥亂反正的意圖。一般來講,文明之間的碰撞、沖突與交融,有一個規律性的過程,就是從一廂情願的生搬硬套到較為客觀的確良對話與比較。譬如,佛教初入中國,一般人就以道家的語匯去生搬硬套,後來才發現佛學與道家的差異。遺憾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已有幾個世紀了,我們仿佛還沒有走出文化認同的生搬硬套的「初級階段」。在歷史學與社會學領域,西方社會從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發展而來的社會演進模式,被原封不動地照搬過來。在哲學上,西方的唯物論與唯心論之爭,也成了剪貼中國哲學一套現成的方法。而文學上的生搬硬套更是無孔不入:屈原、李白被說成浪漫主義者,《詩經》與杜詩則被說成是現實主義的,在對中國敘事文學的闡釋中,西方的典型、類型、悲劇、喜劇等概念簡直是鋪天蓋地,結成一張生搬硬套的大網,使我們的受教育者無法從這張謬誤之網中逃遁。問題的嚴重性在於,盡管在20世紀80年代,一些先覺的學者開始批判反省這種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硬套的學術模式,但時至今日,這張謬誤之網仍在遮蔽著中國古典文學的真面目,使之難以恬然澄明,將特點呈現於受教育者之前。試想,《詩經》是中國抒情詩傳統的正宗,是使中國文學在源頭上就與西方形成的史詩傳統不同的開山之作,而將之說成是現實主義作品,豈非有意遮蔽中國古典文學的特點?因此,以跨文化的文學對話來取代這種生搬硬套模式,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生搬硬套模式的生成與文化選擇的取向並無必然的聯系。胡適是「全盤西化」論的倡導者,但他卻在戴震那里發現了「實驗主義」,在王莽那里發現了「社會主義」。郭沫若既尊孔又推崇詩子,但他與胡適一樣,在孔子那里發現了康德與歌德之價格,在庄子那里發現了「泛神論」,並以西方社會的歷史演進模式來套中國古代社會。而魯迅與梁漱溟,雖然一個具有濃重的西化傾向,一個以為世界最近之將來必是中國文化之復興,但是二者的共同之處,則在於對中西文化和文學的差異有清醒的認識。魯迅西化的文學選擇取向並沒有使他把西方的話語生搬硬套到中國的文化與文學中來。他從來沒有用「封建主義」等西方詞匯來解釋中國古代社會,也沒有用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來解釋中國古代文學。他指出中國沒有「悲劇」觀念,對於林語堂得意洋洋地將humor譯成「幽默」並在中國文學中尋找「同黨」也不以為然。1932年,針對日本人要編《世界幽默全集》,他在《致增田涉》的信中說:「所謂中國的『幽默』是個難題,因『幽默』本非中國的東西。也許是書店迷信西洋話能夠包羅世界一切,才想出版這種書。」「中國究竟有無『幽默』作品?似乎沒有。」就此而言,魯迅較之生搬硬套的同代人,顯然要清醒得多。可以說,生搬硬套體現了文化碰撞之初對異質文化的認同性變異。因為人們對於陌生的對象,往往喜歡從自己已有的經驗去想象它;而另一方面,則是媒介者考慮到本土的便於接受而故意「誤讀」,就像近代那些「豪傑譯」,將西方小說翻譯成中國式的章回小說一樣。而我們的這套叢書,就是想在糾正這種生搬硬套的學術研究模式上有所貢獻。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