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謔:湯姆·斯托帕戲劇選

戲謔:湯姆·斯托帕戲劇選
定價:180
NT $ 157
 

內容簡介

《羅森克蘭茨與吉爾德斯特恩已死》斯托帕版的《等待戈多》。
「羅森克蘭茨與吉爾德斯特恩已死」是《哈姆雷特》劇終前的一句台詞。在《哈》劇中,羅、吉二人是邊緣人物,斯托帕卻讓他們走到了舞台中央,成了新劇的主角,但他們的命運卻早已在《哈》劇中決定。他們是「注定要死的人」,或者說他們是「已死」的人,在另一個世界里追溯他們的死因。
《戲謔》本書是斯托帕本人最滿意的作品,也許是因為它最充分最全面地體現了斯托帕的才華和興趣吧。該劇1974年首演。我們在此依據的是1993年經斯托帕修改后重演的本子;這一版弱化了原來的政治色彩,主要是有關列寧的那些部分。蘇聯解體后,斯托帕為之憂心忡忡的問題不再那麼具有威脅。不過修改后的版本依然不損原來的核心主題,即探討藝術的本質、藝術家的職責以及藝術和政治的關系。
一部關於尋求的戲劇:對知識的尋求,對性愛的尋求。
《阿卡狄亞》給人非常美妙的享受,像一件精美的瓷器,令人愛不釋手;你可以只看它表面的光澤色彩和圖紋形狀,也可以去考究釉彩下更深層次的東西。
這部戲色彩明快,味道清雅,完全是現實主義的,人物生動豐滿,情節復雜巧妙,像一部拜厄特的小說。然而不僅僅是這些,在波光瀲灧的表面下是深邃沁涼的內涵。斯托帕絕不是個徒有其表的人。
湯姆·斯托帕(1937-),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斯托帕生於捷克,二戰后隨家庭移劇英國,曾做過記者、編輯、戲劇評論員。其戲劇的代表作是《羅森克蘭茨與吉爾德斯特恩已死》(1966)、七十年代的兩部劇作《跳躍者》(1972)和《怪誕的仿效》(1974)以及最新創作的《烏托邦彼岸》(2003)。《羅森克蘭茨和吉爾德斯特恩已死》是斯托帕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英國戲劇界的地位。該劇在美國公演后獲得戲劇評論界最佳戲劇獎,被公認為荒誕派戲劇的力作。 斯托帕的戲劇以喜劇為主,其作品糅雜了政治、哲學、荒誕和深刻反思等因素。作品中涉及到政治、哲學、倫理道德等諸方面的主題。歷史和文學人物經常出現在他的劇本中,像喬伊斯、列寧、赫爾岑、馬克思、巴枯寧、普希金等都曾當過他劇本的主角。 除了戲劇創作外,斯托帕還創作和改編了大量的廣播劇、電視劇和電影劇本。1998年,他與馬克·諾曼合作的《莎翁情史》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

 

目錄

羅森克蘭茨和吉爾德斯特恩已死
戲謔
阿卡狄亞
 

大凡巧智的戲劇天才都喜歡玩弄吊詭之辭(paradox),因其最顯巧智。英國戲劇史上最著名的可推莎土比亞和王爾德,玩起吊詭來可謂樂此不疲,甚至是情不能禁;而他們劇中最出彩的人物也往往是那些滿嘴妄言巧語之輩,說些自相矛盾的話,論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令人忍俊不禁,也令人若有所思。當代繼承莎、王衣缽的,斯托帕當仁不讓。
也許斯托帕會說,命運是最具巧智的戲劇家。在斯托帕的一生中,吊詭唱足了戲。有着猶太血統的他,卻差點終生不明其猶太身份,直到他母親晚年向他說出實情。然而正是他的猶太身份,塑造了他的童年,繼而決定他的一生。1937年他出生於捷克的一個擾太人家庭,原名托馬斯·斯特勞斯勒。因納粹進逼,年幼的他便飽嘗逃亡之苦。先是到新加坡,三年后又因日本侵略而隨母逃至印度大吉嶺,留在新加坡的父親則不幸喪生。母親在印度嫁給一個英國軍官,小托馬斯亦隨繼父姓,從此易名湯姆·斯托帕。湯姆九歲來到英國,在這個和平安穩的國度平平安安地成長。沒有什麼水土不服的感覺,沒有怎麼意識到自己是個外國人;不過他對第二祖國的語言、文化的熱愛和敏感,帶有移民常有的那種毫無保留的熱情。十七歲中學畢業后,他沒有選擇繼續深造,因為「徹底厭倦了有關智識的任何思想……排斥從莎士比亞到狄更斯這一類的任何人」;然而沒上過大學的他,日后卻以其作品的豐富文學典故、知識背景和思想力度著稱。此后九年他在布里斯托爾做記者,寫劇評,嘗試寫小說和戲劇。1963年,他到倫敦,非常勤奮地創作,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說集,一本其實很不錯的小說《馬爾奎斯特勛爵和月亮先生》,創作的一些廣播劇和電視劇被播出。
1966年,《羅森克蘭茨與吉爾德斯特恩已死》作為愛丁堡藝術節的非主推節目獲得好評,次年該劇在國家劇院演出。斯托帕一舉成名。自此以后,天才和勤奮使斯托帕成為英國戲劇史上一個標志性的名字,一個觀眾和評論界齊聲喝彩的名字。他每隔幾年都會推出一部備受矚目的重頭戲:1972年的《跳躍者》(Jumpers),1974年的《戲謔》(Travesties),1977年的《每個好男孩都該得恩寵》(Every Good Boy Deserves Favour),1978年的《夜與日》(Night and Day),1982年的《真實的事》 (The Real Thing),1993年的《阿卡狄亞》(Arcadia),1997年的《愛的發明》 (The lnvention oF Love),2003年的《烏托邦彼岸》(The Coast of Utopia)。他的整個創作生涯就像一出高潮迭起的戲劇:總是有令人驚嘆的新劇面世;每一部新的戲劇都開辟一個新的疆域,達到一種新的完美。斯托帕在一次訪談中說: 「1956年以后,我那個年齡的人,凡是想寫作的,都想寫戲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奧斯本的《憤怒的回顧》的年代。而斯托帕則豐富了六十年代以后直至今日的戲劇時代,用他的巧智,他的深厚,他的搞笑,他的深思,他的娛樂,他的博學,他的華彩詞章,還有他的魔術般多變的戲劇手段。
斯托帕是個嚴肅的劇作家,但他並不拒絕市場。成為知名戲劇家后,他還繼續創作或改編廣播劇、電視劇和電影劇本。斯托帕的勤奮不僅表現在他的多產上,也見於他對每一部戲劇精益求精的修改上。他常常列席他的新劇的排演,隨時准備修改劇中的台詞甚至整場戲,以達到更好的舞台表演效果。所以他的劇本總是有好幾個不同的版本。在編選這個劇作集的過程中,我們最初在圖書館找到的版本和經他確認后寄給我們的版本,就不一樣。本劇作集中的《烏托邦彼岸》,所依據的就是他最新修訂的本子,他給我們的是尚未正式出版的電子版。
斯托帕的個性也有其吊詭之處。他是個講究穿着的「花花公子(dandy)」,但他的內斂和不很自信也是顯然的。他不喜歡成為公眾人物,不喜歡攪和政治事務,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卻成了政治活躍分子,倡導人權和自由,批評當時蘇聯和東歐的政治環境。1977年他回到捷克斯洛伐克,與剛從獄中釋放的劇作家兼政治家哈維爾成為至交。他的這些政治主張在他那段時期的作品中有所體現。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獲過各式各樣的獎項,他本人則於1997年被授封爵士,2000年獲嘉德勛章。藝術成就和商業成績的雙豐收,個人理想和社會認可的共同實現,斯扦帕這個「好男孩」真的是得到了命運的恩寵。當年那個顛沛流離的幼童,那個帶點悲觀、不很自信的小伙子,如何能知顯赫的今日?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