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學術(第三輯)

基督教學術(第三輯)
定價:174
NT $ 151
 

內容簡介

基督教不僅是一種崇高的信仰,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本書包括關于基督教學術研究的專文和書評兩方面的內容,其中的文章涉及如何對待性格變態者,神在科學推理中的作用,宗教組織研究,基督教哲學與神學中的“維新”範疇方面。

  本期《基督教學術》包括專文和書評兩個方面的內容。專文只有五篇,其中芬蘭學者麥該萊所著《偽裝的健康︰如何對待性格變態者?》實際上原是一本在芬蘭和德國暢銷的小冊子。在中國很少見到有關性格變態的專著,更不用說與教牧問題相關的這方面的著作了。但是中國絕非沒有性格變態者,不少人對性格變態者在家庭和單位所造成的混亂和痙是有所听聞乃至有過切身感受的。如何在教堂這樣的信徒尋求心靈的安寧和互相關愛的地方消除性格變態者的擾亂,是一件值得大家關心的事情。
 

目錄

第一部分 宗教心理學專文
 偽裝的健康︰如何對待性格變態者?
第二部分 皮爾士逝世90周年紀念專文
 神在科學推理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 綜述
 關于宗教組織研究的綜述——宗教社會學的視角 
 五十年來台灣學者基督宗教研究成果總論與發展趨勢評析(1950-一2000) 
 “匿名”的困惑——關于“文化基督徒”討論的綜述 
第四部分 書評
 走向一種整合的基督教宗教神學——評保羅‧尼特的《宗教對話模式》
 基督教哲學與神學中的“維新”範疇——莫爾特曼《宗教、革命和未來》評述
 自由概念︰從柏拉圖到齊克果——《自由概念︰柏拉圖一奧古斯丁一路德一齊克果傳統》導論
 彌補總體上“失敗”的第一流基督教會史——布魯斯‧L.雪萊《基督教會史》述評
 論《論首要原理》中psyche一詞的翻譯——與吳國杰博士商榷,兼論奧利金人觀的張力
 論波修斯及其《哲學的慰藉》 
 殺教知識的社會學建構——評涂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光”(理性)與“影”(非理性)編織的綺麗——評奧托的《論神聖》
 萬史哲學的神學前提——洛維特《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述評
 尹甸園鄉愁——閱讀伊利亞德《聖與俗》之斷想
 

基督教不僅是一種崇高的信仰,而且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自希伯來崇拜神的信仰傳人希臘羅馬文化區域之日起,基督教就與當時世界上最前沿的哲學、法學、歷史學、文學、邏輯學、語言學等相結合,從而產生了燦爛的基督教文明。在當代,基督教更是與當今高度發達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相結合。一方面,基督教試圖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提供信仰和倫理上的指導;另一方面,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又形成對基督教的信仰的沖擊和挑戰。基督教有沒有生命力就看她能否在不斷更新的社會條件下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做出適當的回應。基督教信仰本身不可避免地要在這種沖擊和調整中得到充實和加強。本刊取名《基督教學術》,就是考慮到基督教與各門學科間的互動關系,提倡以實事求是、充分說理、寬容自由的開放態度來研究基督教。

本期《基督教學術》包括專文和書評兩個方面的內容。專文只有五篇,其中芬蘭學者麥該菜所著《偽裝的健康︰如何對待性格變態者?》實際上原是一本在芬蘭和德國暢銷的小冊子。在中國很少見到有關性格變態的專著,更不用說與教牧問題相關的這方面的著作了。但是在中國絕非沒有性格變態者,不少人對性格變態者在家庭和單位所造成的混亂和痛苦是有所听聞乃至有過切身感受的。如何在教堂這樣的信徒尋求心靈的安寧和互相關愛的地方消除性格變態者的擾亂,是一件值得大家關ˋ心的事情。

本期《基督教學術》書評佔了很大的分量。近年來,國外出版了很多有關基督教方面的著作。這些著作的價值如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學術質量究竟高不高?高校的學生,特別是宗教學專業的研究生構成這些書籍的一個主要的讀者群,他們是如何看待它們的呢?我們希望這些書評多少能給作者和讀者帶來信息的反饋和推動互相交流。

明年是復旦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我們將舉辦紀念復旦大學的創辦人馬相伯(1840-1939年)校長的研討會。馬相伯是一位知名的天主教學者和教育家。有關馬相伯的宗教思想和教學思想將構成下一期的主題之一。另外,下一期還將對聖經做專題研究。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賜稿。

復旦大學基督教研究中心希望通過《基督教學術》叢刊的出版,來開闢基督宗教研究領域的新園地,反映本校有關研究成果,並增進與海內外有關學者的學術交流。本期《基督教學術》的出版得到國際科技教育服務機構(Professional&Educational Services In-temational)的經費支持。在此我們謹代表復旦大學基督教研究中心和本叢刊學術委員會致以誠摯的謝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