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許倬雲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335798X
  • ISBN13:9787563357987
  • 裝訂:236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春秋戰國是一個天崩地裂的歷史巨變時期,國家權力的載體是這樣轉移的:以天賜神授為政治信仰的國君→以家族血緣為組織紐帶的貴州卿大夫→以政治軍事才能以及道德品質為地位基礎的士。本書處理社會變動,考慮到政治結構、經濟型態、戰爭方式以及意識形態等各個環節,彼此影響,從研究變化的時序中逐漸呈現這些變化關系。

許倬雲,1930年生,江蘇無錫人。因際著名歷史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執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漢代農業》,《求古編》,《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問題和背景
第二章 社會階層分化的變動
第三章 戰爭和武士
第四章 新型國家
第五章 經濟的轉變
第六章 觀念的變化
第七章 總結
附錄:先秦典籍的真偽與年代考
參考文獻
 

本書是一本英文舊作的中文譯本。按常理應當算是過時的著作,居然又有中文本問世,其實也是還了當年的心願,因為英文書的扉頁上,我原來題贈My People(我的同胞)!至少,現在有了這一機會,將本書呈現給當年題贈的對象了。

本書責任編輯吳曉斌先生要求我加一篇前言,此舉即對中文讀者交代當年選題研究的背景及一些感受,也是一番回憶。

我對於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的興趣,源自在台灣大學讀書的時候,當時台大聚集了一批中國學術界的精英,能在他們門下學習,真是不知幾世修來的福氣。在中國古史方面,我受業於李宗侗(玄伯)先生的門下,也同時跟隨李濟(濟之)先生、芮逸夫(慕城)先生、凌純聲先生、懂作賓(彥堂)先生諸師學習。這幾位恩師在各自的專業范圍內都有自己一家的理論,我在各位恩師座前,聆受社會演化論、文化論、實證論、文字考證及年歷之學、田野考古與史料之學,不同方式的思維與辟釋,既有趣也不免困惑。

台灣大學本科畢業后,即有一個相當豐厚的獎學金,可以出國學習,那時的文學院院長沈剛伯先生主張我出國,他以為台大與歷史語言研究所的主角,都有那些恩師,誠然風雲聚會,但是剛伯師以為「你要學些其他文化的歷史,才有能力回過頭來看清」中國文化的性質及其變化」,我記得他還幽默地提起《西游記》與《封神榜》中的「二郎神」,在雙目之外又有燭照神怪原形的第三只眼。經過一段初料未及的波折,我在讀完台大的文科研究所后,果然去了芝加哥大學,那一股出國的決心,其實是由於剛伯師的那一番期勉。

1957年到1962年之間,我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學位,由於我的興趣是中國上古史,學校將我分派到顧立雅(H.G.Creel)先生門下。芝大的東方研究所(Oriental Institute)是一個跨院系的研究單位,中國古史只是一個小單元,兩河文化與埃及學則是其中主要的部分,顧師建議我着重在讀中國歷史以外的課程,也相當符合剛伯師的指示。那時候芝大的「東方學」,堪稱群英會聚,集合了歐美學術界的大師,盛況空前,雖難斷定是「絕后」,至少五十年來未再有同樣的星光閃耀。如果不是因為自己還接受矯治殘疾的長期手術,必須常常往返醫院,我會在兩河與埃及古史方面多多學習。受上述醫療過程的限制,我只能挑了一些自己最有興趣的功課:John Wilson的「埃及的中王國與后王國時代的社會」、Helene Kantor的「兩河地區與其邊緣」、Ignace Gelb的「兩河的王朝歷史地理」、Thorkild Jacobsen的「兩河地區的信仰」等課程。顧師自己則不要求我上講堂課,卻開了一個西方漢學的重要著作書單,讓我在醫院病床上閱讀Maspero(馬伯樂)、Cha.rannes(沙畹)Hirth(夏德)等大家的文章,這些訓練使我有了一些文化之間比較研究的基礎。

那時的芝大,既是韋伯研究方法的重鎮,也是計量社會學的主要基地之一。這兩股不同的方法學,在芝大相互激盪,在研究上有極大的挑戰性。我自己一向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較有興趣,為此選修了Peter Blau的「官僚制度」及Berthold Hoseliz的「歐洲中古城市」,也得到John Nef的許可,挑了「西歐經濟史」著作,在病床上修他的「獨立研究」課。我在芝大住在對面芝加哥神學院的宿舍,凡不住醫院時,即住在東方研究所,在此「掛單」。整天與神父牧,師交游,近朱者赤,對宗教學有了興趣,遂取得宗教學大師Mircea Eliade的許可,讀了一些他選定的書單,也有一個學期的定期面談,如此機緣,我的學習方向十分龐雜,簡直不知如何歸納為系統!

因為「雜學旁收」,我不知該屬於哪一家的方法學,我也不知該如何答復吳曉斌先生的提問,然而,我從來沒有懊悔!

1950年代的美國,在經歷着影響深遠的文化與社會大革命,民權運動波及全美,我身在芝大,尤其住在神學院宿舍,不由自主也卷入了不斷的學生運動,甚至還在身體條件許可時,參加了一些活動。此種經驗,對我的學習,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再加上我們這一代,身經兩次戰亂,兩次流離,眼前即是天翻地覆,陵谷變易。這些感受,使我對社會變動特別有興趣,於是選了春秋戰國的巨變為論文題目。

本書討論社會變動,先着眼個人地位的升降,我將古書中能找到的人名,分期排列,討論其出身及其社會地位,每一個時期作為一個橫剖面,許多橫剖面疊架,即可顯示各種地位差異的人士,對當時起了何種作用,疊架各期橫剖面,即可反映社會性質的變化。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戰爭是社會變化的重要指標,為此,我又將戰爭的頻率與規模定其數值,再按照時期,制為戰爭指數的橫剖面,也疊架比較,以窺見各時期動盪的程度。凡此計量,由於原始材料來源不同,數據性質駁雜,僅能約略顯示變化的大方向,如果以此種材料,再借統計方法,計算相當系數,其實反而會有強不知以為知的誤導。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