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在《中華建築報》空間藝術版專欄所發表文章的合集,該專欄近兩三年來深得廣大讀者喜愛。這些文章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了我國古代建築裝飾的基本理念。全書共十章,內容包括建築雕刻、建築彩畫、建築色調、各在建築特點,以及建築風格、建築構件等多方面內容。每一篇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題,文章短小精悍,令人讀來興致盎然,文中還配有作者考察古建築時在各地所拍攝的大量照片,可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書中內容。相信這本書會給對古建築裝飾藝術感興趣的讀者帶去啟發,也會讓更多的人對我國古建築裝飾產生興趣。
張馭寰,吉林舒蘭縣人,畢業於東北大學工學院建築系,著名的古建築專家、建築史學家,現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張先生曾在建築大理師梁思成麾下工作多年,受梁先生嚴謹治學風格的熏陶,辛勤耕耘,對中國古代建築以及城市規划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見解。他厚積薄發,迄今出版《中國城池史》、《中國古代建築分類圖說》等三十多部關於中國古建築和建築史方面的學術專著,先後進行仿古建築設計六十多項。張先生曾在台灣十數所大學講學,並出任美國西法尼亞大學等八所國外院校的講座教授,致力於將燦爛的中華建築文化更系統、更清晰地展現給世界。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古代建築藝術
(一)胡氏大宗祠大門建築藝術
(二)寺廟里的塑壁藝術
(三)六榕寺的建築藝術
(四)法門寺出土的兩座小方塔的藝術風采
(五)台灣故宮博物院建築藝術
(六)磚雕藝術
(七)殿頂上的裝飾藝術
(八)作者在國家建委召開的建築藝術座談會上的發言
(九)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唐代銅制精舍藝術
(十)中岳廟的建築藝術
(十一)建築裝飾中的戲劇藝術
(十二)潛口民居的藝術風范
(十三)唐代昭陵、乾陵、順陵的藝術風采
(十四)少林寺塔林的藝術風格
(十五)古橋建築藝術
(十六)金代花塔上的裝飾
第二章 建築裝飾
(一)古建築上的實用裝飾之一——匾聯的成就
(二)古建築脊頭的裝飾物
(三)新疆哈薩克族穹廬式房屋內外裝飾方式
(四)寺廟里的香爐與焚帛爐
(五)佛教建築上的力士
(六)古建築裝飾題材的一個樣板
(七)古塔上一種裝飾紋樣——因轆錢與卐字
(八)佛塔上的裝飾之一——小型塔
(九)古代建築物裝飾門臉:「懸梁吊柱」
(十)古建築中的裝飾物:「龍」
(十一)蓮花座:佛教建築的重要裝飾
(十二)重要的建築、尊貴的裝飾——殿頂跑龍
(十三)獅子、大象——建築裝飾的重要題材
(十四)奔馬:中國佛教建築的重要裝飾題材
(十五)古建築的實用性裝飾——窗柵、門柵、廊柵
(十六)古建築中的重要裝飾——蓮花
┅┅
第三章 建築彩畫、壁畫色調
第四章 建築美
第五章 建築雕刻
第六章 民居式樣、裝飾及其他
第七章 建築風格
第八章 門窗式樣
第九章 墓園與園林
第十章 古建築構造項目
第一章 古代建築藝術
(一)胡氏大宗祠大門建築藝術
(二)寺廟里的塑壁藝術
(三)六榕寺的建築藝術
(四)法門寺出土的兩座小方塔的藝術風采
(五)台灣故宮博物院建築藝術
(六)磚雕藝術
(七)殿頂上的裝飾藝術
(八)作者在國家建委召開的建築藝術座談會上的發言
(九)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唐代銅制精舍藝術
(十)中岳廟的建築藝術
(十一)建築裝飾中的戲劇藝術
(十二)潛口民居的藝術風范
(十三)唐代昭陵、乾陵、順陵的藝術風采
(十四)少林寺塔林的藝術風格
(十五)古橋建築藝術
(十六)金代花塔上的裝飾
第二章 建築裝飾
(一)古建築上的實用裝飾之一——匾聯的成就
(二)古建築脊頭的裝飾物
(三)新疆哈薩克族穹廬式房屋內外裝飾方式
(四)寺廟里的香爐與焚帛爐
(五)佛教建築上的力士
(六)古建築裝飾題材的一個樣板
(七)古塔上一種裝飾紋樣——因轆錢與卐字
(八)佛塔上的裝飾之一——小型塔
(九)古代建築物裝飾門臉:「懸梁吊柱」
(十)古建築中的裝飾物:「龍」
(十一)蓮花座:佛教建築的重要裝飾
(十二)重要的建築、尊貴的裝飾——殿頂跑龍
(十三)獅子、大象——建築裝飾的重要題材
(十四)奔馬:中國佛教建築的重要裝飾題材
(十五)古建築的實用性裝飾——窗柵、門柵、廊柵
(十六)古建築中的重要裝飾——蓮花
┅┅
第三章 建築彩畫、壁畫色調
第四章 建築美
第五章 建築雕刻
第六章 民居式樣、裝飾及其他
第七章 建築風格
第八章 門窗式樣
第九章 墓園與園林
第十章 古建築構造項目
序
我國古代建築的內容非常豐富,實際上建築內容有兩重性:一方面是建築藝術范疇的,西方學者常講「建築即是藝術」,所以有許多大學都將建築學這個專業放在藝術學院,作為藝術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建築是工程技術范疇的,屬於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一位建築師不懂結構構造業務,那麽房屋是建不起來的,因而建築藝術是意識形態在建築方面的反映。如果一位建築大師在這方面知識貧乏,這就更談不上什麽建築設計,特別是大型的設計。作為建築大師,應當有這方面的基本常識,否則一棟建築是蓋不起來的,也有的大建築師只出建築方案,至於結構設計工程技術,要找工程師配合,當然這樣分工也是可行的。
數十年來,我國廣大建築師,對結構工程,對構造方面多少都有一些了解,也可以承擔任務。日前,國內各大設計院的建築師與工程師總是密切合作,共同承擔一項大的設計。作為一項龐大的建築項目,由一個人設計不可能思考那麽周全,因此必須合作。作為一位建築師,也有必要努力鑽研,使得他的社會學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知識更豐富,藝術構思更巧妙,這樣才能成為一位建築大師。因此,建築首先是藝術,這是對的。
《中華建築報》空間藝術版辦了一個「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賞析」專欄,三年來一直向筆者約稿,因此,筆者每周在該報發稿三四篇,博得廣大讀者厚愛已有二至三年的時間了。
實際上裝飾內容包括在建築藝術之內,所以本書包括了建築藝術、建築裝飾、建築彩畫、建築色調以及建築美、建築雕刻、民居住宅、建築風格、建築式樣、建築構件等內容。實際這本書,即是擁有以上各方面文章,由淺人深進行論述。
最近,正值安徽教育出版社包雲鳩先生、張軍先生來敝舍訪問,他們看到這本書稿後決定出版。所以這本書的書名,即用專欄的名稱「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賞析」,張軍先生又將「賞析」改為「講座」二字,筆者覺得十分合適。這里我向包雲鳩先生、張軍先生致謝,同時也向中華建築報社的朱麗華、王麗輝同志表示感謝。希望本書之出版能對廣大讀者有所幫助。
數十年來,我國廣大建築師,對結構工程,對構造方面多少都有一些了解,也可以承擔任務。日前,國內各大設計院的建築師與工程師總是密切合作,共同承擔一項大的設計。作為一項龐大的建築項目,由一個人設計不可能思考那麽周全,因此必須合作。作為一位建築師,也有必要努力鑽研,使得他的社會學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知識更豐富,藝術構思更巧妙,這樣才能成為一位建築大師。因此,建築首先是藝術,這是對的。
《中華建築報》空間藝術版辦了一個「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賞析」專欄,三年來一直向筆者約稿,因此,筆者每周在該報發稿三四篇,博得廣大讀者厚愛已有二至三年的時間了。
實際上裝飾內容包括在建築藝術之內,所以本書包括了建築藝術、建築裝飾、建築彩畫、建築色調以及建築美、建築雕刻、民居住宅、建築風格、建築式樣、建築構件等內容。實際這本書,即是擁有以上各方面文章,由淺人深進行論述。
最近,正值安徽教育出版社包雲鳩先生、張軍先生來敝舍訪問,他們看到這本書稿後決定出版。所以這本書的書名,即用專欄的名稱「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賞析」,張軍先生又將「賞析」改為「講座」二字,筆者覺得十分合適。這里我向包雲鳩先生、張軍先生致謝,同時也向中華建築報社的朱麗華、王麗輝同志表示感謝。希望本書之出版能對廣大讀者有所幫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