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理論是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投身社會變革的理論起點,是宗教領域的巨大變革。要全面、完整、准確地理解他們的思想,必須認真研究他們的宗教理論。
本書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積淀和知識儲備為背景,對一些或被前人所忽略、或有待進一步探討的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目錄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理論來源
第一節 伊壁鳩魯古希臘啟蒙思想
第二節 18世紀法國啟蒙學派無神論思想
第三節 黑格爾理性主義宗教觀
第四節 青年黑格爾派宗教觀
第五節 猶太文化
第六節 東方其他文化的影響
第二章 從有神論到無神論的轉變
第一節 青年馬克思從有神論到無神論的轉變
第二節 青年恩格斯從正統宗教信仰到無神論
第三節 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宗教觀的比較
第三章 馬克思從唯心宗教觀到唯物宗教觀的轉變
第一節 馬克思從唯心宗教觀到唯物宗教觀的轉變
第二節 對宗教有關內容的初步總結,《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的宗教觀
第四章 馬克思向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的接近
第一節 用異化勞動說明宗教異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宗教觀
第二節 馬克思實踐宗教觀的形成——《關於費爾巴哈》中的宗教觀
第三節 宗教觀在馬克思思想轉變過程中的地位
第五章 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的初步確立和公開問世
第一節 宗教的產生與性質
第二節 宗教消亡的途徑
第三節 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的公開問世
第六章 馬克思宗教觀的深化
第一節 50—60年代對宗教若干問題進一步闡發
第二節《資本論》中的宗教觀
第七章 馬克思恩格斯晚年宗教觀的發展
第一節 馬克思晚年筆記中宗教觀的新發展
第二節 恩格斯晚年著作中宗教觀的新發展
第八章 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基本理論及其現實意義
第一節 從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方法和歸旨,看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
第二節 從宗教產生的久遠性,看宗教存在的長期性
第三節 從宗教根源的復雜深刻性,看現階段宗教存在狀況的復雜性
第四節 從宗教的本質,看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的必要性
第五節 從宗教社會歷史作用的二重性,看現階段宗教作用的二重性
第六節 從宗教發展的階段性,看宗教發展的多樣性
第七節 從宗教消亡的歷史條件,看宗教問題的漫長性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引言
第一章 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理論來源
第一節 伊壁鳩魯古希臘啟蒙思想
第二節 18世紀法國啟蒙學派無神論思想
第三節 黑格爾理性主義宗教觀
第四節 青年黑格爾派宗教觀
第五節 猶太文化
第六節 東方其他文化的影響
第二章 從有神論到無神論的轉變
第一節 青年馬克思從有神論到無神論的轉變
第二節 青年恩格斯從正統宗教信仰到無神論
第三節 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宗教觀的比較
第三章 馬克思從唯心宗教觀到唯物宗教觀的轉變
第一節 馬克思從唯心宗教觀到唯物宗教觀的轉變
第二節 對宗教有關內容的初步總結,《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的宗教觀
第四章 馬克思向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的接近
第一節 用異化勞動說明宗教異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宗教觀
第二節 馬克思實踐宗教觀的形成——《關於費爾巴哈》中的宗教觀
第三節 宗教觀在馬克思思想轉變過程中的地位
第五章 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的初步確立和公開問世
第一節 宗教的產生與性質
第二節 宗教消亡的途徑
第三節 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的公開問世
第六章 馬克思宗教觀的深化
第一節 50—60年代對宗教若干問題進一步闡發
第二節《資本論》中的宗教觀
第七章 馬克思恩格斯晚年宗教觀的發展
第一節 馬克思晚年筆記中宗教觀的新發展
第二節 恩格斯晚年著作中宗教觀的新發展
第八章 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基本理論及其現實意義
第一節 從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方法和歸旨,看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
第二節 從宗教產生的久遠性,看宗教存在的長期性
第三節 從宗教根源的復雜深刻性,看現階段宗教存在狀況的復雜性
第四節 從宗教的本質,看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的必要性
第五節 從宗教社會歷史作用的二重性,看現階段宗教作用的二重性
第六節 從宗教發展的階段性,看宗教發展的多樣性
第七節 從宗教消亡的歷史條件,看宗教問題的漫長性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序
王珍博士以「十年磨一劍」的功夫,推出的力作——《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一書,終於擺在了各位讀者面前。在長期民族宗教工作的實踐中,我深感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基本觀點對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和處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宗教問題的重要性。鄧小平同志曾經深刻地指出:「現在有些人發議論,往往只看現象,原因是理論和實踐都沒有根底。只有打下根底,才能真正糾正錯誤,包括糾正『左』的和右的錯誤。」作者在本書中對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宗教問題的思想和理論做了比較深入、全面、系統的研究,做了一項很有意義的基礎性工作。
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理論是他們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投身社會變革的理論起點。要全面、完整、准確地理解他們的思想,必須認真研究他們的宗教理論。但這並非易事,它至少需要哲學、宗教學兩方面的系統知識,不了方哲學,就無法了解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康德、黑格爾一脈相承的哲學;不了解宗教(包括各大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就無法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的內在原因。因此,看起來本書僅僅是在探討宗教學原理方面一個比較專門的領域,事實上,它需要深厚的理論積淀和知識儲各。王珍博士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功底扎實,鍥而不舍,為研究這一重要課題做了理論上、知識上和精神上的准各。
這本書不是一本供人瀏覽的通俗讀物,而是一部需要細細品味的學術專著。我讀后感到,這本書確有一些特點和長處。
首先,忠實地把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置於深厚的歷史背景之中。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沖破了傳統,但也是傳統發展的結果。因此作者把它放在歷史傳統和當時的歷史條件中加以解析,使在這種土壤中生長出來的理論有血有肉有生命。此外,作者還涉及了中西方文化傳統在某些方面的異同,使本書的視野更寬廣、思維更豐滿。
其次,本書把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看做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如果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不同的社會存在決定不同的社會意識及其存在的形式,那麼,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存在形式,產生於十九世紀西歐的社會現實。我們今天的社會現實、社會存在與馬克思恩格斯當時的社會現實、社會存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應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同時發展它、豐富它。這也是本書的論述方式和內容給我們的啟示。
再次,本書存在一明一暗兩條線索。一條是縱向的、顯性的線索。即以思想發展變化為主線,力圖揭示馬克思恩格斯不同階段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同時展現出不同階段的思想內容。作者沒有附和一些學者把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發展的不同階段割裂開來的觀點,而是認為他們的思想是連貫的,認為馬克思並沒有自己否定自己,認為恩格斯並沒有反對馬克思,只是闡述了問題的不同方面。在論述馬克思恩格斯不同時期的宗教思想時,作者沒有僅僅局限於該時期,而是把不同時期的關於這一問題的論述聯系起來,闡釋了他們宗教理論發展的一貫性、延續性,顯示出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
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理論是他們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投身社會變革的理論起點。要全面、完整、准確地理解他們的思想,必須認真研究他們的宗教理論。但這並非易事,它至少需要哲學、宗教學兩方面的系統知識,不了方哲學,就無法了解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康德、黑格爾一脈相承的哲學;不了解宗教(包括各大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就無法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的內在原因。因此,看起來本書僅僅是在探討宗教學原理方面一個比較專門的領域,事實上,它需要深厚的理論積淀和知識儲各。王珍博士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功底扎實,鍥而不舍,為研究這一重要課題做了理論上、知識上和精神上的准各。
這本書不是一本供人瀏覽的通俗讀物,而是一部需要細細品味的學術專著。我讀后感到,這本書確有一些特點和長處。
首先,忠實地把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置於深厚的歷史背景之中。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沖破了傳統,但也是傳統發展的結果。因此作者把它放在歷史傳統和當時的歷史條件中加以解析,使在這種土壤中生長出來的理論有血有肉有生命。此外,作者還涉及了中西方文化傳統在某些方面的異同,使本書的視野更寬廣、思維更豐滿。
其次,本書把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看做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如果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不同的社會存在決定不同的社會意識及其存在的形式,那麼,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存在形式,產生於十九世紀西歐的社會現實。我們今天的社會現實、社會存在與馬克思恩格斯當時的社會現實、社會存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應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同時發展它、豐富它。這也是本書的論述方式和內容給我們的啟示。
再次,本書存在一明一暗兩條線索。一條是縱向的、顯性的線索。即以思想發展變化為主線,力圖揭示馬克思恩格斯不同階段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同時展現出不同階段的思想內容。作者沒有附和一些學者把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發展的不同階段割裂開來的觀點,而是認為他們的思想是連貫的,認為馬克思並沒有自己否定自己,認為恩格斯並沒有反對馬克思,只是闡述了問題的不同方面。在論述馬克思恩格斯不同時期的宗教思想時,作者沒有僅僅局限於該時期,而是把不同時期的關於這一問題的論述聯系起來,闡釋了他們宗教理論發展的一貫性、延續性,顯示出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