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日本戲劇的發展歷程。日本戲劇的源頭,可以遠溯至遠古原始的咒能。它的產生,主要源于宗教的咒能和生產勞動的咒能。從宗教的咒能來說,一種是在鎮魂招魂祭上,由巫女迎神而做的手舞足蹈的動作,以後發展為即興亂舞。據日本第一部文字文學《古事記》記載︰“天宇受賣命以天香山的日影蔓束袖,以葛藤為發髻,手持天香山竹葉的束,覆空桶于岩戶之外,腳踏作響,狀如神憑,胸乳皆露,裳紐下垂及于陰部。”即是一例。另一種是為祈禱祛病除災,一邊打著鉦、大鼓等,一邊踏地而舞,威嚇和驅趕邪神。《日本書紀》這樣描寫過火照命和火遠里命兄弟釣魚之爭的故事︰兄火照命釣魚,被一陣狂風卷進大海,呼弟火遠里命相救,說︰“我若還活著,‘不離汝之垣邊,當為俳優之民也’”。當火照命得救後,“以赭涂掌涂面”,並說︰“吾污身如此,永為汝悱優者”,于是。舉足踏行,學溺苦之狀”。這種用泥巴涂手和臉,手舞足蹈的動作,就是日本古代隼人舞之雛型。同時第一次稱這些表演者(藝能人)為“悱優。”
序
在研究日本文學、文化、美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被日本藝術之美所感動。在完成了《日本文學史》、《日本文化史》、《日本人的美意識》等三書的寫作計劃和主編“日本古典名著圖讀書系”之後,我的心身完全融入了日本藝術關之中,抱著一種探索日本藝術的昂揚激情,急不可待地要編著一套日本藝術圖庫,呈獻給我國讀者,以共享這種藝術美的愉悅。
也許人們會問︰日本藝術美在哪里?日本藝術為什麼有這樣大的魅力?
翻開這套“東瀛藝術圖庫”,日本藝術之美就會從簡單的文字里明晰地透露出來,就會從多彩的圖片中形象地映現出來。無論是從日本建築、繪畫、工藝美術,還是從日本文學、戲劇,都可以發現在它們的發展歷史進程中,將根深深地扎在島國的土壤中,在外來的新風吹拂下綻開古樸美的花。它們的美,既來自日本本土文化之源,也得自日本文化與外來文化“雜交”之果,明顯地表現出日本民族藝術的特質。
從日本建築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具有濃厚日本色彩的原始神社建築,以及接受大陸佛教建築的影響後建築起來的諸多佛寺。可以看到從模仿我國書院式茶室到構築純日本式的草庵式茶室,或者中國式輝煌的如日光東照宮,日本式簡素的如桂離宮、修學院離宮,兩者並存于同一個時代。還可以看到庭園建築從亭台樓閣到實現日本化,出現了“枯山水”石庭園。日本建築藝術的最大特色,就是吸收外來建築藝術的精華,又堅持在本國風土中釀造出來的美,即將素材置于自然中再組合,在至純的自然、至大的簡素中,展現其臻于極致的美。
從日本繪畫卷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原始時代的土器、銅鐸的線畫和古墳裝飾性壁畫,從中尋找到日本繪畫的源流,也可以發現學習中國大陸佛畫,實現佛教與神道融合後出現的“本地垂跡”,又產生了日本式的“垂跡畫”還可以看到學習中國的“唐繪”,發展為純本土的“大和繪”,其中“隔扇.屏風畫”和“繪卷”成為日本民族繪畫藝術的獨特形式。日本水墨畫,無疑是受到中國宋元水墨畫的深刻影響,卻又與中國宋元水墨畫審美情趣相異,獨創了深藏禪機的日本水墨畫風格,即融會了日本“空寂”的藝術精神,追求一種恬淡的關。在引進西方的版畫後,又開闢了純日本式版畫的新天地,產生了“浮世繪”。明治維新後,流行的“近代西洋畫”.演化為“近代日本畫”,形成兩者並存的局面。
同樣地,從日本工藝美術卷、日本戲劇卷、日本文學卷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日本藝術這樣發展的歷程。我在一篇文章中說過︰“日本文明創造性的發展,堅持了兩個基本點︰一是堅持本土文明的主體作用;一是堅持多層次引進及消化外來的文明。可以說,在世界文明史上,沒有任何一種文明像日本文明如此熱烈執著本土文明的傳統,又如此廣泛攝取外來的文明,如此曲折的反復,又如此藝術地調適和保持兩者的平衡,從而創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質的新的文明體系。”
作為日本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日本藝術也是如此,我們從這五卷本的“東瀛藝術圖庫”里,不是也可以發現日本藝術不斷以對傳統文化的眷戀為主軸.以外來文化的刺激為輔線創造出來的嗎?這是一條日本藝術發展的規律,這是一個具有日本民族特質的藝術體系。
也許日本藝術美就存在這里,也許日本藝術美的魅力也就表現在這里!
也許人們會問︰日本藝術美在哪里?日本藝術為什麼有這樣大的魅力?
翻開這套“東瀛藝術圖庫”,日本藝術之美就會從簡單的文字里明晰地透露出來,就會從多彩的圖片中形象地映現出來。無論是從日本建築、繪畫、工藝美術,還是從日本文學、戲劇,都可以發現在它們的發展歷史進程中,將根深深地扎在島國的土壤中,在外來的新風吹拂下綻開古樸美的花。它們的美,既來自日本本土文化之源,也得自日本文化與外來文化“雜交”之果,明顯地表現出日本民族藝術的特質。
從日本建築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具有濃厚日本色彩的原始神社建築,以及接受大陸佛教建築的影響後建築起來的諸多佛寺。可以看到從模仿我國書院式茶室到構築純日本式的草庵式茶室,或者中國式輝煌的如日光東照宮,日本式簡素的如桂離宮、修學院離宮,兩者並存于同一個時代。還可以看到庭園建築從亭台樓閣到實現日本化,出現了“枯山水”石庭園。日本建築藝術的最大特色,就是吸收外來建築藝術的精華,又堅持在本國風土中釀造出來的美,即將素材置于自然中再組合,在至純的自然、至大的簡素中,展現其臻于極致的美。
從日本繪畫卷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原始時代的土器、銅鐸的線畫和古墳裝飾性壁畫,從中尋找到日本繪畫的源流,也可以發現學習中國大陸佛畫,實現佛教與神道融合後出現的“本地垂跡”,又產生了日本式的“垂跡畫”還可以看到學習中國的“唐繪”,發展為純本土的“大和繪”,其中“隔扇.屏風畫”和“繪卷”成為日本民族繪畫藝術的獨特形式。日本水墨畫,無疑是受到中國宋元水墨畫的深刻影響,卻又與中國宋元水墨畫審美情趣相異,獨創了深藏禪機的日本水墨畫風格,即融會了日本“空寂”的藝術精神,追求一種恬淡的關。在引進西方的版畫後,又開闢了純日本式版畫的新天地,產生了“浮世繪”。明治維新後,流行的“近代西洋畫”.演化為“近代日本畫”,形成兩者並存的局面。
同樣地,從日本工藝美術卷、日本戲劇卷、日本文學卷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日本藝術這樣發展的歷程。我在一篇文章中說過︰“日本文明創造性的發展,堅持了兩個基本點︰一是堅持本土文明的主體作用;一是堅持多層次引進及消化外來的文明。可以說,在世界文明史上,沒有任何一種文明像日本文明如此熱烈執著本土文明的傳統,又如此廣泛攝取外來的文明,如此曲折的反復,又如此藝術地調適和保持兩者的平衡,從而創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質的新的文明體系。”
作為日本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日本藝術也是如此,我們從這五卷本的“東瀛藝術圖庫”里,不是也可以發現日本藝術不斷以對傳統文化的眷戀為主軸.以外來文化的刺激為輔線創造出來的嗎?這是一條日本藝術發展的規律,這是一個具有日本民族特質的藝術體系。
也許日本藝術美就存在這里,也許日本藝術美的魅力也就表現在這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