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玉米》一樣,畢飛宇讓《平原》的故事發生在王家庄,不過王家庄的主人不再是王連方和玉米一家,而是端方和一群年輕人。小說摹寫了形形色色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囊括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記憶、經驗和知識,展現了蒙昧與淳朴共生的古老土地上的愛情和人性,勾畫了「激情燃燒的歲月」里遍布神州大地的鄉村「理想國」圖景。
《平原》不僅是寫給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書,它也是一部關於當下的書,在我們心中經歷過的錯綜復雜的心路歷程被華美而精確地展現。作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最具魅力的敘事者之一,畢飛宇錘煉出一種能夠被明確識別的聲音:音律流暢,機鋒凌厲,指意多端,把對人類經驗的冷酷分析變成了華麗眩目的劍術。小說不以復雜的情節取勝,而是充分發揮摹寫細部的長處,着意於詩化情懷的鋪衍。有評論家認為,《平原》是一部新奇的、極具藝術品質與閱讀魅力的小說,是作家近年來愈益成熟的小說藝術的一個集中展現,也是新世紀文學的一個重要收獲。有意思的是,與魯迅的未庄、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蘇童的楓楊樹村一樣,畢飛宇營造的「王家庄」,已然成為一方具有特定原型意義的人文版圖,成為他敘事計划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