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工廠:南中國城市文化研究

酒吧工廠:南中國城市文化研究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馬傑偉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4041235
  • ISBN13:9787214041234
  • 裝訂:406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充滿誠意的作品。馬傑及他的研究助理,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以民族志的方法,透過工廠及酒吧兩個視點,呈現了南中國城市在「壓縮現代化」進程中所產生的一歧議化景觀。中國在最近的博士上年間,經歷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變化。資本主義的強大力量,不單改變了中國社會經濟模式,也激活了深層的文化轉變。作者以個案的形式,勾畫出在現代化影響下,從農村走到城市工作的民工之生活形態及思想。這本書對了解中國現代化過程中農村人口城市化的文化轉變,有重大意義。

這本書雖然是學術菱,但毫不枯燥。作者透過講故事的形式,反民工的婚姻觀、跨境欲望、中產夢、消費、勞動及情欲,娓娓道來。女工們既渴望維持在城市享有的自由,又不能完全擺脫婚姻的枷鎖。男工們在辛勞服務客人之後,自己偶爾也要成為別人服務的貴賓。
 

目錄

序:城市文化研究的前沿探索
緒論:珠三角的壓縮式現代性
第一部分 南中國城市文化研究專題
第一章 打造現代身體:酒吧工廠的勞動與消費
第二章 遮蔽赤裸之軀:親密關系的能說與不能說
第三章 實現婚禮想像:視覺文化的階層性格
第四章 中國白領、跨國網絡與文化經紀人
第五章 跨境欲望:兩部電視劇集對現代性所展現的幻想、模擬與焦慮
第六章 跨境視覺性:南中國與香港的視覺文化互動
第七章 國族想像:南中國文化版圖中的大陸與香港
第八章 九七後香港冒升的國族身份
第二部分 酒吧工廠現場日志
第九章 走進南中國:一個香港的視角
第十章 工廠的勞動人生
第十一章 民工的消費世界
第十二章 走進酒吧的消費圖景
第十三章 酒吧的感情勞動
第十四章 酒吧的階層消費
第十五章 視覺民族志圖文混合展示
結語:視覺民族志的一次方法論實驗
參考文獻
後記
研究員簡介
 

城市文化在哪里?它以什麼為基本單位?何處是其邊緣?它是怎樣產生、再現和變遷的?我們又應當如何去理解、分析以及重構城市文化呢?

還記得從前在北京常與一幫朋友坐論文化。我們都是在城里長大的,浸泡在中心城市的主流話語中,我們當時所能了解的文化就是一些中西對立的價值觀加上身邊軼事和變幻莫測的媒體符號。我們自以為是城市文化的擁有者,卻不知如何系統地、腳踏實地地研究文化。

近年來國內在文化研究的翻譯出版和教學上已有相當進展。可是落實到參與性研究的層面,依然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各階層內部,並能以社區地方特色為基礎,將城市文明的不同方面有機地結合與展現出來。馬傑偉老師的這本書正是在此意義上進行了大膽嘗試。他和鄭巧玲、阿文,還有謝至德先生,經過數年辛勤而細致的工作,通過民族志研究和視覺重構,既展現出南中國城市文化內在的過程與特征,又在理論和方法的層面進行了創新與突破。

首先,從本體論的角度而言,什麼是城市文化?這個本應見仁見智的問題在消費主義泛濫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去思考:城市不就是有錢人隨意消費的地方嗎?不錯,所有這些確實是當今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本書對於各種城市消費行為在空間、媒體和論述結構上的表現也着以重墨。可是更值得重視的是,該書以「生產一消費」立意,在觀察分析城市中產階層、白領和資產者的同時更着重於「生產」過程和它特定的主體:那些常年累月在工廠和酒吧的第卞線親手制造城市文化卻在城市空間里享有極少話語權的「民工」。
 
研究「民工」這一特定階層的城市文化生產者,從他們的視角來審視「生產一消費」的過程,這是在肯定「民工∵的主體性,更是在有意識地變換傳統的、被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雙重卡死的階層關系。「民工」因而不再僅是「農民」和「工人」尷尬的混合體,也不是一個「弱勢群體」的標簽所可以簡單概括的。他們與白領階層一樣在積極地生產和消費城市文化。他們的身體,在某種程度上,比中產階層更為飽含着今日城市的(后)現代性。

換言之,以「生產一消費」的互動關系為重點,我們可以吏深人、更全面地探討城市文化的內在機制。所謂的「主流文化∵和「文化精英」因而只是城市風景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真正的城市精神並不存在於自我陶醉的城市中心。它是需要不斷面臨挑戰、不斷再生的。它只是以魂態的方式,通過個體與群體的實踐,在城市邊緣最為充分地表現出來。
    
這樣的視角當然不是絕對的。在肯定民工主體性的同時,亦要避免將邊緣過分浪漫化。本書中所運用的民族志方法和視覺重構手段晗恰是防止過分浪漫化、保證研究結果之學術質量的有效方法。通過與民工們一起生產、一起消費,馬傑偉老師和他的同事們也真實地記錄下了這些打工妹、打工仔們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徘徊在城市的門坎,生存的壓力、物質的誘惑、離家的孤獨、青春的躁動,囊中羞澀的他們都要——去面對。最重要的是,他們缺少文化資本,沒有話語權,因而往往要借助於已有的中產階層城市文化符號來表達自我。久而久之,形成依賴關系,甚至成為一種自然化了的異化現象,而異化的主體對此既渾然不知更無從以言語的方式迸行表達。厚重的民族志描述展現生活中的細節及其內在邏輯,定格的視覺重構反映文化實踐的實在主體及其背景空間結構。兩者相互配合,恰是超越不可言說性之障礙,令讀者直面「生產一消費」的實踐文本,並對其進行多重解讀的有效方法。

這本書的獨到之處還有很多。隨着城市化的進程、內地與香港兩地的融合,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對於華南城市文化的理解和分析相信亦會進一步打破城鄉、階層乃至「生產一消費」等二元框架,令我們以更多元的角度切人變化中的城市主體。在此意義上,本書對於城市文化研究的貢獻決不限於華南,也不限於消費文化,麗具有相當的普遍意義,對於國內有志於此的同事們和同學們尤其如此。從東莞到花都、從媒體使用到身份認同、從公共空闖到私人空間、從社會性別到各式各樣的(后)現代表征,我們從本書中所看到的不再是抽象的文化原則和零散的文化現象,而是由實實在在的文化事件及其多重意涵,透過社會群體內外的互動,在具體的時空場所交織而成的稠竄的網狀結構。

這才是城市文化。這才是城市文化研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