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橋畔沿著徐志摩的足跡,“刻意”找尋20世紀20年代的靈感;在薩爾茨堡和維也納,為音樂之都的“飄零”而感傷;遍尋卡夫卡和昆德拉的城市,去細讀波希米亞漸被遺忘的舊日記憶;看中國電影,下中國館子,唐人街是心中的“麥加”;在“閑書”與正書間艱難取舍,便有“閑書呆子”無耐而帥真的自白;面對還不清的“書債”,常常不勝惶恐……這些充滿浪漫情懷的文字不僅是李歐梵教授一段難忘經歷的記載,更是一種激情的證明,一種真性情的體現。
李歐梵,原籍河南太康,1939年生。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哈佛大學。2004年8月自哈佛大學退休,在香港中文大學任人文學科講座教授。著作包括《中國現代作家浪漫的一代》、《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世紀末囈語》、《狐狸洞話語》等,小說有《範柳原懺悔錄》和《東方獵手》兩部。
目錄
康橋踏尋徐志摩的蹤徑
徐志摩的朋友
奧國的飄零
布拉格一日
日本游記
美國的“中國城”
浪漫的聖徒
“刺蝟”與“狐狸”
心路歷程上的三本書
“象牙塔”內的臆想
書債
一個“閑書呆子”的自白
什麼是“西化”
多年追求的戀人
寫在父親的日記發表之前
為婚姻大事上父母親書
我對于香港中文大學的觀感
徐志摩的朋友
奧國的飄零
布拉格一日
日本游記
美國的“中國城”
浪漫的聖徒
“刺蝟”與“狐狸”
心路歷程上的三本書
“象牙塔”內的臆想
書債
一個“閑書呆子”的自白
什麼是“西化”
多年追求的戀人
寫在父親的日記發表之前
為婚姻大事上父母親書
我對于香港中文大學的觀感
序
《西潮的彼岸》和《浪漫之余》是我最早出版的兩本雜文集︰《西潮的彼岸》于1975年在台灣初版(我手頭存有的一本則是1982年第九次印刷的);《浪漫之余》出版于1980年。現在竟然有機會將二書的部分內容合而為一在大陸出新版,真是我始料未及。
現在再翻看這兩本三十年前寫的舊書,真可謂是“明日黃花”了。我突然想起魯迅的一篇名文《臘葉》,如果我的寫作生涯是一本書的話,這兩本小書也就是我的人生“大書”中夾著的兩片臘葉,雖然表面看來早已枯萎,但其中所包含的卻是一股年輕時代的清新熱情。
也記不清這股熱情是如何引發的,可能是源于最早的一段異國戀史,在經歷過程中有感而發。當時台灣的一本雜志《大學生活》委托在哈佛的老同學謝文孫向我約稿,我適在英國劍橋找尋關于徐志摩的資料來寫作論文的一部分,遂寫下這第一篇文章《康橋踏尋徐志摩的蹤徑》,用“奧非歐”的筆名發表;自稱為“非小說”,乃故意衍用當時美國流行的一種文類“non-fic-tion”,將之改頭換面,作為一種“自傳”的形式。該雜志的編者還特別加上按語,說︰“作者飽受西洋洗禮,尤其是歐陸存在主義的影響,所以在文章中能極勇敢地面對真實,作赤裸裸的自白。”並附以“心路歷程”的標題(或者這原是我自己定的題目,而“康橋踏尋徐志摩的蹤徑”則是編者所加,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了)。後來這篇文章和其他兩篇——《薩爾茨堡音樂節》和《奧國的飄零》,連同馬森(筆名為飛揚)描寫他在法國的所見所聞——《法國社會素描》中的四篇文章——被拼湊成一本書,就以我的文章名為書名。幾年後在台灣才認識馬森,兩人提起此事不禁啞然失笑,素不相識竟然也合寫了一本書。
事隔三十年,現在回想起來,更難描述我寫這兩本書中文章的個中滋味。誠然,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我只有三十歲(寫“徐志摩”文時還不到三十歲),現在從“花甲”之年的視角回顧,已經沒有任何激情或傷感,但也不忍自嘲。只想起約四五年前在台灣台東旅游時見到一位文學界的朋友,他也人到中年,但比我至少年輕十多歲,我π1第一次見面他就很誠懇地對我說︰“我在中學時代是看你的書長大的,不過現在早已不看你的文章了!”意思似乎是︰現在時過境遷,早已越過那個時代了。我回答說︰“我自己也不忍卒讀”。
……
現在再翻看這兩本三十年前寫的舊書,真可謂是“明日黃花”了。我突然想起魯迅的一篇名文《臘葉》,如果我的寫作生涯是一本書的話,這兩本小書也就是我的人生“大書”中夾著的兩片臘葉,雖然表面看來早已枯萎,但其中所包含的卻是一股年輕時代的清新熱情。
也記不清這股熱情是如何引發的,可能是源于最早的一段異國戀史,在經歷過程中有感而發。當時台灣的一本雜志《大學生活》委托在哈佛的老同學謝文孫向我約稿,我適在英國劍橋找尋關于徐志摩的資料來寫作論文的一部分,遂寫下這第一篇文章《康橋踏尋徐志摩的蹤徑》,用“奧非歐”的筆名發表;自稱為“非小說”,乃故意衍用當時美國流行的一種文類“non-fic-tion”,將之改頭換面,作為一種“自傳”的形式。該雜志的編者還特別加上按語,說︰“作者飽受西洋洗禮,尤其是歐陸存在主義的影響,所以在文章中能極勇敢地面對真實,作赤裸裸的自白。”並附以“心路歷程”的標題(或者這原是我自己定的題目,而“康橋踏尋徐志摩的蹤徑”則是編者所加,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了)。後來這篇文章和其他兩篇——《薩爾茨堡音樂節》和《奧國的飄零》,連同馬森(筆名為飛揚)描寫他在法國的所見所聞——《法國社會素描》中的四篇文章——被拼湊成一本書,就以我的文章名為書名。幾年後在台灣才認識馬森,兩人提起此事不禁啞然失笑,素不相識竟然也合寫了一本書。
事隔三十年,現在回想起來,更難描述我寫這兩本書中文章的個中滋味。誠然,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我只有三十歲(寫“徐志摩”文時還不到三十歲),現在從“花甲”之年的視角回顧,已經沒有任何激情或傷感,但也不忍自嘲。只想起約四五年前在台灣台東旅游時見到一位文學界的朋友,他也人到中年,但比我至少年輕十多歲,我π1第一次見面他就很誠懇地對我說︰“我在中學時代是看你的書長大的,不過現在早已不看你的文章了!”意思似乎是︰現在時過境遷,早已越過那個時代了。我回答說︰“我自己也不忍卒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