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說: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受制於他自己(制與受制是一)。渺小是最錯誤的見解。幾時你超脫了自私,幾時你超脫了渺小。
不可戰勝的是誰?是生命。被戰勝的是什麽?是物質。生命是心,是心表見在物上的,是心物之爭。歷史(宇宙史)一直是心對物之爭,一次一次無數次,一步一步無數步,征服了物,憑藉物,利用物,表演出來的。
深深地進入了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淵的學問,最高明最偉大的能力或本領。然而卻不是一味向外逐物的西洋科學家之所知矣。
經濟生活分散了人心,而組聯了人身。政治形成集團抗爭,划分此疆彼界。今日世界問題之形成由於西方文化。要避免人類之毀滅只有轉向中國文化。中國問題之陷於今日局面正為盲目學西洋之結果。欲把僵局化歸緩和而達於統一必須矯正划界限與用武力之兩點錯誤,而超脫於世界兩大壁壘則為其入手。
著急貪求,表見了人類的卑微;歆羨涎流,顯露了人類的丑陋;忍耐不下,煩惱苦愁,見出了人類的無用。
學問是解決問題的,而且真的學問是解決自己的問題。
本書特意摘錄《梁漱溟全集·思索領導輯錄》(卷八,1993)中的相關論述,置於正文相應部分的開頭,以作對照,並將正文里談及有關人事的評價、作者重要的觀點提取出來,置於原文對應的書口,以作強調。同時,在編輯過程里,將整理者添注的說明文字,以楷體字標出。
本書文字根據梁漱溟先生家屬現有艾愷教授所存錄音磁帶(共計30盒)整理而成,直接由聲音轉為文字,逐字逐句,未作任何修飾及增刪,完全以錄音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