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歷史主義、民族主義和實證主義為理論基礎的歷史法學誕生於19世紀的德國。作為一個法學流派,歷史法學在西方法學舞台上存在了近一個世紀。它有力地推動了法律文化傳承,挖掘和整理了羅馬法文獻,促進了近代民法學的形成和發展;有效地推動了法典編纂,創立了近代法學方法論,拓寬了學者的研究視野。
歷史法學代表人物的著名論斷和觀點至今仍有廣泛影響。歷史法學盡管有其局限性,但它對整個世界法學的發展和法律文化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整個世界的法學舞台上具有重大影響。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歷史法學概述
第一節 歷史法學的概念和特點
一、歷史法學與自然法學
二、歷史法學與分析實證主義法學
三、歷史法學與社會學法學
第二節 歷史法學的產生背景
一、社會歷史背景
二、政治思想淵源
三、法律思想淵源
四、法律文化淵源
第三節 歷史法學的主要觀點
一、法的起源
二、法的發展規律
三、強調習慣法的作用
四、強調有條件的法典編纂
第四節 歷史法學的基本方法
一、方法論淵源
二、基本方法
第二章 歷史法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歷史主義
第二節 民族主義
第三節 實證主義
第三章 歷史法學的演變與發展
第一節 德國歷史法學
一、早期歷史法學
二、羅馬法學派與日耳曼法學派
三、概念法學、自由法學與利益法學
第二節 英國歷史法學
第三節 美國歷史法學
第四節 日本的歷史法學
第四章 薩維尼的歷史法學
第一節 薩維尼的生平和著述
第二節 圍繞德國民法典編纂而展開的學術論戰
第三節 薩維尼的基本主張
一、法的起源和發展
二、法的效力淵源
三、法的性質和特征
四、法律解釋
五、法律關系
六、國家觀點
第四節 薩維尼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第五章 梅因的歷史法學
第六章 梅特蘭的歷史法學
第七章 穗積陳重的歷史法學
第八章 歷史法學的影響和評價
附錄
主要代表人物與代表著作一覽表
主要名詞術語與代表人物索引
參考文獻
第一章 歷史法學概述
第一節 歷史法學的概念和特點
一、歷史法學與自然法學
二、歷史法學與分析實證主義法學
三、歷史法學與社會學法學
第二節 歷史法學的產生背景
一、社會歷史背景
二、政治思想淵源
三、法律思想淵源
四、法律文化淵源
第三節 歷史法學的主要觀點
一、法的起源
二、法的發展規律
三、強調習慣法的作用
四、強調有條件的法典編纂
第四節 歷史法學的基本方法
一、方法論淵源
二、基本方法
第二章 歷史法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歷史主義
第二節 民族主義
第三節 實證主義
第三章 歷史法學的演變與發展
第一節 德國歷史法學
一、早期歷史法學
二、羅馬法學派與日耳曼法學派
三、概念法學、自由法學與利益法學
第二節 英國歷史法學
第三節 美國歷史法學
第四節 日本的歷史法學
第四章 薩維尼的歷史法學
第一節 薩維尼的生平和著述
第二節 圍繞德國民法典編纂而展開的學術論戰
第三節 薩維尼的基本主張
一、法的起源和發展
二、法的效力淵源
三、法的性質和特征
四、法律解釋
五、法律關系
六、國家觀點
第四節 薩維尼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第五章 梅因的歷史法學
第六章 梅特蘭的歷史法學
第七章 穗積陳重的歷史法學
第八章 歷史法學的影響和評價
附錄
主要代表人物與代表著作一覽表
主要名詞術語與代表人物索引
參考文獻
序
源遠流長的西方法學,是人類文明史的一顆璀璨明珠。從古希臘、古羅馬開始,它迄今已有兩千五百余年而愈盛,成為西方社會文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一充滿理性思辨的領域,賢傑輩出,學派縱橫,卷帙浩繁,閃爍著耀眼的智慧光芒;亦如大江之濤,前赴後繼,滾滾推進,不斷地擴展和深化。當然,與任何事物的發展一樣,有光明就有黑暗,有進取就有曲折。西方法學發展的歷程,也間或泛起些許糟屑和污穢,但總體上順應了社會發展與人類思想演進之規律。西方法學的積淀與變遷,提供了諸多有益於民主與法治建設的知識成果,是人類應當汲取的財富;而那些喧囂一時、曇花偶現的沉渣,亦不失其反思和警戒之意義。正是鑒於這些反復的考慮與權衡,我們才決定編輯這樣一套《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叢書,力求使其盡可能較廣泛和全面地體現西方法律思想發展的多樣性特征。
該叢書定位為普及性知識讀物,其對象主要是高等學校法學本科學生或具備相當知識水平的人士,同時亦包括那些對西方法學感興趣或需從中查找有關資料的研究人員。因此,該叢書具有兩個特點:第一,語言通俗、明了,文字簡練,脈絡清晰。第二,側重於客觀性資料的概括與介紹,不含過多的分析與評論。必須指出的是,西方法學中的一些學派或思潮的代表性著作包含著許多極富哲理思辨的、艱深難懂的論說。要將這些表述刻意加以「通俗化」,不僅困難重重,而且可能擰曲原意、傷其精髓。逢此情形,我們只能力求做到恰如其分,相信讀者能予以諒解。
本叢書的主題是「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依學界通說,「法學思潮」和「法學流派」二者,完全可視為同義語。但仔細揣摩,它們之間還是能夠區分,並且在某種特定情形下應當予以區分。「法學思潮」亦稱「法律思潮」,指在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如歐洲、北美)或國家里,帶有普遍性,且常常起伏不定的,對法現象進行理解和論說的趨向。而「法學流派」則是指,在法學思潮中逐漸凝結而成、相對穩定的派別或支派。其中,不僅存在著核心人物及其論著,更重要的是還有為法學界公認的、相對確定的主導精神和主義。不過,無論「法學思潮」或者「法學流派」,它們均有大小和強弱不等的時空影響力。
《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叢書,是法律出版社的張波先生和趙浩女士首先動意,繼而與我們共同策划的。之後,我們又陸續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法學學術出版分社、張波先生及各位責任編輯的鼎立襄助。今日,在此拙作得以付梓之際,我謹代表二十多位作者,向頗具聲望的法律出版社的朋友們致以深深的謝意。同時,我們也由衷地期盼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該叢書定位為普及性知識讀物,其對象主要是高等學校法學本科學生或具備相當知識水平的人士,同時亦包括那些對西方法學感興趣或需從中查找有關資料的研究人員。因此,該叢書具有兩個特點:第一,語言通俗、明了,文字簡練,脈絡清晰。第二,側重於客觀性資料的概括與介紹,不含過多的分析與評論。必須指出的是,西方法學中的一些學派或思潮的代表性著作包含著許多極富哲理思辨的、艱深難懂的論說。要將這些表述刻意加以「通俗化」,不僅困難重重,而且可能擰曲原意、傷其精髓。逢此情形,我們只能力求做到恰如其分,相信讀者能予以諒解。
本叢書的主題是「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依學界通說,「法學思潮」和「法學流派」二者,完全可視為同義語。但仔細揣摩,它們之間還是能夠區分,並且在某種特定情形下應當予以區分。「法學思潮」亦稱「法律思潮」,指在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如歐洲、北美)或國家里,帶有普遍性,且常常起伏不定的,對法現象進行理解和論說的趨向。而「法學流派」則是指,在法學思潮中逐漸凝結而成、相對穩定的派別或支派。其中,不僅存在著核心人物及其論著,更重要的是還有為法學界公認的、相對確定的主導精神和主義。不過,無論「法學思潮」或者「法學流派」,它們均有大小和強弱不等的時空影響力。
《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叢書,是法律出版社的張波先生和趙浩女士首先動意,繼而與我們共同策划的。之後,我們又陸續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法學學術出版分社、張波先生及各位責任編輯的鼎立襄助。今日,在此拙作得以付梓之際,我謹代表二十多位作者,向頗具聲望的法律出版社的朋友們致以深深的謝意。同時,我們也由衷地期盼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