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試圖以「戰爭美學」的角度審視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的
戰爭小說創作,全書的思路與構架是:在緒論中,首先從文學與生活的關系上總釋戰爭歷史與戰爭小說的關系,進而闡述戰爭觀與歷史觀對戰爭小說的影響,以及創作觀念與戰爭小說的互動性,從而為具體探討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戰爭小說的創作實績奠定必要的基石。第一章從三個層面,即英雄史詩型的戰爭小說、透視戰爭與人性的戰爭小說、對戰爭歷史進行多元文化闡釋的戰爭小說,歷時性地透視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戰爭小說的創作演進,以期對1949—1999年這50年來中國戰爭小說的發展態勢及其特徵有較為全面的認識;第二、三章分別從藝術建構、人物塑造上來具體探討戰爭小說創作的藝術經驗,並對與之相關的一些理論問題作初步的探討;第四章從美學的角度對戰爭小說三種主要的審美形態及其新變作初步歸納,意在從審美感受上對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戰爭小說的美學風貌有基本的感知。結語對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戰爭小說創作的幾個仍待解決的理論問題,作了必要的思考。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具體論述,希望讀者能對這一時期戰爭小說的創作總貌及其問題,有全方位的、立體化的批評認知。全文論述的范圍是:大陸作家們在重1949年10月1日至1999年這50年期間在大陸發表的以1927—1987年間在中國爆發的歷次戰爭或有中國參與的戰爭為題材的戰爭小說。全書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美學與歷史學的批評方法,從具體的文本出發,力求論從史出,點面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