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國戲曲、曲藝、雜技等各類藝術空前發展的時期。東北是滿族的發祥地。清初,盛京沈陽是都城。清軍人關后,定都北京,沈陽是陪都。盛京特別行政區管轄東北各地。到光緒年間才分為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行省。這里既有土生土長的民族藝術,也有從關內傳來、在關外扎根開花的各種民間藝術。在戲曲方面,清初宮廷慶典就常演雜劇和百戲。沈陽的民間戲曲也很活躍,先后有十幾個劇種。東北土生土長的蹦蹦戲,集戲曲、說唱、舞蹈於一身,有單出頭、二人轉、拉場戲三種演唱形式。雍正年間,蹦蹦戲產生在錦州一帶,道光年間,已經在東北黑土地上遍地開花。外來的劇種梆子腔清初就傳人朝陽,后又傳人沈陽,先有山陝
梆子(時稱晉腔),后有直隸梆子(時稱秦腔,今稱河北梆子),清代后期遍及東北各地。光緒年間,北京的皮黃戲(今稱京劇)傳人沈陽,從沈陽故宮戲樓到盛京各大茶園都有藝人演出。梆子與皮黃常同台表演,時稱「兩合水」或「兩下鍋」。清末冀東蓮花落出關,先到營口,后進沈陽。蓮花落俗稱子,先后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評劇等名稱。此外,還有一些木偶戲與皮影戲也遍及民間。
在曲藝方面,曲種繁多。祖居關東的滿族是一個喜愛
說唱歌舞的民族,早在后金時期,就有八角鼓、太平鼓等民間說唱形式,也有人在宮中說書。嘉慶初年,北京的子弟書傳人沈陽,形成了東調子弟書,出現了以韓小窗為首的子弟書作家群,留下了數以百計的子弟書作品。漢族的曲藝藝術,有產生於遼西,定型於奉天(沈陽)的奉天大鼓,還有同治年間由北京等地傳人沈陽的評詞(評書)、梅花調(西河大鼓)、數來寶(快板)、相聲、十不閑、拉洋片等近二十種說唱形式。此外,錫伯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也有說唱藝術。
在雜技方面,古稱「百戲」,包括了雜技、戲法、武
術、體育等諸多門類。其中清代在關東流傳最廣的是馬
戲、把式、馴獸和戲法。
我們將按戲曲、曲藝、雜技三類藝術分別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