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匯學

漢語詞匯學
定價:396
NT $ 345
  • 作者:葛本儀/主/編
  •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0725147
  • ISBN13:9787560725147
  • 裝訂:1027頁 / 21 x 14 cm / 普通級 / 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山東大學「211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當時確定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目的在於將我校詞匯學和訓詁學的力量組織在一起,在現代語言理論和詞匯理論指導下,對漢語詞匯的古今情況,進行一次嘗試性的探索。

詞匯學、訓詁學雖然都是各自獨立的學科,但是兩都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隨著詞匯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在很多方面都要求我們追根溯源地去說明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問題的研究走向深入,也才能把問題闡述得清楚透徹;而要做到這一步,就必然要運用到訓詁學的方法,更需要借鑒詁學的成果, 對於訓詁學來說,也同樣存在著深入研究和發展的問題。訓詁學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也必須有其新的開拓和發展,它除了需要引進現代語言理論之外,也必須在溯源的同時而進行探流的工作,應該運用現有的訓詁成果和方法,力爭對漢語詞匯發展全貌研究作出新的貢獻。是鑒於以上的想法,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並以專題性的方式,開始了力爭貫通古今的探索。
 

目錄

前言 葛本儀
第一編 漢語的詞匯和詞匯探析
第一章 詞的性質
第一節 對詞的認識及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對「詞」和「詞素」關系的認識
第三節 語言詞和言語詞
第四節 詞位的確立
第二章 詞的分類
第一節 單音節詞和多音節詞
第二節 單純詞和合成詞
第三節 實詞和虛詞
第四節 單義詞和多義詞
第五節 單音詞和多音詞(異讀詞)
第三章 什麼是詞匯
第一節 詞匯的定義
第二節 詞匯的內容
第三節 外來詞和方言詞
第四節 成語、慣用語和專門用語
第五節 詞匯的系統性及其動態存在形式
第四章 古今漢語詞匯的基本面貌
第一節 對訓詁學中某些概念的詞匯學認識
第二節 不同時代的漢語詞匯面貌
第五章 詞匯在語言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
結語
第二編 漢語的字、詞、詞素探析
第一章 漢字的性質功用
第一節 在漢字性質功用問題上的理論混亂
第二節 中國古代對漢字性質功用的認識
第二章 字與詞
第一節 「詞」和「辭」概念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作為語言基本結構單位名稱的「名」和「言」
第三節 作為文字通稱或文字集體名稱的「書」和「書契」、「文」和「文字」
第四節 作為文字個體符號名稱的「名」、「言」與「字」
第五節 作為語言基本結構單位名稱的「字」和「詞」
第六節 「漢字創詞」的誤會與合成詞的領會理解
第三章 字與詞素
第一節 「詞素」概念的確立是漢語歷史發展的必要
第二節 漢字個體符號由詞字向詞素字的轉變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第三節 漢字與詞素關聯的復雜情形
第四節 漢字所代表的詞素的靜態、動態之別
第四章 詞素與詞
第一節 詞素的種類
第二節 詞素與詞的區別
第三節 詞的復音化趨向
第四節 關於詞的復音化的幾個問題
第五章 由詞組到歷史發展看詞素的歷史演彎
第一節 由歷史上的同義詞相訓釋看聯合型復合詞的形成
第二節 由歷史上的詞組演變為詞看詞到詞素的蛻變
第六章 字、詞、詞素的本位問題
第一節 字在漢語文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第二節 詞、詞素概念的優越性和科學性
第三節 關於字本位問題
第三編 漢語的詞義探析
第一章 詞義與概念
第二章 詞義與詞
第三章 單音詞與合成詞詞義的構成
第四章 單音詞、合成詞詞義成分分析
第五章 單音詞、合成詞詞義要素的性質
第六章 詞素義與詞義
第四編 漢主詞匯的語用探析
第一章 詞匯語用概說
第二章 詞的聚合體的動態應用
第三章 固定結構的動態應用
第四章 動態詞義概說
第五章 詞義內容的動態分析
第六章 詞義類聚的動態應用
第五編 漢語詞匯的動態發展變化探析
第一章 詞匯動態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詞匯動態存在的決定性因素
第三章 詞匯的歷時運動——演變和發展
第四章 詞匯的共時運動(上)——流行程
第五章 詞匯的共時運動(下)——詞的義位變體
第六章 詞匯發展中的規范化
第六編 漢語詞匯和古書句讀標點關系探析
緒論
第一章 古人的句讀和今天的標點符號
第二章 正確句讀標點的標准
第三章 正確句讀標點的方法
第四章 錯誤句讀標點舉例
第五章 句讀標點致誤的原因
第六章 句讀標點與詞匯、詞法問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