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唐大歷六年(771)四月立。碑舊在江西南城,明中葉毀於火,傳世拓本極少。此碑是顏體楷書代表作之一,庄亞雄秀,歷來為人所重。顏真卿作此碑時已六十多歲,楷書風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結體開張,一任自然,而且在點畫上也由早年的光亮規整演變為極具「顏體」特色的「屋漏痕」。歐陽修《集古錄》中說:「此記遒峻緊結,尤為精悍,筆畫巨細皆有法,愈看愈佳。」初學此碑,用筆須注意橫輕豎重,易方為圓,以轉代折,筆姿渾厚中有輕妙,切忌粗拙笨重。字之結體外拓,外緊內松,須把握其虛活寬閑的意態。布字宜大不宜小,則能以氣勢勝人。若追逐於點畫精美,結字平正,橫豎平均等,雖外形似為美觀,實已趨於末流。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琅邪臨沂(今屬山東省)人,一作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開元進士,曾任平原郡太守,官司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國公,故後世稱「顏平原」或「顏魯公」。顏真卿是書法史上具有承先啟後地位的傑出書法家。他的書法既有傳統書風的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成規,作書以中鋒為主,化方為圓,化折為轉,結體開張,有渾厚雄強、氣勢磅礴、雍容大度的博大氣象,世稱「顏體」,對後世書風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顏真卿書跡流傳眾多,楷書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顏勤禮碑》等,行書有《祭 文稿》、《爭座位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