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是人類最古老的作戰方式。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戰戰場之寬廣、參戰兵力之龐大、艦種艦型之繁多、戰斗場面之慘烈,都是人類前所未經歷過的。
本書全面地展示了二戰海戰的經典戰役,真實地再現了硝煙彌漫的大洋戰場,宏觀地描寫了艦隊慘烈搏殺,海空對抗的奇謀密計,權威地論述了海軍艦艇及海戰思想的發展脈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以反法西斯國家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而告終,波濤洶涌的大海重歸於平靜,但它卻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反思。
從軍兵種戰的角度審視和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能使人們更深刻、更全面地認識這場大戰的本質和歷史地位,把握住人類戰爭活動發展有脈絡。
目錄
引言 虛度光陰
上編 大西洋上的強盜與警察
序幕 警察與強盜
第一章 德國水面襲擊戰
第一節 拉普拉塔河河口之役
第二節 挪威海戰
第三節 姊妹殺手艦的榮辱
第四節 恐怖的「俾斯麥」級戰列艦
第二章 獅子與鬣狗
第一節 投機取巧
第二節 夜襲塔蘭托
第三節 馬塔潘角海戰
第三章 大西洋上的惡狼
第一節 「頭狼」鄧尼茨的戰術
第二節 臨陣磨槍
第三節 群狼出擊
第四節 不宣而戰
第五節 潛艇樂園
第六節 大西洋無底洞
第七節 痛殺惡狼
第八節 垂死掙扎
下編 爭雄太平洋
序幕 針鋒相對
第四章 賭徒中頭彩
第一節 亡命徒的Z計划
第二節 磨刀霍霍
第三節 山雨欲來
第四節 「虎!虎!虎!」
第五章 英國海軍的悲歌
第一節 任重道遠的「威爾士親王」號
第二節 馬來亞戰火
第三節 Z艦隊壯烈的征程
第六章 中途島奇跡
第一節 山本的算盤
第二節 珊瑚海海戰
第三節 中途島奇跡
第七章 血腥的瓜達爾卡納爾海空
第一節 「嘹望台」計划
第二節 薩沃島海戰
第三節 所羅門群島以東海戰
第四節 埃斯佩蘭斯角海戰
第五節 聖克魯斯海戰
第六節 瓜達爾卡納爾海戰
第八章 砸爛「太平洋防波堤」
第一節 大反攻的前奏
第二節 掃清外圍
第三節 「大堤」決口
第四節 馬里亞納打「火雞」
第五節 暮色中的追擊
第九章 萊特灣大海戰
第一節 戰略抉擇
第二節 「死亡之花」
第三節 「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
第四節 決戰前夕
第五節 當頭一棒
第六節 不幸的「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第七節 烏鴉戰龍王
第八節 「蠻牛」吞誘餌
第九節 蘇里高海峽膽顫之夜
第十節 「蕃茄罐頭」遇龍王
第十一節 棄美餐氣煞「蠻牛」
第十二節 神風特攻隊首次出動
第十三節 余音
第十章 日落
第一節 「冰山」作戰
第二節 「富蘭克林」號的奇跡
第三節 「菊水特攻」
第四節 日本海軍的末日
第五節 可怕的「神風」
後記
上編 大西洋上的強盜與警察
序幕 警察與強盜
第一章 德國水面襲擊戰
第一節 拉普拉塔河河口之役
第二節 挪威海戰
第三節 姊妹殺手艦的榮辱
第四節 恐怖的「俾斯麥」級戰列艦
第二章 獅子與鬣狗
第一節 投機取巧
第二節 夜襲塔蘭托
第三節 馬塔潘角海戰
第三章 大西洋上的惡狼
第一節 「頭狼」鄧尼茨的戰術
第二節 臨陣磨槍
第三節 群狼出擊
第四節 不宣而戰
第五節 潛艇樂園
第六節 大西洋無底洞
第七節 痛殺惡狼
第八節 垂死掙扎
下編 爭雄太平洋
序幕 針鋒相對
第四章 賭徒中頭彩
第一節 亡命徒的Z計划
第二節 磨刀霍霍
第三節 山雨欲來
第四節 「虎!虎!虎!」
第五章 英國海軍的悲歌
第一節 任重道遠的「威爾士親王」號
第二節 馬來亞戰火
第三節 Z艦隊壯烈的征程
第六章 中途島奇跡
第一節 山本的算盤
第二節 珊瑚海海戰
第三節 中途島奇跡
第七章 血腥的瓜達爾卡納爾海空
第一節 「嘹望台」計划
第二節 薩沃島海戰
第三節 所羅門群島以東海戰
第四節 埃斯佩蘭斯角海戰
第五節 聖克魯斯海戰
第六節 瓜達爾卡納爾海戰
第八章 砸爛「太平洋防波堤」
第一節 大反攻的前奏
第二節 掃清外圍
第三節 「大堤」決口
第四節 馬里亞納打「火雞」
第五節 暮色中的追擊
第九章 萊特灣大海戰
第一節 戰略抉擇
第二節 「死亡之花」
第三節 「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
第四節 決戰前夕
第五節 當頭一棒
第六節 不幸的「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第七節 烏鴉戰龍王
第八節 「蠻牛」吞誘餌
第九節 蘇里高海峽膽顫之夜
第十節 「蕃茄罐頭」遇龍王
第十一節 棄美餐氣煞「蠻牛」
第十二節 神風特攻隊首次出動
第十三節 余音
第十章 日落
第一節 「冰山」作戰
第二節 「富蘭克林」號的奇跡
第三節 「菊水特攻」
第四節 日本海軍的末日
第五節 可怕的「神風」
後記
序
地處大西洋東緣的英國本土資源匱乏,是一個以海洋維生的島國。海洋是英國的門戶,是英國的立國之本,是英國力量的源泉,總之一句話,沒有海洋就沒有大英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是個殖民地遍及全球的龐大帝國,英國的國計民生和生死存亡皆系於海上交通線。海上交通線的重要性,可從下面的一組數字中窺見一斑:88%的糧食、84%的肉類、75%的食用油和93%的石油依靠進口。為了進行海外貿易,英國在戰前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商船隊,總計2100萬登記噸,平均每天有2500艘英國商船在海上航行。由於海上交通線對於英國如此重要,海軍也在英國武裝力量中居有特殊的地位。英國長期沒有常備陸軍,但隨時都可出動強大的、足可傲視全球的海軍艦隊。靠著海軍,英國挫敗了西班牙征服英國的企圖,弄得拿破侖望洋興嘆,嚇得希特勒不敢染指陸軍已潰不成軍的英倫三島。在帆船時代,英國海軍被稱為英國的「木牆」,在蒸汽時代,英國海軍是「雙強標准」,即艦艇總噸位要超過任何兩國海軍的總和。自1588年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海軍一直稱雄大洋,擊敗了所有敢向其海上霸權挑戰的海軍,任何想動搖其海上霸主地位的國家無一例外都被英國視為敵人。德皇威廉二世想與英國在海上決一雌雄,很快導致英國的敵視,其苦心經營的艦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落得聽候英國人發落的可悲結局。英國海軍能稱雄海洋,不僅因其擁有大量裝備精良的戰艦、訓練有素的官兵和誓與軍艦共存亡的指揮官,還因為其海軍基地網遍布全世界。英國軍艦可以在世界每條主要航線上加油、加水、裝彈、修理,重獲戰斗力。可以說,英國海軍在1588年~1945年問,像是世界的海上警察,用自己的標准維護著世界航運。
由於所有進出英國的船只必須經過北大西洋,因此北大西洋航線是英國最重要的生死攸關的航線。英國第二條重要的航道是地中海一蘇伊士運河一印度洋航線,它是連結英國與印度、澳大利亞和遠東殖民地的最短線。為了確保這兩條海上要道的暢通,英國海軍在兩次大戰中,使用了其全部力量。
對英國最主要的敵人德國而言,切斷英國海上生命線是迫使英國屈服的惟一途徑,然而毫無海洋意識的納粹頭子希特勒起初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希特勒把德國人稱為「陸上動物」,他本人對海軍戰略一無所知,完全沉醉於大陸上勝利的迷夢,受著拿破侖企圖窒息英國而采用封鎖大陸的理論的支配,強調陸戰,認為這是達到統治世界的主要手段。他不止一次地向他的海軍將軍們說,德國海軍不能戰勝英國海軍。希特勒在戰前的想法是,把不可避免的德英戰爭至少拖至1944年一1945年以後再開始,到那時整個歐洲堡壘將屈服於他們的統治,而英國這個海上強國就會陷入無路可走的境地。如果外部世界仍拒絕締結對德國有利的和約,德國就建立起強大的遠洋艦隊,最終將粉碎阻撓它的強國。
可是,希特勒打錯了算盤。以為英國不會因德國人侵波蘭而大動干戈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英國海軍憑借其強大實力立即做出了強烈反應。就在開戰當天和第二天,英國海軍艦船便擊沉了2艘德國商船。獵取商船只是英國海軍在海上封鎖德國一部分內容。此外還有堵截從第三國港口出發的德國商船和沒收中立國船上所運的一切德國商品等。英國人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立即建立了阻止向德國進行海上運輸的組織體制。皇家海軍本土艦隊主力主要負責對德國軍艦從北海和波羅的海進入大西洋的出口實施封鎖。
┅┅
由於所有進出英國的船只必須經過北大西洋,因此北大西洋航線是英國最重要的生死攸關的航線。英國第二條重要的航道是地中海一蘇伊士運河一印度洋航線,它是連結英國與印度、澳大利亞和遠東殖民地的最短線。為了確保這兩條海上要道的暢通,英國海軍在兩次大戰中,使用了其全部力量。
對英國最主要的敵人德國而言,切斷英國海上生命線是迫使英國屈服的惟一途徑,然而毫無海洋意識的納粹頭子希特勒起初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希特勒把德國人稱為「陸上動物」,他本人對海軍戰略一無所知,完全沉醉於大陸上勝利的迷夢,受著拿破侖企圖窒息英國而采用封鎖大陸的理論的支配,強調陸戰,認為這是達到統治世界的主要手段。他不止一次地向他的海軍將軍們說,德國海軍不能戰勝英國海軍。希特勒在戰前的想法是,把不可避免的德英戰爭至少拖至1944年一1945年以後再開始,到那時整個歐洲堡壘將屈服於他們的統治,而英國這個海上強國就會陷入無路可走的境地。如果外部世界仍拒絕締結對德國有利的和約,德國就建立起強大的遠洋艦隊,最終將粉碎阻撓它的強國。
可是,希特勒打錯了算盤。以為英國不會因德國人侵波蘭而大動干戈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英國海軍憑借其強大實力立即做出了強烈反應。就在開戰當天和第二天,英國海軍艦船便擊沉了2艘德國商船。獵取商船只是英國海軍在海上封鎖德國一部分內容。此外還有堵截從第三國港口出發的德國商船和沒收中立國船上所運的一切德國商品等。英國人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立即建立了阻止向德國進行海上運輸的組織體制。皇家海軍本土艦隊主力主要負責對德國軍艦從北海和波羅的海進入大西洋的出口實施封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