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自然地理: 513115平方公里。亞洲中南半島中南部,東南臨泰國灣(太平洋),西南瀕安達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與緬甸接壤,東北與老撾交界,東南與柬埔寨為鄰,疆域沿克拉地峽向南延伸至馬來半島,與馬來西亞相接,其狹窄部分居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熱、雨、旱三季。年均氣溫24~30℃。
人口:6308.2萬(2003年2月)。泰國是一個由30多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其中泰族占人口總數的40%、老族占35%,馬來族占3.5%,高棉族占2%等。此外還有苗、瑤、桂、汶、克倫、撣等山地民族。泰語為國語。佛教是泰國的國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錫克教。幾百年來,泰國的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幾乎都和佛教有着密切關系。到泰國旅游,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
經濟:作為傳統農業國,農產品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主要生產稻米、玉米、木薯、橡膠、甘蔗、綠豆、麻、煙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全國耕地面積為2070萬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38%。泰國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大米出口是泰國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出口額約占世界市場稻米交易額的三分之一。泰國也是僅次於日本、中國的亞洲第三大海產國,為世界第一產蝦大國。泰國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鉀鹽、錫、褐煤、油頁岩、天然氣,還有鋅、鉛、鎢、鐵、銻、鉻、重晶石、寶石和石油等。其中鉀鹽的儲量4070萬噸,居世界首位,錫的儲量約120萬噸,其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12%,油頁岩蘊藏量達187萬噸,褐煤蘊藏量約20億噸,橡膠產量居世界首位,年產達21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於出口。森林資源、漁業資源、石油、天然氣等也是其經濟發展的基礎,天然氣蘊藏量約16.4萬億立方英尺,石油儲量1500萬噸,森林覆蓋率為25%。此外,泰國還盛產分別被譽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蓮和山竹。荔枝、龍眼、紅毛丹等熱帶水果同樣名揚天下。泰國經濟結構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雖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日益擴大。制造業已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且成為主要出口產業之一。泰國工業化進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發展食品加工及其相關的制造業,主要工業門類有:采礦、紡織、電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車裝配、建材、石油化工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口產品由過去以農產品為主逐步轉為以工業品為主,主要出口產品有:自動數據處理機、集成電路板、汽車及零配件、成衣、鮮凍蝦、寶石和珠寶、初級化纖、大米、收音機和電視機、橡膠等;主要進口產品有:電子和工業機械、集成電路、化學品、電腦配件、鋼鐵、珠寶、金屬制品等。泰國旅游資源豐富,歷來以”微笑國度”聞名於世,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游點除曼谷、普吉、芭堤雅、清邁和帕塔亞外,清萊、華欣、蘇梅島等一批新的旅游點發展較快。吸引着眾多外國游客。
泰國地圖(中外對照)比例尺1:360萬
地圖尺寸:52cmX3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