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語境中的本土文化

全球化語境中的本土文化
定價:120
NT $ 104
 

內容簡介

本叢書將一如既往地承傳中大民俗學會關注民眾的傳統,經世致用、貼近民生,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編纂目的也很明確︰一為學術,二為文藝,三為民生,使民俗研究走出純粹的學術殿堂,與民眾生活、公眾事業、實際應用密切聯系,使民俗的功能得以充分展現。選題內容上立足嶺南,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以民俗理論研討和田野作業成果為主,包括基礎理論、學科建設、民俗調查和民間作品的搜集整理等。另外,有關民俗學的譯作、活動及會議信息等,也將以刊物的形式發表。

本書是《中山大學民俗叢書‧中國民俗研究前沿論叢》叢書中的《全球化語境中的本土文化》。

民間文學有一類故事,可以講一千零一夜甚至到永遠。我們希望這套叢書也能薪火相傳,此事綿綿無絕期,只有“序”,沒有“跋”。
 

目錄

總序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文化精神
嶺南民集體化文化的開發與利用
當代社會對傳統中秋節俗的接納與改造
壯族魔經《布洛陀。與民族文化精神
區域特色:吳越喪俗與信仰文化
上海民俗文化的保護與房地產開發
試談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搶救
——以陝北為例
民俗文化與廣東文化大省建設
廣教化,美風俗
——從廣州乞巧節的開發論民間文化工作者的責任
城市少數民族群認同與族群關系簡論
民間文藝市場化進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國際化語境中的觀光與民俗文化變遷
麒麟文化研究與本土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試論侗族民間戲劇的審美生成、發展與趨向
對壯族傳統歌圩文化現代轉型的思考
深圳民俗與特區發展
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成功實踐
——以深圳華僑城的經驗為例
關于城市新民俗文化的幾點思考
深圳的鄉土文化與深圳的文化立市
形成中的深圳新民俗文化研究
深圳民間神靈信仰與反思
“深圳民俗文化村”在中國民俗文化傳承過程中的現實意義
試論深圳本土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
給本土文化一個更大的生存空間
談論“秋胡戲妻”故事中民俗語境的演變
後記
 

1927年,由顧頡剛、鐘敬文等一批中國現代民俗學先驅創立的“中華大學民俗學會”,首先舉起了中國民俗學的大旗。他們創辦《民欲》周刊、印行《中大民俗學叢書》、設置同俗物品陳列室、開辦民眾學傳習班。這些活動,不但開拓了中國民俗學的領域,在東亞人民文化研究史上也是引人矚目的。日本的中國民俗學家直江廣治博士,曾經說過這樣意思的話: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由于中大民俗學會的成立,中國民俗學走上科學的研究途徑。“這話雖然有些溢美,但它證明中國現代這段學術史,在國際民俗學研究者們眼中所佔的位置。”(敬敬文《60年的回顧》)

作為中山大學民俗學運動重要內容的《中大民俗學叢書》,厚重的36本,不僅在中國民俗學史上有著深遠影響,而且享有世界聲譽,在世界各地的大圖書館里,構成了館藏珍本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被認為是“20世紀中國民俗學研究打鼎之作”的“孟姜女故事研究”系列叢書,便是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今天,《中大民俗學叢書》又有續文。後人再寫中國民俗學史的時候,《中大民俗學叢書》就不是36本了。我們從第38本開始,好兆頭,按照傳統民俗的理念,又生又發,生機無限,興旺發達!然而,這只是我們的願望與決心。我們深知,先輩們為這36本書的編輯出版歷盡了艱辛,顧頡剛先生為籌集經費四處張羅,鐘敬文先生因編發《吳歌乙集》被學校當局解聘。當然,歷史決不會簡單地復歸,每個輪回都包含著機遇和挑戰。我們決心以先輩們開拓進取的精神、精細務實的作風,重新舉起這面旗幟,為振興中大民俗,也為中國民俗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叢書將一如既往地承傳中大民俗學會關注民眾的傳統,經世致用、貼近民生,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編纂目的也很明確:一為學術,二為文藝,三為民生,使民俗研究走出純粹的學術異常,與民眾生活、公眾事業、實際應用密切聯系,使民俗的功能得以充分展現。選題內容上立足嶺南,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以民俗理論研討和田野作業成果為主,包括基礎理論、學科建設、民俗調查和民間作品的搜集整理等。另外,有關民俗學的譯作、活動及會議信息等,也將以刊物的形式發表。

民間文學有一類故事,可以講一千零一夜甚至到永遠。我們希望這套叢書也能薪火相傳,此事綿綿無絕期,只有“序”,沒有“跋”。

2005年8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