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希伯來文譯本)的讀者將會發現讓自己置身于這樣一位作者的情感狀態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位作者對于聖經(Holy
writ)的語言是一無所知;而且,他對于其祖先所信奉的那種宗教就像對于其他任何一種宗教一樣是完全陌生的;同時,這位作者還無法(與其民族成員一道)共享一種民族理念。但是,另一方面,這位作者從未否認自己是這個民族的一員,他覺得自己本質上仍是一們猶太人,而且,他也無意去改變自己的這種身份。如果有人問他這樣一個問題︰“既然你已經放棄了你的同胞所共有的這些特征,那麼對于你的猶太人身份來說,還會剩下什麼呢?”他將這樣回答︰“(還剩下)很多很多,而且還可能是其中最本質的特征。”現在他還不能用語言把那種本質特征表達出來;但毫無疑問的是,總有一天他內在的科學精神會使之成為可能。
因此,當這樣一位作者的一部著作被譯成了希伯來語,並被放到書中所引用的古老習語正是其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語言的那些讀者手中時,這對于作者來說的確是一種十分獨特的體驗。而且,這部著作雖然涉及的是宗教和道德之起源問題,卻並沒有采用猶太人的觀點,也沒有格外地偏愛猶太人。不管怎樣,本書作者都希望同他的讀者一道堅信︰公正無偏的科學與新生的猶太民族精神不再形同陌路。
維也納,193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