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威廉·布羅德(William J.Broad),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畢業於威斯康星大學科學史專業。1983年以來一直在《紐約時報》工作,為該報的科學專欄記者,多次獲得新聞界各種大獎,其中包括兩次分享新聞界最高獎——普利策獎。 尼古拉斯·韋德(Nicholas Wade),出生於英格蘭艾爾斯伯里,先后就學於英國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曾擔任《自然》(Nature)雜志副編輯和該刊駐華盛頓通訊員,《科學》(Science)雜志記者,先后擔任《紐約時報》社評撰寫人、科學編輯,現為該報科學記者。
這是一本探討科學研究本來面目的書。介紹了科學史上一些重大的偽造數據、杜撰實驗結果和剽竊他人研究成果的案例。如托勒密無中生有地聲稱進行過天文學測量,孟德爾發表的統計結果因過於漂亮而失去真實性等等。作者通過這些案例,令人信服地分析了產生這類作弊行為和使作弊取得成功的社會原因和心理因素,指出了當前科學研究結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過分相信科學界能夠自我檢驗,過分依賴名流集團,存在不合理的師徒關系,刊物過多等等),說明現實的科學研究與通常觀念所描繪的並沒有多少共同之處。科學家獲得新知識,並不單純靠邏輯性和客觀性,巧辯、宣傳、個人成見之類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學家並不全靠理性思維,而理性思維也不是他們所壟斷的。科學不應被視為社會中理性的衛士,而只是其文化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




 

目錄

第1章 並不完美的理念
第2章 歷史上的欺騙 ?
第3章 野心家的崛起 ?
第4章 重復實驗的局限性 ?
第5章 精英集團的權力 ?
第6章 自我欺騙和輕易受騙 ?
第7章 所謂邏輯性的謊言 ?
第8章 師傅和徒弟 ?
第9章 免受檢查
第10章 壓力下的退讓 ?
第11章 客觀性的失敗 ?
第12章 舞弊和科研結構 ??
附錄 ?
參考文獻和注釋 ?
譯后記
 

這是一本探討科學研究本來面目的書,其宗旨是試圖更好地認識這個在西方社會被視為真理最高仲裁者的知識體系。我們之所以要寫這本書,是因為我們認為,科學研究的真實本質普遍地被科學家和公眾所誤解。? 按照常理,科學研究應該是一個嚴密的邏輯推理過程,尊重客觀是科學家工作態度的精髓,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要受到同行專家評議和重復實驗的嚴格檢查。在這個自我驗證的體系中,不管出現什麼樣的錯誤,都會迅速而毫不留情地受到摒棄。? 我們在報道近來發現的一些科學家發表虛假成果的案例時,開始對上述看法產生了懷疑。起初,我們是從個人心理的角度來探索科學界這一樁樁舞弊行為的:一個以探索真理為己任的科研人員怎麼會背叛自己職業的根本原則去搞假數據呢?當時我們確實受了那些傳統科研觀念發言人的影響,他們總是強調這種罪行的個人性質。他們總是說,偽造數據是個別人心態失常的結果;這種做法已經理所當然地為科研的自律機制所查獲,因而無需杞人憂天。? 但是,當更多的舞弊案被揭露出來,並廣泛傳聞還有類似的案子被人悄悄遮掩了事時,我們對舞弊只是科學園地中偶爾出現的區區小事一說產生了疑問。經過進一步細察,我們注意到,這些案子與通常理念中的科學研究模式是格格不入的。邏輯推理、重復實驗、同行評議、尊重客觀——這一切統統被科學舞弊者成功地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嘲弄。他們何以能夠走得這麼遠,搞的時間又這麼長呢?假如舞弊行為真像那些官方發言人所雲是注定要失敗的,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要去嘗試一番呢?? 我們研究的每件舞弊案都是人類行為的一個絕妙縮影,而且往往是人類悲劇的縮影。但我們很快就感到,在這些具體事件的背后,潛藏着一個更為嚴重、更帶普遍性的問題:舞弊是人們通常對科研所持有的理念無法解釋的一種現象;因此這種理念本身必然是有缺陷的或者說是極不完善的。? 由於舞弊現象已經使我們對通常的理念產生了懷疑,所以我們相信這種現象也為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科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有用的手段。在我們看來,這種通常的理念是一些歷史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傑作,他們不是從科研本身的角度,而是從他們各自專業的角度去看待科研。就像人們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去旅游一樣,這些以觀察科研為職業的人所看到的常常是和自己有關的東西,而不是他們所去的那個國家。? 我們認為,舞弊現象為人們認識科學研究提供了另一個途徑。醫學就曾經從病理學的研究中獲得了不少關於人體正常功能的有用知識。從病理的角度而不是用某種先入之見的標准來研究科學,就比較容易看到這一過程固有的而不是想當然的規律。舞弊的案例不僅為我們了解科研檢驗系統在實踐中是否靈驗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並且對我們認識科學的本質,如科研方法、事實與理論的關系、科研人員的動機與態度等,也都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本書就是想通過科研中的舞弊現象,來對科學研究的種種現象作一個剖析。? 總之,我們的結論是,現實的科學研究和通常理念所描繪的並沒有多少共同之處。我們相信,在科學知識中能見到的邏輯結構根本沒有談及這一結構的建立過程,也沒有談及建立這一結構的人的心理狀態。科學家獲得新知識,並不單純靠邏輯性和客觀性,巧辯、宣傳、個人成見之類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學家依靠的並不全都是理性思維,而理性思維也不是他們所專有的。科學不應被視為社會中理性的衛士,而只是其文化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 本書的許多部分是在我們分別為學術周刊《科學》(?Science)雜志和倫敦《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志所撰寫文章的基礎上寫成的。阿姆斯(Karen Arms)、布拉什(Stephen G. Brush)、卡倫(Thomas Callan)、喬納森·科爾(Jonathan Cole)、埃克哈特(Robert C. Eckhardt)、諾爾曼(Colin Norman)以及羅伯茨(Leslie Roberts)讀了本書的初稿,提出不少意見,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還要向那些給我們幫助和指導的人致以謝忱,他們中間有:博費(Philip Boffey)、喬克(Rosemary Chalk)、西塔迪諾(Eugene Cittadino)、加爾蒙(Linda Garmon)、加斯頓(Jerry Gaston)、赫瑟林頓(Norriss Hetherington)、希金斯(A. C. Higgins)、霍爾頓(Gerald Holton)、詹森(James Jensen)、馬特森(Peter Matson)、羅林斯(Dennis Rawlins)、倫斯伯格(Boyce Rensberger)、賽德爾(Hal Sider)和特魯齊(Marcello Truzzi)。??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