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利瑪竇利用儒家解釋天主教義的《天主實義》作為跨文化研究的範本,用伽達默解釋學理論來處理文本的\〃前見\〃與\〃效果歷史\〃,開創了一種新的解讀文本的有效視角。試圖在兩個具有相關性的文本間建立一個對話的空間,使文本的閱讀和詮釋成為一個文本間的協商和交流過程。
全書以著名傳教士利瑪竇《天主實義》作為跨文化研究範本,著重研究明清之際天主教耶穌會士來華傳教的歷史、宗教思想及傳布策略。
作者簡介︰
張曉林 男,漢族,1956年生。20世紀70年代作為知青,插過隊,當過工人。1982年本科生畢業于西北師範大學政治系,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90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2年博士研究生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和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獲兩校聯合培養的哲學博士學位。
曾任教于甘肅師範大學政治系,蘭州大學哲學系;現執教于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目錄
序一
序二
自序
導言
第一章 《天主實義》研究概況
第二章 《天主實義》撰作的學術背景:晚明學術大勢
第三章 《天主實義》撰作的神學背景:16世紀的基督教神學
第四章 《天主實義》——解釋學範本
第五章 容古儒
第六章 斥新儒
第七章 “易”佛道
第八章 護教者如是說
第九章 反教者如是說
第十章 主流學者的反應
第十一章 結論:楊廷筠與儒家道統
參考文獻
序二
自序
導言
第一章 《天主實義》研究概況
第二章 《天主實義》撰作的學術背景:晚明學術大勢
第三章 《天主實義》撰作的神學背景:16世紀的基督教神學
第四章 《天主實義》——解釋學範本
第五章 容古儒
第六章 斥新儒
第七章 “易”佛道
第八章 護教者如是說
第九章 反教者如是說
第十章 主流學者的反應
第十一章 結論:楊廷筠與儒家道統
參考文獻
序
明清之際天主教耶穌會士來華傳教之歷史,近幾十年來已在中國近古史、基督教在華傳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學術領域引起相當的重視,有關的研究主題與成果頗為豐富。大致而言,這些研究都從宏觀的歷史視野入手,或者將重心放在天主教“神學”與中國“經學”遭遇的思想史領域,或者分析闡述耶穌會在華傳教的成敗得失,也有的從中西文化之相遇和踫撞的角度觀察這段歷史,認為兩種文化間有難以兼容的巨大差異。迄今為止,在華語學界,尚鮮有人對具代表性的傳教士著述本身進行專門而又深入的解讀,張曉林博士對于利瑪竇《天主實義》的闡釋與分析,可說是從經典文本出發進行思想史研究的可貴探索。
在基督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遇的過程中,利瑪竇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人物。盡管自他的時代以來,對于他的傳教策略就有很大的爭議,但不能否認的是,利瑪竇頗為敏銳地認識到,儒家思想與價值觀在那個時代的中國社會居難以取代的核心地位,因此,他才自覺地借助中國本土資源,以古代儒家經典中的“上帝”、“天”等概念來闡述天主教教義,試圖說明“上帝”概念早就為中國人接受,而天主教信仰也並不與儒家傳統相悖逆。《天主實義》正是利瑪竇藉先儒經典及傳統之助,以對話形式撰著的天主教“教義問答”。該書的獨特之處在于,當它試圖融合基督教和儒家兩種傳統時,也對兩者同時進行了修正,以使基督教信仰能更好地被中國人接受。正是在利瑪竇對兩種傳統所作的融合與修正的基礎上,後來的儒者基督徒楊廷筠等人發展出了荷蘭漢學家許理和(Erik Zurcher)所謂的“儒家—神論”(Confucian Monotheism)。“儒家—神論”對先秦儒家思想和被稱為“新儒家”的宋明理學傳統都有所繼承與吸收,但它在選擇性地接受基督教教義後構成了一種新型態的宗教。盡管這一思想趨由于種種歷史機緣沒能成為主流,但它對其後儒學發展帶來的影響可能需要重新給予定位與評價。
本書將利瑪竇的《天主實義》作為跨文化研究的範本,用伽達默解釋學理論來處理文本的“前見”與“效果歷史”,不失為一種解讀文本的有效視角。筆者研究希伯來聖經多年,深感在經典文本間進行跨越式閱讀(cross-textual reading)的啟發性。“跨文本閱讀”試圖在兩個具體相關性的文本間建立一個對話的空間,使文本的新聞記者和詮釋成為一個文本間的協商和交流過程(a process of negotiation)。《天主實義》同樣可以放置放在這樣的詮釋框架中進行另一角度的解讀,例如,將其與楊廷筠的護教著作交互閱讀,或能更好地觀察“儒家—神論”的發展脈絡。
張曉林是北京大學宗教學系和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現名文化與宗教研究系)聯合培養的第一個博士,本書是曉林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曉林本身的哲學以及佛學功底,為他深入理解和分析利瑪竇“補儒易佛”的思想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對文本作細致評點與分析的基礎上,曉林花了很多工夫梳理利瑪竇寫作此書的中國知識背景,將利瑪竇的《天主實義》放在中國思想史的源流中進行考察,著重對以上諸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論證,是從文本角度認識和研究思想史問題的珍上貢獻。對于利瑪竇《天主實義》試圖融合的兩大傳統,曉林起初更多關注的是中國方面的思想淵源,而對當時天主教的神學思想未能進行一番“正梳”與“主流”的辨析。值得嘉許的是,在對博士論文作修訂的過程中,曉林認識到這一背景對理解利瑪竇思想的重要性,因此特別增加了一章內容,從而使其對利瑪竇《天主實義》的理解與詮釋更有針對性和說服力。
無論在中國思想史領域還是在基督教傳教史範圍,曉林的書都有不少新的貢獻。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耶穌會在華傳教活動帶給中國思想界的影響問題,是一個新的有待深入探索的研究領域,我相信曉林在未來的研究中,一定舒服更多新的發現與突破。
在基督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遇的過程中,利瑪竇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人物。盡管自他的時代以來,對于他的傳教策略就有很大的爭議,但不能否認的是,利瑪竇頗為敏銳地認識到,儒家思想與價值觀在那個時代的中國社會居難以取代的核心地位,因此,他才自覺地借助中國本土資源,以古代儒家經典中的“上帝”、“天”等概念來闡述天主教教義,試圖說明“上帝”概念早就為中國人接受,而天主教信仰也並不與儒家傳統相悖逆。《天主實義》正是利瑪竇藉先儒經典及傳統之助,以對話形式撰著的天主教“教義問答”。該書的獨特之處在于,當它試圖融合基督教和儒家兩種傳統時,也對兩者同時進行了修正,以使基督教信仰能更好地被中國人接受。正是在利瑪竇對兩種傳統所作的融合與修正的基礎上,後來的儒者基督徒楊廷筠等人發展出了荷蘭漢學家許理和(Erik Zurcher)所謂的“儒家—神論”(Confucian Monotheism)。“儒家—神論”對先秦儒家思想和被稱為“新儒家”的宋明理學傳統都有所繼承與吸收,但它在選擇性地接受基督教教義後構成了一種新型態的宗教。盡管這一思想趨由于種種歷史機緣沒能成為主流,但它對其後儒學發展帶來的影響可能需要重新給予定位與評價。
本書將利瑪竇的《天主實義》作為跨文化研究的範本,用伽達默解釋學理論來處理文本的“前見”與“效果歷史”,不失為一種解讀文本的有效視角。筆者研究希伯來聖經多年,深感在經典文本間進行跨越式閱讀(cross-textual reading)的啟發性。“跨文本閱讀”試圖在兩個具體相關性的文本間建立一個對話的空間,使文本的新聞記者和詮釋成為一個文本間的協商和交流過程(a process of negotiation)。《天主實義》同樣可以放置放在這樣的詮釋框架中進行另一角度的解讀,例如,將其與楊廷筠的護教著作交互閱讀,或能更好地觀察“儒家—神論”的發展脈絡。
張曉林是北京大學宗教學系和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現名文化與宗教研究系)聯合培養的第一個博士,本書是曉林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曉林本身的哲學以及佛學功底,為他深入理解和分析利瑪竇“補儒易佛”的思想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對文本作細致評點與分析的基礎上,曉林花了很多工夫梳理利瑪竇寫作此書的中國知識背景,將利瑪竇的《天主實義》放在中國思想史的源流中進行考察,著重對以上諸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論證,是從文本角度認識和研究思想史問題的珍上貢獻。對于利瑪竇《天主實義》試圖融合的兩大傳統,曉林起初更多關注的是中國方面的思想淵源,而對當時天主教的神學思想未能進行一番“正梳”與“主流”的辨析。值得嘉許的是,在對博士論文作修訂的過程中,曉林認識到這一背景對理解利瑪竇思想的重要性,因此特別增加了一章內容,從而使其對利瑪竇《天主實義》的理解與詮釋更有針對性和說服力。
無論在中國思想史領域還是在基督教傳教史範圍,曉林的書都有不少新的貢獻。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耶穌會在華傳教活動帶給中國思想界的影響問題,是一個新的有待深入探索的研究領域,我相信曉林在未來的研究中,一定舒服更多新的發現與突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