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高等美術院校名師特色課教學》系列中的一本。鑒於當前美術教育的迅猛發展,鑒於學分制即將在美術院校普遍實行,進而教師的課程建設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本書所選用的作品全部是學生近期的課堂作業,也有老師的示范畫,表現正在美術院校學習的學生群體,在教學階段性課程訓練的全部展示,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集中體現教學提出的問題,學院教學與學生個人興趣和個人藝術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在教學中解決這些問題,是學院教學面臨的新課題。
目錄
拯救我們麻木的感覺(代序)
從強化感覺入手到構建個性語言
課題的意義
課程安排的操作程序
兩個層次目的要求
反復強調的兩個意識
應該具有的基礎能力
熟悉人體基本結構 熟諳黑白構圖規律
第一單元:色彩感覺的強化訓練
訓練色彩分析的眼睛
油畫速寫的方法步驟
帶環境的人體作業
第二單元:構建個人繪圖語言
從「技巧」到「藝術」的語言
簡化是藝術化的重要途徑
「內心需要」是創造的依據
創建符號化的創造的依據
創建符號化的造型圖式
由平鋪直敘到強化誇張
順其「缺憾」將錯就錯
為我所用的技法語言
無法之法
不擇材料
速寫與材料
心靈同畫面的接觸
師生對話——構建語言離不開感覺
從語言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培養觀察、語言實驗、表達觀念、可以同時存在
掙脫羈絆,進入情靈教會的忘我情境
在簡化中選擇個人好惡的信息
進入一種自由自在的感情體驗狀態
擺脫模式化困擾,置於死地而后生
在敏銳的狀態下捕捉自然而然的個性流露
將強烈的沖動「捕捉」自己的畫面
突破自己,強化畫面構成意識
破除習慣定式,拓寬語言表現的多種可能
在輕松的狀態中找到自己與畫的結合點
由關注人體本身到關注整個畫面的空間的塑造
打破規則,發現繪畫的樂趣
沖破束縛,一步一步走向內心世界
把握自己,繪出自己心靈中的世界
重要的是學會獨到的觀察
開闊眼界——不同價值取向的人體繪畫
炫耀光色的人體 愉悅眼睛的人體 寓意象征的人體 超越現實的人體 抒發激情的人體
抽象表現的人體 回歸真實的人體 敘述觀念的人體 單純美麗的人體 女性主義的人體
后記
從強化感覺入手到構建個性語言
課題的意義
課程安排的操作程序
兩個層次目的要求
反復強調的兩個意識
應該具有的基礎能力
熟悉人體基本結構 熟諳黑白構圖規律
第一單元:色彩感覺的強化訓練
訓練色彩分析的眼睛
油畫速寫的方法步驟
帶環境的人體作業
第二單元:構建個人繪圖語言
從「技巧」到「藝術」的語言
簡化是藝術化的重要途徑
「內心需要」是創造的依據
創建符號化的創造的依據
創建符號化的造型圖式
由平鋪直敘到強化誇張
順其「缺憾」將錯就錯
為我所用的技法語言
無法之法
不擇材料
速寫與材料
心靈同畫面的接觸
師生對話——構建語言離不開感覺
從語言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培養觀察、語言實驗、表達觀念、可以同時存在
掙脫羈絆,進入情靈教會的忘我情境
在簡化中選擇個人好惡的信息
進入一種自由自在的感情體驗狀態
擺脫模式化困擾,置於死地而后生
在敏銳的狀態下捕捉自然而然的個性流露
將強烈的沖動「捕捉」自己的畫面
突破自己,強化畫面構成意識
破除習慣定式,拓寬語言表現的多種可能
在輕松的狀態中找到自己與畫的結合點
由關注人體本身到關注整個畫面的空間的塑造
打破規則,發現繪畫的樂趣
沖破束縛,一步一步走向內心世界
把握自己,繪出自己心靈中的世界
重要的是學會獨到的觀察
開闊眼界——不同價值取向的人體繪畫
炫耀光色的人體 愉悅眼睛的人體 寓意象征的人體 超越現實的人體 抒發激情的人體
抽象表現的人體 回歸真實的人體 敘述觀念的人體 單純美麗的人體 女性主義的人體
后記
序
當今畫家的感受力正在急劇退化,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人們不再面對自然去尋求主觀和客觀的融合,去磨礪自己的藝術感覺,去探求「真正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
這種現象的產生與當前的社會大環境和文化氛圍有着密切的關系,急於求成與功利目的使人們心態浮躁,恨不得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快捷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忽略了藝術的積累和藝術直覺的錘煉。於是,在藝術活動中「打造」、「包裝」、「動作」等字眼頻頻出現,人們——尤其是年輕的畫人熱衷於從前人、今人的藝術模式中套用一種模式,來建構所謂的「個人風格」。在藝術創作時人們急於去先找形式,先找樣式,先找被人承認的樣板,然后去仿效或直接套用自己的創作中,這種「大師速成法」似乎很靈驗,他們全然不顧這些樣式是否能體現自己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是否是內心深處真切體驗的結果,因此,就出現了有趣的一幕:你畫禿頭,我也畫禿頭,你畫艷俗,我也畫艷俗。誰一出名,誰的作品就立刻兒孫成群,這被人們戲稱為「假面舞會」。大家樂於從報刊、畫冊中找「靈感」,克隆流行的時髦的格式:一些有成就的畫家也在不斷地重復自己被「承認」被叫好的東西,於是就出現了畫壇中的矯飾化、模式化的現象。
由此,我們的藝術創造便遠離了自然,遠離了真正的自我。古人雲:「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我想,這個「造化」應該指的是自然萬物,是我們生存的客觀世界。自然中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節奏、韻律和結構,對於畫者來說,應該尊重自己的視覺感受,通過用心的體悟和大量的實踐,從中尋找出具有視覺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部分,來建構自己的畫面系統。對於自然,現在主要有兩種片面態度,一種是忽視自然和藝術的關系,跳過了「師法自然」這一獲得最鮮活的直接經驗的過程,直接以各種觀念的套用和樣式的模仿為主進行藝術「制造」,這一類藝術家往往孤立地看藝術的形式,從畫面到畫面,缺乏對外部世界的真情實感,難以想象,不能感動自己的東西,又怎能打動別人?塞尚之所以了不起,是因為他一生崇尚自然,並努力尋找和表現自然中蘊藏的種種永恆結構,使繪畫藝術開啟了新的可能性;還有一種是盲目地模仿自然,對客觀世界作被動的描摹,這一類畫家也許技術不錯,但缺乏對自然對象的敏銳感受和主動把握,因而容易成為自然的奴隸。這兩種現象實際上都是藝術感受麻木的表現。
阿恩海姆曾這樣寫道:「……視覺形象永遠不是對於感性材料的機械復制,而是對現實的一種創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豐富的想象性、創造性、敏銳性的美的形象。」這句話揭示了繪畫作為一門視覺藝術的基本物質。繪畫發展到今天,其外延早已突破繪畫本身的界限,各種藝術觀念和形式先后粉墨登場,在喧囂嘈雜、真偽難辨的混亂格局中,藝術到底何去何從呢?
去年,我在巴黎與司徒立先生的一次談話中,他引經據典侃了一天,追問的一個主題就是:藝術已經走向死亡,那麼希望何在呢?
「完全有必要重新追尋存在的意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說。那麼,既然繪畫藝術已經走到了頭,就需要從本原出發,重新去探尋自然對於人的意義。90年代初,汲成先生就針對畫壇矯飾化現象提出過「再啟動」的主張,認為畫家應重新面對自然。畫家是用眼睛說話的人,只有觀察自然,提高對自然的感受力和洞察力,並從中發掘出新的形式和意義,藝術才真正有希望。
當然,面對自然對象創造時,有幾種不同的狀態:一是如莫奈、雷諾阿那種對客觀對象傾情投入,完全「進入角色」;二是像塞尚、馬蒂斯那樣「不是追隨自然,而是與自然平行地工作」;三是像克立、米羅那樣「借題發揮」;對象只是畫家進行藝術創造的一個啟示而已。無論如何,不同類型的藝術家都不同程度地依賴自然對象,都沒有離開自己的切身感受。
我曾見過許多青年畫家和學生在苦苦思索熄怕藝術語言如何形成,但多是從形式到形式,從觀念到觀念;多是閉門造車,或者簡單套用。所以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先退一步,以退為進,暫時少模仿些現成的「觀念」和風格模式,多關心些自然對象。多關心些「存在」,多關心些客觀。關心客體,就是提高對自然對象的感受力。我們知道,作為一個藝術家的最基本的素質就是對萬物有敏銳的感受。如果一個人沒有感覺,麻木不仁,那麼最好別學藝術。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藝術家就是要多愁善感,就應該是「性情中人」,藝術家就應該好沖動,就是要「神經質」,只有這種多情善感的人,才能面對他熱愛的事物時有一種迫不及待地想將它們表現出來的欲望。一個藝術家不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一個沒有感情、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對自然有感受。「藝術家的工作就是創造感情的符號」。讓我們看看偉大的凡·高,他以近乎宗教徒般的虔誠和熱忱感受自然與生命,那些激情顫動的筆觸和跳躍的色彩,朴實的場景和人物,展現的不僅僅是繪畫的技巧,更是一種張揚生命力的形式,是畫家真摯情感的流淌,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高度融合。
藝術家要熱愛生活,要善於從周圍的事物中尋找創作的源泉。對於各種美好的、新鮮的、奇麗的事先都要多看、多感悟。要有驚喜,要有感動,要流淚,要有發自內心的想用畫筆表現出來的欲望。許多畫家為了保持藝術的感受力,經常出外旅行,讓自己的眼、心接受新的刺激。納比派畫家波納爾在一百年前法國剛剛出現鐵路的時候,立刻來到法國的南部地中海,藍色海岸那陽光下的耀眼世界刺激了他的感受,使他眼界大開,出現「頓悟」,高更去塔希提發現膚色金黃的異族人,也是找到新的感覺。1985年我在陪同趙無極先生游紹興樂湖時,當船划進一個岩洞,岩壁上那斑讕的自然紋理吸引了趙先生,他不斷地上下左右拍照。可見就是抽象派畫家的藝術也是有客觀依據的,也不是憑空臆造的。
我一向不大相信有「冷酷」的理性的藝術家,就連被稱為「冷抽象」的蒙德里安的繪畫,我認為也不是純粹理性的產物。縱觀其一生繪畫發展的軌跡,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抽象藝術並不是從純觀念和理論中得來的,而是對自然物象的內在形式和關系不斷抽取的結果,其本質是出於對於自然的尊崇和熱愛,只不過是以一種理性提取的方式將它視覺化罷了。因此,藝術家在進行創造時要做到有感而發,而不是無病呻吟。
年輕的藝術家要確立完善自己的風格語言形式,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多畫,只有多畫,才能使你的「個性人經」的痕跡自然流露出來,讓你把握,成為你的語言形式;只有多畫,才能使眼、心、手達到高度的協調一致;只有多畫,才能透過事物外觀發現其內在邏輯;只有多畫,才能領會到技巧的價值和意義;只有多畫,才會豐富自己的表現力,才有可能創造。
所以說,在我們向着藝術的目標前進時,不妨欲進先退,以平常之心對待藝術和自然,多看,多畫,多想,不斷磨礪自己的藝術直覺和表現技巧,有了真誠的探索和大量的積累,我們的繪畫才會有新的生命力。
作者於天津美術學院
2004.10
這種現象的產生與當前的社會大環境和文化氛圍有着密切的關系,急於求成與功利目的使人們心態浮躁,恨不得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快捷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忽略了藝術的積累和藝術直覺的錘煉。於是,在藝術活動中「打造」、「包裝」、「動作」等字眼頻頻出現,人們——尤其是年輕的畫人熱衷於從前人、今人的藝術模式中套用一種模式,來建構所謂的「個人風格」。在藝術創作時人們急於去先找形式,先找樣式,先找被人承認的樣板,然后去仿效或直接套用自己的創作中,這種「大師速成法」似乎很靈驗,他們全然不顧這些樣式是否能體現自己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是否是內心深處真切體驗的結果,因此,就出現了有趣的一幕:你畫禿頭,我也畫禿頭,你畫艷俗,我也畫艷俗。誰一出名,誰的作品就立刻兒孫成群,這被人們戲稱為「假面舞會」。大家樂於從報刊、畫冊中找「靈感」,克隆流行的時髦的格式:一些有成就的畫家也在不斷地重復自己被「承認」被叫好的東西,於是就出現了畫壇中的矯飾化、模式化的現象。
由此,我們的藝術創造便遠離了自然,遠離了真正的自我。古人雲:「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我想,這個「造化」應該指的是自然萬物,是我們生存的客觀世界。自然中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節奏、韻律和結構,對於畫者來說,應該尊重自己的視覺感受,通過用心的體悟和大量的實踐,從中尋找出具有視覺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部分,來建構自己的畫面系統。對於自然,現在主要有兩種片面態度,一種是忽視自然和藝術的關系,跳過了「師法自然」這一獲得最鮮活的直接經驗的過程,直接以各種觀念的套用和樣式的模仿為主進行藝術「制造」,這一類藝術家往往孤立地看藝術的形式,從畫面到畫面,缺乏對外部世界的真情實感,難以想象,不能感動自己的東西,又怎能打動別人?塞尚之所以了不起,是因為他一生崇尚自然,並努力尋找和表現自然中蘊藏的種種永恆結構,使繪畫藝術開啟了新的可能性;還有一種是盲目地模仿自然,對客觀世界作被動的描摹,這一類畫家也許技術不錯,但缺乏對自然對象的敏銳感受和主動把握,因而容易成為自然的奴隸。這兩種現象實際上都是藝術感受麻木的表現。
阿恩海姆曾這樣寫道:「……視覺形象永遠不是對於感性材料的機械復制,而是對現實的一種創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豐富的想象性、創造性、敏銳性的美的形象。」這句話揭示了繪畫作為一門視覺藝術的基本物質。繪畫發展到今天,其外延早已突破繪畫本身的界限,各種藝術觀念和形式先后粉墨登場,在喧囂嘈雜、真偽難辨的混亂格局中,藝術到底何去何從呢?
去年,我在巴黎與司徒立先生的一次談話中,他引經據典侃了一天,追問的一個主題就是:藝術已經走向死亡,那麼希望何在呢?
「完全有必要重新追尋存在的意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說。那麼,既然繪畫藝術已經走到了頭,就需要從本原出發,重新去探尋自然對於人的意義。90年代初,汲成先生就針對畫壇矯飾化現象提出過「再啟動」的主張,認為畫家應重新面對自然。畫家是用眼睛說話的人,只有觀察自然,提高對自然的感受力和洞察力,並從中發掘出新的形式和意義,藝術才真正有希望。
當然,面對自然對象創造時,有幾種不同的狀態:一是如莫奈、雷諾阿那種對客觀對象傾情投入,完全「進入角色」;二是像塞尚、馬蒂斯那樣「不是追隨自然,而是與自然平行地工作」;三是像克立、米羅那樣「借題發揮」;對象只是畫家進行藝術創造的一個啟示而已。無論如何,不同類型的藝術家都不同程度地依賴自然對象,都沒有離開自己的切身感受。
我曾見過許多青年畫家和學生在苦苦思索熄怕藝術語言如何形成,但多是從形式到形式,從觀念到觀念;多是閉門造車,或者簡單套用。所以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先退一步,以退為進,暫時少模仿些現成的「觀念」和風格模式,多關心些自然對象。多關心些「存在」,多關心些客觀。關心客體,就是提高對自然對象的感受力。我們知道,作為一個藝術家的最基本的素質就是對萬物有敏銳的感受。如果一個人沒有感覺,麻木不仁,那麼最好別學藝術。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藝術家就是要多愁善感,就應該是「性情中人」,藝術家就應該好沖動,就是要「神經質」,只有這種多情善感的人,才能面對他熱愛的事物時有一種迫不及待地想將它們表現出來的欲望。一個藝術家不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一個沒有感情、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對自然有感受。「藝術家的工作就是創造感情的符號」。讓我們看看偉大的凡·高,他以近乎宗教徒般的虔誠和熱忱感受自然與生命,那些激情顫動的筆觸和跳躍的色彩,朴實的場景和人物,展現的不僅僅是繪畫的技巧,更是一種張揚生命力的形式,是畫家真摯情感的流淌,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高度融合。
藝術家要熱愛生活,要善於從周圍的事物中尋找創作的源泉。對於各種美好的、新鮮的、奇麗的事先都要多看、多感悟。要有驚喜,要有感動,要流淚,要有發自內心的想用畫筆表現出來的欲望。許多畫家為了保持藝術的感受力,經常出外旅行,讓自己的眼、心接受新的刺激。納比派畫家波納爾在一百年前法國剛剛出現鐵路的時候,立刻來到法國的南部地中海,藍色海岸那陽光下的耀眼世界刺激了他的感受,使他眼界大開,出現「頓悟」,高更去塔希提發現膚色金黃的異族人,也是找到新的感覺。1985年我在陪同趙無極先生游紹興樂湖時,當船划進一個岩洞,岩壁上那斑讕的自然紋理吸引了趙先生,他不斷地上下左右拍照。可見就是抽象派畫家的藝術也是有客觀依據的,也不是憑空臆造的。
我一向不大相信有「冷酷」的理性的藝術家,就連被稱為「冷抽象」的蒙德里安的繪畫,我認為也不是純粹理性的產物。縱觀其一生繪畫發展的軌跡,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抽象藝術並不是從純觀念和理論中得來的,而是對自然物象的內在形式和關系不斷抽取的結果,其本質是出於對於自然的尊崇和熱愛,只不過是以一種理性提取的方式將它視覺化罷了。因此,藝術家在進行創造時要做到有感而發,而不是無病呻吟。
年輕的藝術家要確立完善自己的風格語言形式,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多畫,只有多畫,才能使你的「個性人經」的痕跡自然流露出來,讓你把握,成為你的語言形式;只有多畫,才能使眼、心、手達到高度的協調一致;只有多畫,才能透過事物外觀發現其內在邏輯;只有多畫,才能領會到技巧的價值和意義;只有多畫,才會豐富自己的表現力,才有可能創造。
所以說,在我們向着藝術的目標前進時,不妨欲進先退,以平常之心對待藝術和自然,多看,多畫,多想,不斷磨礪自己的藝術直覺和表現技巧,有了真誠的探索和大量的積累,我們的繪畫才會有新的生命力。
作者於天津美術學院
2004.10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