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化:從人類學和社會理論視角

理解文化:從人類學和社會理論視角
定價:108
NT $ 94
 

內容簡介

《理解文化:從人類學和社會理論視角》第一版於1984年在美國和英國以英文形式出版,並被翻譯成西班牙文。《理解文化》的英文版於2001年修訂后重新印刷發行,第二版同時被翻譯為中文與西班牙文。

本書探討了跨文化解釋的主要理論問題。該書介紹了1970-1990年在英美開發廣泛的評價時候之前,人類學前輩存在的思想交鋒。在爭論過程中,有兩種模式,即理解人類行為的科學模式與注重人類象征的實義行為的模式,它們相互對立,構成一個自我解釋的的框架結構。《理解文化》的第一版引起人閃的極大興趣。第二版增加了兩章,並以「全球化和文化離散」新篇章作為全書的結尾,一反文化界限和自我界限的傳統概念,在人類學的理性爭論、田野調查和跨文化解釋的總體論述方面起到相當重要的影響。
 

目錄

中文版序言
譯序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人類學前輩和解釋理論:博厄斯、馬林諾夫斯基和伊文斯-普里查德
第三章 彼特·溫奇和普通語言哲學
第四章 新波普爾主義和一種科學的邏輯學:I.C.賈維和羅賓·霍頓
第五章 普通語言哲學疑問:史蒂文·盧卡契、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
第六章 超出解釋和理解: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和保羅·利科的解釋學
第七章 解釋學和批判人類學:實踐理性和批判理性的綜合
第八章 人類學中的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
第九章 界限文化-界限自我:挑戰文化離散
參考書目
譯后記
 

拙著《理解文化》被翻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學者和學生,鄙人深感榮幸,借此機會感謝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何國強教授為翻譯付出的辛勤勞動,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秀芹博士的鼎力相助。人類學的學術翻譯是一件光榮而艱巨的工作,特別是這樣一本理論性強。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大,涉及眾多人類學家、哲學家和其他人物的著作。由於政治、經濟的原因,美中兩國的學術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約,兩國的重要書籍能夠翻譯成文的可謂少之又少。現在我的著作有幸加入學術交流的行列,向中國這一世界上擁有最大、最重要的學者群體的國家開放,本人激動和欣慰之情自然喜形於表,它是一個難得的良機,可以讓中國同仁與學生分享我的理論反思和20年來有關民族學研究的重要思想。

本書是一次智力與思辨之旅,旅程肇始於早期我對后維特根斯坦的普通語言哲學產生興趣之時,延至當今全球化背景下關於民族志研究的理論爭論。到現在為止,本人的學術生涯,無時無刻不處在關注共享意義下的社會構造,關注世界上社會行動主體的約束理論及闡述二者之間關系的情景之中。也就是說,從很早的時候起。本人就立志建立一座溝通現象學、解釋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橋梁,尤其是在文化理論工作者和政治經濟學家常常出現理論爭執的時候。

我猜想在中國這樣一個美好國度里,人類學家熟稔大量有關人類學前輩的討論和他們所代表的理論傳統。我認為,這些先輩不管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與人類學相關,原因有二:一是人類學前輩建立了一套田野調查的古典傳統;二是現代人類學實踐中的許多概念,均源自博厄斯、馬林諾夫斯基和伊文斯一普里查德等先輩。至少。他們所提出的關於跨文化理解問題,其影響經久不衰。

另一方面,語言學強調維特根斯坦和溫奇的見解,尤其是溫奇的理論,世人知曉不多,但他的理論更加側重於分析,而不像一般的哲學理論,泛泛而談。無論如何,我相信維特根斯坦和溫奇致力於用「語言游戲」來闡釋人類行動的身份,這種做法對實證主義的社會科學無疑是一種強烈挑戰,由此贏得它對處於人類學中心地位的解釋活動具有舉世無雙的意義。不僅如此,溫奇批判伊文斯一普爾查德認為贊德巫術合理、卻不能通過經驗論證的觀點,使英美理性交鋒出現峰回路轉的局面。這些爭論至關重要,突出了他們提出的理解問題,帶領我們正視反對意見,大力發展社會科學持久的潛力。至少,溫奇運用后維特根斯坦的普通語言哲學,反對那種主張人類行為正當性的實證主義還原論觀點,並且挑戰相類似的、以研究個人及其內心生活為使命的做法。

討論伽達默爾和利科的解釋學,進一步發展了溫奇所倡導的社會行動與語言間以及話語間的類比關系,同時也為解釋人類學和文化理論提供了理論基礎,這些成果對於近年來歐美人類學的發展尤為重要。正是伽達默爾,為我們鍛造了反對社會科學向特權方法發展的理論武器,因為特權方法本身也是語言社區意義下預設的歷史和文化產物。此外,利科未完全放棄方法,他拓展了社會行動與文本之間的類比,堅決主張結構主義和現象學提供的必要矩陣,可以區分成熟的解釋與天真的解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