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李清照(1084一約1155年)是宋朝傑出的女詞人,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出身於一個富有文化修養的仕宦家庭。父親李格非是著名的學者和散文作家,官至禮部員外郎。母親也知書能文。李清照從小就受到良好的熏陶,有很好的文學修養。
她十八歲時,和太學生趙明誠結婚。趙明誠是宰相趙挺之的幼子,北宋末年曾做過萊州、淄州太守。他愛好研究金石書畫,是宋朝著名的考古學家,著有《金石錄》三十卷。他們婚后,共同收集和鑒賞金石書畫,校勘古書,唱和詩詞,生活是比較美滿的。
1127年(靖康二年),金軍南侵,黃河南北相繼淪陷,他們夫婦兩人先后渡江南奔。在混亂的局勢中,趙明誠又被任命為湖州太守。他在赴任途中,突然病死於建康。這時,李清照四十六歲。從此,她就只身漂泊於台州、溫州、金華等地,最后 定居臨安,在那里孤苦地度過了晚年。
李清照的文學創作是非常豐富的。據《宋史。藝文志》記載,她著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六卷,但這些著作卓已失傳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李清照著作,都是后人輯錄重編的。
李清照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而以詞的成就為最高。她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閨情,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向往和別離相思的痛苦。她在《醉花陰》一詞中描寫相思的痛苦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用黃花來比人的瘦,用瘦來說明相思的深,曲折含蓄,富有創造性。據說她把這首詞寄給在太學讀書的趙明誠,趙明誠廢寢忘食,化了三晝夜工夫,寫了五十首詞,並把這首詞夾雜在中間,請友人陸德
夫品評。陸德夫說:「只有三句最好。」他認為最好的,恰恰正是李清照這三句。在封建社會中,李清照敢於大膽描寫婦女的愛情,因此遭到有些人的責難。可是,這正說明了她的詞在客觀上具有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的意義。南渡以后,民族的災難和個人的不幸遭遇,給她的詞作籠上了濃重的感傷氣氛;她后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以表達—她的愛國思想。她的《聲聲慢》一詞,開頭連用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充分地反映了她抑郁寡歡、孤寂無依的愁苦心緒,感情極為沉痛。
李清照的詩文也很有特色。她的《金石錄后序》是一篇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自傳體散文,寫得非常動人。她的詩歌洋溢着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例如《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借頌揚項羽失敗后不願忍辱偷生,來諷刺南宋統治集團的妥協逃跑政策,寫得非常雄勁有力。可惜她的詩文流傳下來的實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