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中外環境學學者合作的最新力作,本書從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入手,介紹與CDM相關的背景情況,又從基礎理論出發,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開發和實施CDM項目的基本原則、方法學和管理規則,並通過具體的范例討論中國開發CDM項目的優選領域和技術選擇以及成功開發CDM項目的一系列相關問題,對CDM項目的實際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本書的附錄還列出了氣候變化和CDM領域的幾個重要文件以及相關組織、機構、企業的網站清單。

本書共分六章對清潔發展機制的來源、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國際國內規則、潛在項目機遇等進行了全面介紹,是中國第一本由國內專家為主編寫的系統介紹清潔發展機制的正式出版物,參與編寫的專家均有多年從事氣候變化問題研究的經驗,有的直接參加了清潔發展機制國際規則的談判。本書面向的主要讀者包括參與氣候變化尤其是清潔發展機制決策的政府官員、希望參與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開發的企業、相關研究和咨詢機構、以及對清潔發展機制感興趣的普通公眾。目前距議定書規定的第一承諾期的開始時間已經為期不遠了,大力促進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開發,對於保證議定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俄羅斯政府正式批准了《京都議定書》,從而使議定書將在近期內生效,這為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大規模開發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希望本書的及時出版可以為促進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碳市場、促進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基本背景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氣候變化問題及其國際談判
第三節 清潔發展機制的經濟學原理
第四節 清潔發展機制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第二章 清潔發展機制基本規則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清潔發展機制的參與資格
第三節 相關機構及其主要職責
第四節 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周期
第五節 適用於小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規則
第六節 造林和再造林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規則
附錄2.1 一般項目的PDD格式
附錄2.2 小型項目的PDD格式
第三章 清潔發展機制方法學基礎
第一節 基准線
第二節 額外性
第三節 項目邊界和泄漏
第四節 監測方法學
第五節 基准線確定和減排量計算舉例
第六節 方法學的批准情況
第四章 中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管理規則
第一節 中國與清潔發展機制相關的機構及職能
第二節 對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中國開發、實施、審批清潔發展機制的程序
第四節 中國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要求
附錄4.1 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4.2 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行政許可申請表
第五章 清潔發展機制與中國:優先減排領域與技術選擇
第一節 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領域
第二節 可能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類型以及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選擇的准則
第三節 中國溫室氣體減排優先領域與技術
第四節 中國主要溫室氣體減排領域的減排潛力與成本
第五節 優先減排技術選擇與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機會
第六節 中國已開展的4個AIJ項目
第七節 中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開發情況
第六章 企業如何成功開發清潔發展機制項目
第一節 參與清潔發展機制合作對項目業主的意義
第二節 交易成本問題
第三節 開發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需關注的一些關鍵問題
第四節 主要基金渠道
第五節 國際碳市場現狀
附錄6.1 世行PCF應用的項目識別文件
附錄6.2 世行PCF應用的項目概念文件
資料A 國際公約文件
資料A1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資料A2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
資料A3 清潔發展機制的方式和程序
資料A4 小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簡化模式和程序
資料A5 關於第一個承諾期清潔發展機制造林和再造林項目的模式和程序
資料B 網站清單
資料C 術語表
參考文獻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標志著國際社會開始普遍關注工業污染和環境破壞的問題。1992年在里約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則以「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為核心,為世界各國的可持續發展確定了原則、目標和行動綱領,在世界環境與發展歷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隨後,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都積極調整各自的環境與發展戰略,制定計划,為實施《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做出了不懈努力,在推進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2002年9月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峰會重申了實施《2l世紀議程》的承諾,通過了《約翰內斯堡政治宣言》和《行動計划》,與會各國都積極承諾按照大會確定的目標采取具體行動。南非峰會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共同面對挑戰,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事業構築了更大的平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積極響應國際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呼聲。1994年中國率先頒布了《中國2l世紀議程》,並將其納入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划,這表明了中國政府對環境與發展大會重要決定的高度重視,同時也確立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行動目標、政策框架和措施方案。2003年,根據新的形式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中國政府又頒布了《中國21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在總結中國十年來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成就與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與原則,明確了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領域,並提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相應措施。

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雖然表述起來很容易,理解起來也不難,但是實踐起來卻往往面臨很多現實的困難,全球環境惡化的趨勢沒有根本扭轉,貧困、飢餓、資源浪費、生態破壞等老問題遠未得到解決,氣候異常、淡水不足、艾滋病蔓延等新威脅又不斷涌現;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南北差距日益擴大。2000年聯合國提出了新世紀的聯合國千年發展8大目標,包括「消除赤貧和飢餓、普及初等教育、促進男女平等、減少兒童死亡率、改善生育健康狀況、同艾滋病、瘧疾等疾病做斗爭、保護環境、建設全球發展伙伴關系」等。2002年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一致明確了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社會公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社會公正是目標,經濟發展是保障,而環境保護是關鍵,協調處理好這三大支柱之間的關系,是可持續發展得以實現的基本途徑,也是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核心挑戰。

近十多年來,在日益受到關注的環境熱點問題當中,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由於涉及面廣、影響深遠而備受矚目,被國際社會列全球十大環境問題之首,並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自1750年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明顯增加。增強的溫室效應使全球平均溫度比1860年升高了0.6±0.2℃,預計到2100年,地球平均地表氣溫將比1990年上升1.4~5.8℃。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層次的,不僅會對全球環境、生態等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還是一個涉及人類社會生產、消費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間等各個領域的重大問題。

正是由於氣候變化影響的深刻性及廣泛性,氣候變化問題得到了各國政府與公眾的極大關注。1990年11月,第二次世界氣候大會通過了《科學技術會議聲明》和《部長宣言》,認為已有一些技術上可行、經濟上有效的方法,可供各國共享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提出了有關制定氣候變化的公約問題。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期間,153個國家和區域一體化組織正式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公約締約方第一次大會於1995年3月在德國柏林召開,經過兩年的艱苦談判,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了《京都議定書》,為發達國家規定了到2008~2012年的具體的溫室氣體減排義務。

《京都議定書》在為發達國家規定減排義務的同時,為幫助發達國家完成其所承諾的減排義務,設立了清潔發展機制,允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實施溫室氣體減排項目,並獲得項目產生的減排量,從而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實現其在議定書下的溫室氣體減排義務。同時,清潔發展機制也為發展中國家獲得新的投資和技術轉讓帶來機遇。但是,議定書並沒有為清潔發展機制的實施確定詳細的規則,為此,國際社會進行了長達4年的艱苦談判,先後通過了《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划》、《波恩政治協議》和《馬拉喀什協定》,為清潔發展機制的實施確定了基本的操作框架。為了確保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可以產生真正的減排效益,國際社會制定了嚴格的規則和程序。項目業主是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施的主體,但是復雜的規則和程序有可能構成他們積極參與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開發的障礙。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沒有減少或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但是,本著對全球環境負責的精神和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在過去的20多年里,中國已經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能源效率、開發利用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燃料以及植樹造林、控制人口增長速度等多方面的努力,為減緩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速度做出了世界公認的貢獻。不過,必須看到,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消除貧困是首要任務。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經濟仍將保持快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將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還將增長,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的形象將更加突出,承受的要求減限排的談判壓力將更加明顯,對中國現有發展模式、消費模式、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將帶來嚴峻的挑戰。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參與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活動將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基本策略之一。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有助於緩解氣候變化的壓力,還將可能帶來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效益。

中國是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通過參與合作,中國企業可以獲得一定的資金收益,同時也可以獲得先進的環境友好技術,改善當地的環境,促進項目所在地和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相信,清潔發展機制具有超越《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的生命力,通過參與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開發,中國企業也可以為在未來采取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積累經驗。因此,非常有必要向國內企業等介紹國際以及中國國內清潔發展機制的程序和規則,幫助它們有效參與相關項目的開發和實施,本書的出版正是基於這種目的。

本書共分六章對清潔發展機制的來源、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國際國內規則、潛在項目機遇等進行了全面介紹,是中國第一本由國內專家為主編寫的系統介紹清潔發展機制的正式出版物,參與編寫的專家均有多年從事氣候變化問題研究的經驗,有的直接參加了清潔發展機制國際規則的談判。本書面向的主要讀者包括參與氣候變化尤其是清潔發展機制決策的政府官員、希望參與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開發的企業、相關研究和咨詢機構、以及對清潔發展機制感興趣的普通公眾。目前距議定書規定的第一承諾期的開始時間已經為期不遠了,大力促進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開發,對於保證議定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俄羅斯政府正式批准了《京都議定書》,從而使議定書將在近期內生效,這為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大規模開發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希望本書的及時出版可以為促進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碳市場、促進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書的編寫和出版得到了中歐環境管理合作計划(EMCP)以及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包括國家科技部在內的國內相關部門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特此表示感謝。也歡迎讀者在使用本書的過程中就相關內容提出意見和建議。

2004年12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