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全二冊)

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全二冊)
定價:299
NT $ 260
  • 作者:日慧法師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236106
  • ISBN13:9787801236104
  • 裝訂:722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部《宗義》,是作者為從學者邊講邊撰而成的。《宗義》的綱要及其架構,例言中已詳述了它的根據;宗派只以內宗或佛教四部宗為限,在導論里也有明確的解釋。

讀《宗義》的困難也不是沒有,如果一個人連佛法的最基本認識都不夠,那是不行的。至少應該讀一些正確性的概論讀物,讀時也須好好思惟,否則,也還是不容易的!

本《宗義》的經部宗,幾乎是以這二宗為主而說的。唯識宗是四大部宗之一,自不必論。天台、三論、華嚴三宗,是我國天台、吉藏、賢首三大師自創,以其未依佛的三時教(即《何含》四謗、無相《般若》、善辨《深密》三法輪),不合四部宗義的統緒,除作別論之外,是無法納入四大部派之內的。像這種特殊問題,在這里也應當作一聲明。
 

目錄

自序
例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分教立宗的由來
甲、漢藏兩地的不同發展
乙、三法輪的了不了義
丙、三法輪的典籍
第二節 對內外宗的辨別
甲、依宗不依宗之分
乙、明內宗以別外宗
乙一、約教主教法宗見以別
子、內宗的教主
丑、內宗的教法
寅、內宗的宗見
寅一、四法印見
寅二、二無我見
第一項 補特伽羅無我
第二項 法無我
卯、決擇和誠言
乙二、約見修行果以別
子、總說
丑、別說
丑一、由修對治別
丑二、由行所住別
丑三、由所取果別
乙三、依宗的特征--歸依
第三節 略舉外道二宗
第二章 正釋四大部派宗義
第一節 小乘二部宗
第一 毗婆沙宗
第二 經部宗
第二節 大乘二部宗
第一 唯識宗
第二 中觀宗
第三章 結論
附錄
佛教四大部派宗義綱要
重校貢噶四部宗義略說(原名四部宗見)
 

這部《宗義》,是我為從學者邊講邊撰而成的。《宗義》的綱要及其架構,例言中已詳述了它的根據;宗派只以內宗或佛教四部宗為限,在導論里也有明確的解釋。願讀者對這部書的例言和導論,給予多一分的留意!

講這一課程,不可能將各宗的宗義和盤托出,只能提綱挈領地述其要點,這也是先編綱要,然後據以講釋的原因。綱要雖然簡單,講釋則不能太過粗略,更不能隨己意狂言瞽說,要善用可靠的各宗善本譯典之所說義而講說之。如用《俱舍論》講說毗婆沙宗義,便應謹慎,不可混入論主所許的經部義——藏傳佛教寶無畏大師撰的《宗義寶(髟曼)》便有過這種闕失,我也犯過。寶無畏之失,乃因文獻之不足,我則是疏讀《順正理論》所以,我越來越覺得講宗義還是一件易事!

然則,我當初為什麽要挑講這個難題,自找麻煩呢?我覺得要了解佛法的整體體系,舍此,很難窺其輪廓。藏文傳譯過來的寶無畏《宗義》,對每一宗派的定義(性相)差別(流派)和因、道、果的敘述,都有條不紊,使讀者輕易地可以分別其理路:知道小乘教義為什麽才能得阿羅漢果和得阿羅漢果之因、修阿羅漢果之道;知道大乘教義,因是成佛之因,道是成佛之道,果是成佛之果。宗派之間,說理雖有不同,且有互不兼容之諍,而其理所通達之路及所成就之果,則不能不同。又,佛法說緣起,我們應知各宗派對緣起的不同看法,如何修緣起?如何悟入緣起?佛法說無我,我們應知道各宗派對無我的看法,及如何修習無我?如何覺悟無我?┅┅像這些重要問題,在各宗宗義中都有明確的敘述,本《宗義》的綱要就是依它撰寫的,此外,在《導論》中還作了綜合比較的說明。因此,我認為從四大部派的宗義中,不但可以得窺各宗大義,還可以掌握到全體佛法大義,既不至落入「望洋興嘆」的感慨,更不會被盜且佛語胡謅亂湊的聖誕節所騙,或被怪力亂神所惑。

讀《宗義》的困難也不是沒有,如果一個人連佛法的最基本認識都不夠,那是不行的。至少應該讀一些正確性的概論讀物,讀時也須好好思維,否則,也還是不容易的!

自其大者而言,佛法總不外乎戒、定、慧之一學,《宗義》則以慧學——尤其是見——為主題,戒、定惟泛攝在其內,這自然是不想多生枝節使主題晦而不顯。並不是忽視二者;蓋戒是道之基,定是道所依,豈容忽視!

我國古德所立的律宗,嚴格講來,不能獨立成宗,因為它不能包含因、道、果的次第。禪宗是中觀修般若波羅密的行門之一,故所謂「禪」是「般若」的異名,不是禪定之義。密宗雖有若干支派,其修道立說亦各異,但其因、道、果之見,亦不能不取大乘二部宗中之一部。持名念佛的凈土宗,亦屬中觀系的行法之一,不過,聖龍樹撰的《十住論》中說那是佛為怯懦眾生說的,這話便是值得玩索了。俱舍及成實都是經部宗的支流,本《宗義》的經部宗,幾乎是以這二宗為主而說的。唯識宗是四大部宗之一,自不必論。天台、三論、華嚴三宗,是我國天台、吉藏、賢首三大師自創,以其未依佛的三時教(即《阿含》四諦、無相《般若》、善辨《深密》三法輪),不合四部宗義的統緒,除作別論之外,是無法納入四大部派之內的。像這種特殊問題,在這里也應當作一聲明。

當年講完這一課程時,又順應從學者之請,將講稿匯整成書,並欲與愛好佛法的朋友,共享一分心得,遂徑予付梓。惟本書自付梓以來,已逾十有二年,這一版已是第二修訂版,惟此學不是輕易事,必然仍有不少闕失,望碩學之士,不吝賜正為幸!

公元二00四年歲次甲申春分日
比丘日慧序於觀自在蘭若伏心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