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通史︰宋元明卷

中國學術通史︰宋元明卷
定價:678
NT $ 590
 

內容簡介

中國學術發展到宋元明時期,超越了漢唐,進入了一個學術多元,大師輩出,學派林立,切磋爭辯,思想自由,成果豐碩的時代。尤其是宋明學人,各喜自樹其幟,決不學步邯鄲。于是,就形成了一個科學技術最輝煌、經學思想最活躍、文史成就最顯著、理論思維最高峰的歷史時期。

本書的內容祥實、豐富,主要介紹了宋元明學術的轉生、儒學復興和理學學術思潮、儒佛道三教融突和理學精神、尊師重道和學派繁榮、經學開出新生面、理學和開創和奠基、理學的展開和集成、理不的轉折和解構、佛教的新發展、道教的中興和世俗化、文學的演變。
 

目錄

總序
第一章 宋元明學術的轉生
一、新學風和新文化政策
二、學術的沖突和轉生
三、新經典解釋文本的選擇
第二章 儒學復興和理學學術思潮
一、儒學復興之所以然
二、從訓詁之學到義理之學
三、理學新儒學的學術功能
第三章 儒佛道三教融突和理學精神
一、儒佛道三教的沖突融合
二、三教內在的融合需求
三、理學開出新學術精神
第四章 尊師重道和學派繁榮
一、尊師重道學風的確立
二、書院教育對學術的提升
三、學校、書院教育對學術的貢獻
第五章 經學開出新生面(上)
一、易學生命智慧的煥發
二、書學心法蘊奧的闡發
三、詩學教化價值的張揚
第六章 經學開出新生面(下)
一、禮學經世致用的弘揚
二、春秋學尊王攘夷的新義
三、四書學理氣心性的意蘊
四、宋學經典解釋學的創新
第七章 理學的開創和奠基
一、主流派:濂學、關學、洛學
二、非主流派:涑學、蜀學、新學
第八章 理學的展開和集成
一、湖湘學:理學的展開
二、閩學:理學的集成
三、浙東事功學:理學的變奏
四、象山心學:理學的分化
第九章 理學的轉折和解構
一、許衡、吳澄與元代理學
二、江門心學、陽明心學及陽明後學
三、羅欽順、王廷相的氣學思想
四、劉宗周的心性會通
五、東林學派與理學終結
第十章 佛教的新發展
一、智圓與契嵩:儒釋會通
二、德寶與慧經:禪林革新
三、德清與智旭:宗派合流
第十一章 道教的中興和世俗化
一、金丹派
二、全真道
三、符(竹錄)派
第十二章 文學的演變
一、文論:“文以載道”的貫徹
二、詞曲:從詩之余到詞之余
三、小說:從話本體到章回體
四、戲劇:從宋雜劇到明傳奇
第十三章 史學的興盛
一、司馬光的“通鑒學”
二、呂氏史學與中原文獻
三、朱熹與《通鑒綱目》
四、鄭樵的《通志》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
第十四章 科學技術新成就
一、宋明科技的成就
二、沈括及其《夢溪筆談》
三、李時珍及其《本草綱目》
四、宋應星及其《天工開物》
第十五章 學術貢獻和對東亞的影響
一、學術創新和貢獻
二、從“偽學”到官方意識形態
三、朝鮮李朝和日本幕府的官學
主要引用書目
後記
 

學無確解。無論是中國哲學、中國思想,還是中國學術,真所謂“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因對其學的理解,往往基于詮釋者的主體論域、時序結構和價值取向,所以莫衷一是。

一、中國學術史的界說

在中國近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哲學、思想、學術及其史的論述,往往出現不需“難得糊涂”而糊涂的情境,如什麼是哲學、思想、學術?什麼是中國哲學史、思想史、學術史等?若連此都模糊不清,則研究對象、範圍何以明?研究對象、範圍之不確定,則何以進行研究或詮釋?

中國學人之所以面臨這種尷尬,一是漢語方塊字的一字多義性,而造成詞義的不確定、渾沌性;二是像哲學、思想作為學科,中國本來沒有,是近現代從西方引進的。西方外來的與中國本土的往往互不契合而有沖突,而成為“哲學在中國”,而不是“中國底哲學”;或“思想在中國”,而不是“中國底思想”。即使說將中國各種學問中“可以西洋所謂哲學名之者,選出而敘述之”,也可能由于“照著講”者理解的毫厘之差,而謬以千里,而造成中國哲學合法性危機。中國思想、中國學術何嘗不會出現像中國哲學那樣的危機?

基于此,我們最近提出走出中國哲學的危機,超越合法性問題。我們主張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決不能照貓畫虎式地“照著”西方講,也不能秉承衣缽式地“接著”西方講,而應該是智能創新式地“自己講”。講述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自己對“話題本身”的重新發現,講述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自己對時代沖突問題的藝術化解、講述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自己對時代危機的義理解決,講述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自己對道的赤誠追求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建構中國底哲學、思想、宗教、學術等學科。

在中西學者沒有就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是不是、有沒有的評價內涵、標準獲得共識或取得最低限度的認同的情境下,為了更好地探索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話題本身”,直面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生命本真,講述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靈魂(精神)的價值,同時也為了探討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的方便和開發中國哲學、思想、宗教、學術的創新能力,必須“自己講”、“講自己”;又考慮到中西哲學、思想、宗教、學術各有其發生、發育、延續的文化背景、社會環境、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的分殊,其哲學、思想、宗教、學術講述的“話題本身”以及講述的“話語方式”都大相徑庭,而必須自我定義,自立標準。我想這樣做有其外內依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我根據自己長期對中國哲學的研究,借鑒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曾把中國哲學規定為︰“哲學是指人對宇宙(可能世界)、社會(生存世界)、人生(意義世界)之道的道的體貼和名字體系”。把中國宗教規定為︰宗教是給出人的精神的理想家園。至于思想和學術也應依據中國的實際,做出自我定義,自立標準。盡管中國學人、思想家、學問家的各自家庭淵源、學校教育、承傳學統、文化素質、學術品格、個人性情及興趣愛好的差分,對于中國思想、中國學術的體認亦不相同,但可以殊途同歸,百慮一致,獲得一個大致認同的共識。

從史的視閾來觀照哲學史(History of Philosophy)、觀念史(History of Ideas)、思想史(Intellectual History),前兩者英語中是獨立名詞,可以作為史學研究的對象,而後者是一個形容詞,是作為規範、描述某種史學的研究,不能作為獨立的史學研究的對象。但在漢語中思想可以作名詞使用。思,漢許慎《說文解字》︰“思,睿也,從心從囟。”段玉裁注︰“睿也,各本作容也。……谷部日睿者深通川也。引睿畎澮距川。引申之,凡深通皆日睿,思與睿雙聲……謂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思之上半部作囟,《說文》︰“囟,頭會腦蓋也。”段玉裁注︰“上象小兒頭腦未合也”。古人以心為思之官,意謂頭腦會思慮、思念,所以《集韻‧志韻》︰“思,慮也”,《廣韻‧之韻》︰“思,思念也”。想,《說文》︰“覬思也,從心相聲。”段玉裁注︰“覬各本作冀……覬思者,覬望之思也。”思想兩字義近,《玉篇‧心部》︰“想,思也。”思想,意為思念、思慮、思考。曹植說︰“仰天長太息,思想懷故鄉。”三國時王朗與文休書雲︰“托舊情于思想,眇眇異處,與異世無以異也。”《尚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馬注︰“道德純備謂之思。”《周書‧謚法》︰“道德純一日思。”以道德高尚純善為思。《周禮‧視(���又 jin)》︰“十日想。”鄭司農注︰“想者,輝光也。”這里講思想便意蘊著道德純一的輝光之義。

思想是指人對于宇宙(可能世界)、社會(生存世界)、人生(意義世界)的事件、牛活、行為所思所想的描述和解釋體系。如果說,中國哲學史是中國哲學的歷史地展示,中國思想史也可以說是中國思想的歷史地呈現,那麼,中國哲學史是指把人對宇宙、社會、人生之道的道的體貼,以名字的形式,大化流行地展示出來,並力圖把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統攝到體用一源、理一分殊之中的智慧歷程。中國思想史是指人對宇宙、社會、人生的事件、生活、行為的所思所想,以描述和解釋的形式,歷史地呈現出來的歷程。這些規定,都是為了探討問題的方便,而不一定妥帖、準確。

既明哲學、思想和宗教的定義及中國哲學史和中國思想史的分別,便可以探討學術和學術史的問題。學,《說文》︰“(學�),覺悟也,從教門,門,尚(目蒙)也。臼聲。學,篆文教省。”段玉裁注︰“教覺疊韻。《學記》日︰‘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說文》認為,學從教,古學、教為一字。《國語‧晉語九》︰“順德以學子,擇言以教子,擇師保以相子。”韋昭注︰“學,教也。”學為學習,引申為講學、學識、學問、學說、學科等。如果說“學”字有見于甲骨金文,則“術”字不見,而見于簡帛。《說文》︰“術,邑中道也,從行術聲。”段玉裁注︰“邑,國也,引申為技術。”術為道路,為人所由的道路,入由道路而達到一定目標,而引申為技術、技藝、辦法、方法等,如《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廣雅‧釋詁一》︰“術,法也。”又可以引申為學說,《正字通‧行部》︰“術,道術。”《晏子春秋》︰“言有文章,術有條理。”道術與學術近。“學術”並稱或一詞,見《禮記》︰“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日︰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鄭玄注︰“術,猶藝也。”孔穎達疏︰“術者,藝也,言古之入學此才藝之道也。將以得身也,謂使身得成也。”這里是指學習與才藝,南朝梁何遜《何水部集‧贈族人秣陵兄弟詩》︰“小子無學術,丁寧因負薪。”指學問和道術。引申為學說與方法、道理與技藝、學識與辦法等。

基于此體認,學術在傳統意義上是指學說和方法,在現代意義上一般是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諸多知識系統和方法系統,以及自然科學領域中科學學說和方法論。中國學術史面對的不是人對宇宙、社會、人生之道的道的體貼和名字體系或人對宇宙、社會、人生的事件、生活、行為所思所想的解釋體系,而是直面已有(已存在)的哲學家、思想家、學問家、科學家、宗教家、文學家、史學家、經學家等的已有的學說和方法系統,並藉其文本和成果,通過考鏡源流、分源別派,歷史地呈現其學術延續的血脈和趨勢。這便是中國學術史。

辨哲學、思想、宗教、學術之名,析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史、中國學術史之義,這是我1960年從事中國哲學教學研究以來一直想辨析清楚的,但這一辨名析義是否妥帖,可通過切磋,而使其完善一些。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