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含《甲申三百年祭》)

歷史人物(含《甲申三百年祭》)
定價:119
NT $ 104
  • 作者:郭沫若
  • 出版日期:2005-0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0062628
  • ISBN13:9787300062624
  • 裝訂:平裝 / 26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屬于郭沫若先生的史學研究著作。在書中,作者對屈原、曹植、萬寶常、王安石、李自成、李岩、夏完淳、魯迅、王國維、郁達夫、聞一多等處于不同時期的歷史人物進行了研究和評價。郭沫若先生廣征博引,在對大量古代文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而又獨到的見解,突出反映了其以人民為本位的文藝觀,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就在這人民本位的標準下邊從事研究,也從事創作”。閱讀過本書後,你將會在思考歷史、評價歷史人物時打開一條新的思路。

郭沫若(1892~1978), 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人。原名郭開貞,乳名文豹,號尚武,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郭鼎堂、石沱、麥克昂、高汝鴻、杜□、易坎人等。
 

目錄

改版說明

屈原研究
附錄 離騷今譯
論曹植
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
王安石
甲申三百年祭
關于李岩
夏完淳
魯迅與王國維
論郁達夫
附錄 再談郁達夫
論聞一多做學問的態度
 

我是有點歷史癖的人,但關于歷史的研究,秦以前的一段我比較用過一些苦功,秦以後的我就不敢夸口了。中國的歷史實在太長,史料也實在太浩瀚,以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要想把全部都要弄精通,恐怕是不可能的事吧。

不過關于秦前後的一些歷史人物,我倒作過一些零星的研究。主要是憑自己的好惡,更簡單地說,主要是憑自己的好。因為出于惡,而加以研究的人物,在我的工作里面究竟比較少。我的好惡的標準是什麼叫?一句話歸宗︰人民本位!

我就在這人民本位的標準下邊從事研究,也從事創作。但在事實上有好些研究是作為創作的準備而出發的。我是很喜歡把歷史人物作為題材而從事創作的,或者寫成劇本,或者寫成小說。在幾篇短篇小說中,我處理過出污泥而不染丘、孟軻、老聃、莊周、秦始皇、楚霸王、賈誼、司馬遷。在幾部歷史劇中,我處理過聶政與聶(兩個火+安上下結構)屈原、信陵君與如姬、高漸離等等。但有的創作流產了,而只剩下了些研究文字。在本書里面所收集的,如像《萬寶常》、《甲申三百年祭》都是。我還有一篇《釣魚城訪古》,也是想把釣魚城的故事寫成史劇的調查工作。史劇還沒有寫成,那篇調查記,論性質盡可以收在這兒,但已經被收進《今昔蒲劍》里面去了。

我對于王安石是懷抱著一種崇敬的念頭的,實際上他是一位大政治家,在中國歷史上很難得找到可以和他比配的人。他有政見,有魄力,而最難得的是他是比較以人民為本位的人。他在歷史上出現得太早了,孤立無輔,形成了一個屈原以來的歷史上的大悲劇。這悲劇不限于他晚年的失意,而是在他的新政廢止之後,宋室卒于遭到異民族的顛覆,中國的農民老是不得翻身,又苦了一千年。

我很有意思把王安石、司馬光、蘇軾三個人拿來寫成一部《三人行》,以王安石代表人民意識,司馬光代表地主階層,蘇軾作為游移于兩端的無定見的浪漫文人。這些倒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主觀見解。他們三個人在當時實在是代表著這樣的三方面。以司馬光為代表,漫衍而為南北兩宋及其後的道家學,他們在表面上雖然打著儒家的招牌,吃的是孔、孟的殘飯,實際上他們是把儒家形式上最壞的一些成分,和道家的精神結合了。那些頂戴著司馬光的所謂大儒,周、程、朱、張輩,認真說只是一些道士。在秦、漢以後要找一位純正的儒家代表,恐怕就只有一位王安石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