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裝裱大全

中國書畫裝裱大全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楊正旗
  • 出版社:山東美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3010256
  • ISBN13:9787533010256
  • 裝訂:299頁 / 26 x 19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幅完整的國畫,需要使其更為美觀,以及便於保存、流傳和收藏,是高不開裝裱的。因為中國畫大多畫在易破碎的宣紙上或絹類物品上的。裝裱也叫「裝潢、「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就像西方的油畫,完成之后也要裝進精美的畫框,使其能夠達到更高的藝術美感。

  裝裱還可以分為原裱和重新裝裱,原裱就是把新畫好的畫按裝裱的程序進行裝裱。重新裝裱就是對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於管理收藏保管下善,發生空殼脫落、受潮發霉、糟朽斷裂、蟲蛀鼠咬的傳世書畫及出上書畫進行裝裱。經過裝裱的書畫,牢固、美觀,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而重新裝裱的古畫,也會延長它的生命力。古人說:「古跡重裱,如病延醫……醫善則隨手而起,醫不善則隨手而斃。」

  那麼中國畫裝裱的程序是怎樣的呢?一般是先用紙托裱在繪畫作品的背后,再用絞、絹、紙等鑲邊,然后安裝軸桿成版面。傳統的裝裱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為掛軸,手卷,冊頁三大類。原裱的繪畫不論畫心的大小、形狀、及裱后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畫心、鑲覆、砑裝三個步驟。只是畫心的托裱是整個裝潢工藝中的重要工序。而舊書畫的重新裝裱則就相當困難了。首先要揭下舊畫心,清洗污霉,修補破洞等,再按新畫的裝裱過程重新裝裱。
 

目錄


一、書畫裝裱的起源與歷史概況
二、書畫裝裱的設備
三、書畫裝裱的工具
四、書畫裝裱的材料
五、書畫裝裱的顏料
六、書畫裝裱的漿糊
七、書畫裝裱的形制及品式
八、托貼畫心
九、托梁材料
十、鑲嵌
十一、覆背
十二、上牆
十三、下牆
十四、砑背
十五、裝活
十六、新書畫的去污與修補
十七、特種件的托裱
十八、古舊書畫的修復
十九、出土書畫的修復
二十、裱件的展藏
二十一、裱事瑣談
二十二 、古代書畫裝裱論著注譯
附錄
后記
 

十年浩劫以前,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修復復制工廠曾經有過一段興旺發達的輝煌時期。在這個廠里,設置了八個專門修復和復制院藏重要文物的工作室,其中的裱畫室和摹畫室最容易引起各方面各階層以及國外文化工作者們的矚目,因為常有院內外的書畫文物精品在這里修復或者復制。能夠勝任這些工作任務的則是從南北方匯集來的裝裱和摹畫高手,特別是在裱畫室內,京裱、蘇裱和揚裱的師傅們各具其長,各獻其才。就在那天時、地利與人和等諸方面完全齊備的條件下,從山東省博物館派遣來一位品德端正天資聰穎、一看便知是很有出息的青年到這里「留學」,專事學習古代書畫文物的修復和裝裱的高超技藝,他就是當今國手楊正旗。

正旗先生比我晚吃幾,年咸鹽,青年時代,很有一大段時期我們有緣朝夕相處,在故宮博物院的青年文體活動中,更是常在一起,因為我正在摹畫室從鄭竹友、金仲魚二位先生學習臨摹復制古書畫,就業務工作而言,也幾乎是每天都有接觸。裱畫室H=的各位技師,對於裝裱技藝也分別持有不同的主張和手法,這是由於他們來自不同的派別。在過去,稱蘇州裱工為蘇幫,稱揚州裱工為揚幫,縱然北京的裱工沒有「京幫」之稱,既然各路英豪都已經聚集在紫禁城,卻在無形之中也就有了這番意思。南北方的氣溫與干濕度歷來就有不同,那麼,在材料的使用上,例如對待漿糊就總有不同的見解和習慣,是該用小粉漿還是干脆不洗面筋等等,常有類似的爭論。於正旗來說,什麼樣的觀點都需要知道J他非常尊重每一位技師,重視每一種主張和技法,潛心學習,寫下筆記,以為日后自己獨立操作時的必要參考,甚至是重要依據。鑒於工作的需要,同時也是他自身的渴望,兩度進京來故宮博物院學習,正旗總是收獲甚豐,滿載而歸。如:他與人合作修復裝裱的元代張舜咨所繪《蒼鷹梧竹圖》,在故宮博物院專家驗收時被評為質量甲等,為先於他學裝裱的人們所不及。爾后,他又修復過清代高鳳翰所繪的《畫菊荃躪卷》和方華的《雪梅圖》以及明代沈周和清代羅兩峰、鄭板橋等人的力作。此外,正旗又把他學到手的良好技藝依據裝裱道理出色地運用於文物的搶救和修復工作中去,像對在臨沂出土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的妥善處理,與有關的同志們一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榮獲了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是的,基本功不饒人,它也不虧待入,自然法則,古人說是天道,總是要褒獎這樣謙虛謹慎、刻苦致學的辛勤勞動者,難道不是嗎?∶

只有實踐而無理論,則實踐容易帶有盲目性;徒有理論而少實踐,則理論容易帶有空洞感。歷史上,在裝裱行業中的優秀匠師曾經不乏其人,然而可惜的是,他們中間絕大部分人因受時代條件的種種局限而文化水平較低,幾乎沒有及時總結那些無數的成功經驗(包括失敗的教訓)並從而提煉升華為理論的能力,基本上都是口頭教練、把手操作的世代相傳。成功的經驗固然非常寶貴,而失敗的教訓似乎比成功的經驗更為重要。成功是實體,失敗是影子,二者往往是相互伴隨,關鍵就在善於總結,成為規律性的條理。正旗把全部精力奉獻於古今書畫的裝裱事業,但並沒有把自己囿於嫻熟的技藝和繁忙的任務當中,他縱觀悠久的裝裱歷史,深感有關理論著作的匱乏,並且引以為憾。於是,他在這二十余年的光景之中苦苦追求,孜孜不倦地努力探索,終於在傳統的裝裱藝術領域中貢獻出引人注目的理論研究成果。十幾年前出版的《書畫裝裱》一書,是他的處女作,贏得了廣泛而美好的反響,而《〈裝潢志〉標點注譯》一書,則是正旗在后來於書畫裝裱理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裝潢志》,系明代周嘉胄所著,我國著名版本目錄學家翁方綱和王獻唐題識並收藏的全國唯一單行本,具有很高的版本價值和歷史地位。為了使裝裱事業真正走上有總結有提高、有繼承有發展的道路,正旗結合自己長期的裝裱實踐和理論總結,對《裝潢志》一書進行了研究、注譯、補遺和校正,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取得了可喜的佳績,被評為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他在《書畫裝裱歷史初探》這篇論文中,提出兩個新的觀點:首次揭示了單純的懸掛和裝飾是書畫裝裱的早期目的;提出並論證了中國書畫裝裱的萌芽始於戰國時期。這兩個新觀點,應是他在書畫裝裱理論上的突出貢獻。

正旗在書畫的裝裱技藝上、有繼承也有發展,有傳統也有創新。為此,他自己也做到了能書善畫,這就能與書畫家們共同呼吸,心心相印,就更能有助於在業務上的改進與提高。於是,他所裝裱的現代書畫作品,博得眾多的書畫大家的贊美。

古人雲:「舉前賢之未及,啟后學於成規。」正旗在祖國書畫的傳統裝裱技藝中,從實踐到理論,從古典到現代,嘔心瀝血,孜孜以求,取得了承前啟后、鼓舞人心的成就。然而,他面對這樣足以令人贊嘆不已的現實,卻還在說「對自己目前的研究並不滿意」。作為青年時代的老友,我實在佩服他的遠大志向,和學無止境的敬業精神。並衷心祝賀《中國書畫裝裱大全》的出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