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肯尼迪傳》是第一部以單卷篇幅描寫約翰·F·肯尼迪將近40年生活的權威性著作。

獲獎歷史學家羅伯特·達萊克利用自己接觸一批珍貴的新文獻資料的特權,用新近發現的文件和首次公開的文獻檔案,用學者的公正態度,精明的分析手段和幾近完美的語句,講述了肯尼迪眩目耀眼的人生故事。

本書用可以追溯到愛爾蘭的故事的敘述方式描寫了肯尼迪王朝的誕生,肯尼迪早年的復雜情形,以及他與自己的母親羅斯、父親約瑟夫之間討好與憎恨交織的矛盾關系。本文清晰地披露了肯尼迪對美國軍事長官們的看法、入侵古巴的計划、在西貢的美國記者團、擴大越南戰爭等一些內幕。

《肯尼迪傳》還第一次披露肯尼迪的病比我們所了解的要嚴重得多。在奮力維護身體健康強壯的形象的同時,肯尼迪一衙 不斷秘密地進出醫院,嚴重到了數次舉行最後祈禱儀式的程序。

文中披露肯尼迪曾與一名白宮女見習醫師有染。根據此書所寫,肯尼迪在出行時經常帶著這個姑娘,此女芳齡19,外貌姣好,不過醫術並不怎麽高超。達萊克稱:「很明顯,她惟一出眾的技能就是為約翰·此避孕藥迪在出行時甚至在白宮內提供性安慰。」

羅伯特·達萊克勾畫出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即一個知道自己離死神不遠的人竭盡全力地充分享受生活——有時因此而傷害了他人。

《肯尼迪傳》是一部美國人等待了40年的著作,是一部肯尼迪的權威傳記。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長大成人
第一章 起步
以他那羈做不馴的外祖父的名字命名的健康男孩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於1917年5月29日下午來到了人世。他第一次得到的媒體關注是通過他那「面帶歡愉的微笑」的驕傲的外祖父。
第二章 特權青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肯尼迪逐漸明白了,作為美國最富有、最聞名的家庭之一的第二個兒子,他不同於自己認識的許多其他特權青年。
第三章 人生之艱辛
困擾肯尼迪一生的疾病問題、哥哥的「離開」都讓他變得更加堅強起來。
第二部分 公共服務
第四章 從政
對於肯尼迪來說,尋找一生的職業是他青年時代早期的一個關鍵內容,傑克並不害怕進入政界,也不怕承擔公共義務。但在他哥哥小喬還活著的時候,這是他壓根沒有認真考慮過的問題。
第五章 眾議員
肯尼迪家對於他進入眾議院一事沒有舉辦任何特殊的儀式。全家人,特別是喬認為那最多只是第一步。
第六章 參議員
上任剛剛3個月,肯尼迪就對一個記者說,「我常常想,如果我們這些參議員跟那些聽差們換一下工作的話,國家的日子可能會好過些。」1954年,在參議院工作了1年後,有人問肯尼迪,「當美國參議員的感覺如何?」他沉吟片刻,說,「這不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工作。」
第三部分 天主教徒能當總統嗎?
第七章 總統候選人
肯尼迪在馬薩諸塞州取得的連任競選勝利以及自1956年民主黨大會以來越來越大的全國知名度,使他成了所有人心目中可能會參加1960年總統競選的候選人之一。
第八章 總統大選
「太多的美國人迷失了方向、意志和歷史使命感,」肯尼迪強調說。「總而言之,現在到了新一代領導的時代,新人來應對新問題和新機遇。今天晚上,我朝西而立,站在從前的前沿上。」
第四部分 總統
第九章 火炬傳遞
肯尼迪幾乎沒有時間享受或者置疑自己的成功;從總統候選人轉變為當選總統之後,他立刻面臨新的壓力。
第十章 總統的歷練
在華盛頓工作14年的經歷讓肯尼迪明白了一個道理,即總統在對外政策方面的控制力度超過對國內政策的控制,用國際舉措來促進國家團結比用國內措施更有機會取得效果,因為國內措施一定會產生嚴重的政治分岐。
第十一章 充滿麻煩的世界
第十二章 危機管理
第十三章 滿心不情願的戰士
第十四章 權力的局限
第十五章 失意與失誤
第十六章 懸崖邊的徘徊
第十七章 新的開端——國內事務
第十八章 新的開端——外交事務
第十九章 未竟的總統大業
後記
鳴謝
 

為什麽又要寫一本肯尼迪的書?在我撰寫這部傳記的5年當中,不斷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伴隨著一些被發現的新材料——當時的書面文件、電話錄音、橢圓形辦公室里的錄音帶和一些口頭流傳的歷史以及其他種種材料——我們似乎有著充足的理由來重新審視肯尼迪的個人生活和公眾生活。科學作家雅各布·布羅諾斯基的話也給了我啟迪:「問一個不恰當的問題,於是走上了通往恰當答案的路。」當我研究那些記錄的時候,我吃驚地發現,把有關這個人、他的家族和他的政治生涯的新舊資料結合起來,竟然有那麽多的新鮮內容可以披露。在此僅舉幾個例子。新資料更加清晰地披露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奪去小約瑟夫·肯尼迪性命的那次事故的原因;鮑勃·肯尼迪在1960年成為司法部長的經過,以及約翰·F·肯尼迪對美國軍事將領、入侵古巴計划、在西貢的美國記者團、越南戰爭擴大化的看法。

作為我們最感興趣的公眾人物之一,肯尼迪也是位高深莫測的人物,與所有的政治家一樣,他竭力突出自己惹人喜愛的特點,盡量掩蓋自己的弱點。他和他最親密的那些人在樹立正面形象方面尤其高明,而那些形象繼續左右著公眾對他的印象。我的目的並不是另外寫一本披露性的書 (近年來,這類書已經夠多了),而是要透過輝煌魅力的外表來重新塑造一個真實的人,或者說盡可能塑造一個真實的肯尼迪。這麽做的結果並不是要勾畫一個反面形象,而是要描繪出一個美德與缺陷同在的人,而正是那些美德和缺陷造就了一個既出色又平凡的人物—一方面機智超群、意志頑強、恪守原則、判斷准確,另一方面又終生蒙受病痛和情感問題的折磨。我沒有偏重其中的一個方面而淡化另一個方面,而是努力尋求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比如,由於我對肯尼迪的醫療歷史的了解比任何一個傳記作家都要多得多,我不僅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在公眾面前掩飾了自己的孱弱,而且看到了他那出眾的性格力量。此外,我試圖理解他那無可辯駁的風流一面,包括他的一些從前不為人知的桃色事件。更重要的是,我大膽地試圖弄清他的健康問題和行為在某個方面是否影響了他履行總統職責。

我還試圖公允地評估肯尼迪家族對他各個方面的消極和積極的影響,包括對他的性格、他在海軍服役的記錄、他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的事業的影響,更加重要的是,對他作為總統做出的有關經濟、人權、聯邦政府對教育、老年人健康和貧困問題的投資,以及對蘇聯、核武器、太空、古巴和越南問題等方面的政策的影響。我毫不豫地提出了我個人認為肯尼迪針對自己在擔任第二任總統期間必然會面對的許多問題可能采取的做法,無論我的這些結論可能會遭到什麽樣的質疑。19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的瑟夫·儒貝爾(Joseph Joubert)說,「對待一個問題,爭而不決勝過決而不爭。」

我相信,這部傳記是迄今為止對於肯尼迪個人及其政治生涯的最權威的論述。盡管如此,無論本書的影響取得了多麽重大的進展,我並不奢望自己能對約翰·F·肯尼迪做蓋棺定論。經濟學家索爾斯坦·維布倫(Thorstein Veblen)說得好:「任何認真嚴肅的研究結果只能是在原本只產生一個問題的地方引發出兩個問題。」只要考試到肯尼迪對於美國民眾以及世界各地數以億計的人民的重要性,你就可以確信無疑:子孫後代們在自己的時代條件下,會渴望再次關注肯尼迪。

羅伯特·達萊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