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對市場觀念、市場經濟和市場社會的看法,並在書中重點評論了近年來圍繞新自由主義的爭論。作者皮埃爾·羅桑瓦隆是法國國家博士、著名學者和法蘭西學院專職教授,是研究和講授現代政治史,特別是民主史的專家。目前在國外和國內對市場經濟及新自由主義都有一些不同看法,圍繞這些問題的爭論似乎方興未艾,此書是他的主要觀點和有關討論的著作。

1 8世紀形成的市場觀念並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調節模式.它尤其具有一種社會學和政治學內涵。市場社會帶有一種自動調節的市民社會前景,利益的比照被認為可以引致一種依靠政治和道德都無法實現的「和諧」。因此,市場社會是與社會契約觀念相對立的,后者需要有一個社會關系的唯意志主義組織。烏托邦資本主義的概念便來源於此。兩個世紀以來.資本主義一直在構築一種嘗試和一種幻想:用匿名的非人格化程序統治代替個人之間的正面沖突和公民之間的辯論。

皮埃爾·羅桑麗隆,法國高等社會學研究院研究員,基本研究領域是民主史和民主理論。同時他也是一位關注當代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的觀察家。
 

目錄

譯者序 市場經濟與新自由主義
前言 市場與三種自由主義烏托邦
上篇 市場經濟與市場社會
第一章 17世紀和18世紀的社會體制和社會調節問題
  第一節 感覺計算與社會體制
  第二節 從霍布斯到盧梭:作為社會機制的政治
  第三節 從愛爾維修到邊沁:作為社會調節的法律
第二章 作為政治體現的經濟(市場與契約)
  第一節 18世紀的哲學家:休謨與亞當·斯密
  第二節 作為哲學和政治體現的經濟
  第三節 重農學派悖論的含義
  第四節 亞當·斯密——馬基雅弗利的反對者
第三章 新商業,還是把市民社會看做市場
  第一節 新商業
  第二節 從洛克到亞當·斯密:市民社會觀念的演變
  第三節 廣義的市場社會
  第四節 新世界的社會構成
  第五節 自由放任與放任自由
第四章 經濟的非疆域化
  第一節 經濟空間與政治領土
  第二節 內部與外部
  第三節 單一空間的建立
  第四節 經濟的非領土化與產權的疆域化
  第五節 自由主義的地理陷阱
第五章 民族國家與市場
  第一節 民族國家的形成與市場社會的發展 ——以法國為例
  第二節 市場在經濟和政治區域地理中的推廣
  第三節 作為政治計算的經濟的誕生
  第四節 作為財富科學的經濟
下篇 各種經濟意識形態
第六章 佩因、葛德文與空想自由主義
  第一節 市場社會與政治消亡
  第二節 簡單與復雜
  第三節 看不見的手與普選制
  第四節 自由的守護神
第七章 黑格爾:從看不見的手到理性的陷阱
  第一節 黑格爾:英國政治經濟學的繼承者
  第二節 對市民社會的批判與政治的回歸
  第三節 市場社會的艱難超越
第八章 馬克思與曲折發展的自由主義
  第一節 馬克思思想的自由底線
  第二節 馬克思所論述的個人主義
  第三節 經濟的消亡
  第四節 從利益的自然和諧到人的自然和諧
第九章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經濟意識
  第一節 看不見摸不着的自由主義
  第二節 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政治經濟學的覺醒
  第三節 經濟意識形態的政治效應
  第四節 我們頭腦里的自由主義
附錄 走向一種自主經濟(初探)
譯名索引
參考文獻
 

法國國家博士、著名學者和法蘭西學院(College de France,成立於1530年的法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之一)專職教授Pierre Rosanvallon在其《烏托邦資本主義——市場觀念史》(中譯本即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中論述他對市場觀念、市場經濟和市場社會的看法,並在書中重點評論了近年來圍繞新自由主義的爭論。他本人是研究和講授現代政治史,特別是民主史的專家,經常主持或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和學術活動,在法國學術界和輿論界中有一定影響。他本來有多次機會從政當內閣部長,但最終選擇了學術界。因此,他分析市場經濟和其他問題,一般是從政治學或哲學的角度著眼。

2003年12月10日,他應邀與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的部分學者就新自由主義問題進行了一次較為深入的討論。鑒於目前在國外和國內對市場經濟及新自由主義都有一些不同看法,圍繞這些問題的爭論似乎方興未艾,故將他的主要論點和有關討論做個介紹,以供參考。

一 圍繞市場經濟和新自由主義的爭論

實際上,世界各國對市場經濟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圍繞市場經濟的爭論時起時伏。20世紀後半葉,市場經濟時而被大加褒獎,時而遭到貶斥。20世紀80年代是個轉折點。市場經濟在經歷了兩個世紀的懷疑和否定之後,開始占了上風。市場經濟逐步壓倒了計划經濟,被承認為一種調節復雜體系不可或缺的形式。國際貿易自由化得到迅速發展,各種經濟要素的世界性流動也大大加快了。亞當·斯密、馮·哈耶克、密爾頓·弗里德曼等人的思想和理論再次受到追捧,影響日益擴大。隨著里根和撒切爾的上台執政,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不僅在美國和英國盛行一時,歐洲社會黨和社會民主黨也放棄了左翼綱領中的國有化、計划化,接受了市場調節經濟的原則。新自由主義學派在許多國家的經濟學界占據了主流地位。與此同時,社會主義信念本身因此被動搖,許多國家最終放棄了計划經濟和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原則。

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經濟全球化釀成了緊張局勢,股票市場、貨幣市場出現混亂,輿論界中開始蔓延着一個揭露新自由主義的運動。市場經濟再次被懷疑為「萬惡之源」。在那些一度倉促預言現代化已經進入一個穩定而興明的經濟新秩序的人們之中,也有人對能否及如何控制和規制國際經濟產生了廣泛的疑問。反對經濟全球化的群眾性運動一浪高過一浪。人們開始懷疑,經濟自由可能遏制民主的發展,經濟自由的國家並不一定是真正民主的國家;經濟增長與經濟自由沒有必然聯系,實行威權主義的國家經濟也可以發展得很快。還有人認為,經濟自由主義的基石——自由競爭——加劇了地區的差距和不平等,不發達國家被邊緣化;結構調整和產業調整帶來了經濟混亂,拖垮在量失業和新貧困現象;全球化帶來全球性環境破壞,等等。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濫觴,面對經濟衰退、減稅政策和社會保障等社會經濟問題,「自由放任」與「福利國家」之間的爭論再次鵲起。有的緊持新自由主義觀點和政策;有的主張不能聽任市場支配整個社會生活;一些極端派組織(如法國托派和無政府主義組織)奮起反擊,揭露新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全球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