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異端的權利》揭示了一段歷史的真相︰當作為異見者的新教徒企圖獲得自己應有的地位時,他們遭到了羅馬教廷的無情迫害;而當作為新教運動代表人物的加爾文控制了一座城市之後,他在迫害異見者方面顯得更為果決而殘酷。這就產生了一個“蒼蠅與大象之間的戰爭”的故事,一部“為失敗的事業而戰斗”者的泣血傳記。

當整個時代沉淪于歇斯底里的無邊黑暗之際,卡斯特里奧,一個堅持擁有獨立信仰的小人物,無懼無畏,挺身直面“日內瓦新教皇”加爾文的殘暴拭摧殘。

在這場“權威”與“異端”的較量里,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人類歷史一次次重演瘋狂與屠殺的根源。

盡管最終在貧病交加中寂寞地死去,但是,他的精神勇氣,他的寬容氣質,使他的名字在人類歷史上璀璨奪目。

思想挽救了個人的渺小,蒲葦般脆弱的生命因此獲得了存在的尊嚴。
 

目錄

前言 以寬容的名義
第1章 加爾文奪權
第2章 “教規”
第3章 自由捍衛者
第4章 塞爾維特事件
第5章 塞爾維持之死
第6章 宗教寬容宣言
第7章 被告︰加爾文
第8章 暴力消滅良心
第9章 兩極交匯
 

舞蹈在權力的鋒刃上

1553年10月,因反對“三位一體”的教誨,在加爾文的操縱下,塞爾維特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燒死。“異端”的慘叫聲穿透了全歐洲人的耳鼓,人肉燒焦的氣味彌漫在整個歐洲上空。但是,暴行造就了普遍的沉默,人們只是默默地注視著加爾文在日內瓦導演的這出“正劇”。

中世紀的300年間,以“異端”為名,近一百萬人像塞爾維特一樣經受了暴虐的火刑,在灰燼中豎立起了一具具焦炭狀的造型。

為什麼人們會如此輕易地在極權統治面前俯首稱臣?茨威格是這樣理解的︰“只要能夠讓庸庸碌碌的眾生相信世界可以復歸崇高和平衡,不管是什麼人都可以使大眾煥發出新的力量,並為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甚或甘願為此拋棄曾經如此珍視的自由和精神……”正是由于這種深深扎根于人類盲從的心理機制中的極權主義,使得那些對自由和獨立思考深感恐懼的民眾走向集體狂熱,他們自動地交出自己的心靈,甘于被奴役,需要被強暴。吃人者的無限貪婪和被吃者的普遍隱忍縱容了獨裁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能意識到自由的可貴,本身就是極其可貴的。

也正是出于對自由的維護,另一名具有獨立人格的思想家卡斯特里奧才“抬起頭來”,堅定地要把“慈悲”的加爾文手上的鮮血暴露在陽光之下——于是,思想者在思想的驛途上與過往的“異端”相遇,“異端”的火焰以另一種方式在後繼者的身體里流淌。

但是,到底什麼才是“異端”?

從詞源著眼,“異端”起初不過是“看法”的意思,也就是說,“異端”是那些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解釋《聖經》的人。這似乎僅僅是一種學術見解上的分歧,但到公元2世紀以後,“異端”就用來指對神學的認識有嚴重錯誤、離棄了已廣為接受的信條、與主流信仰背道而馳的黨派。

宗教迫害的本來目的,正是要鏟除這些“異端邪說”,但卻不料其結果反而是︰它每燒死一個“異端”分子,就加倍地制造出幾千個來。

這並不奇怪。那些讓獨裁者魂夢難安的“異端”們,就像一根根堅韌的灌木之刺一樣,注定是以否定現實的面目出現的,準確地說,是以否定現存的精神狀況而出現的。“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質來說都是異端。”換句話說,真正思想的質地通常都是一種讓人、尤其是讓獨裁者不舒服甚至無法容忍的異質,他們必然會對現存的體制、現有的精神狀況發表一些詬病之辭。在任何時代中,這種聲音總是與贊美頌揚之聲並存共生。

17世紀的虔信派信奉著一句著名的口頭禪——去思想即是去供奉。言外之意就是,思想者必須在鐵桶合圍般的現實中,以“異端”之思打開精神的鐵幕,同時永遠牢記——“異端”不是思想的異數,而是思想的常態。

熱愛自由,就得為自由付出超乎想象的代價。因此,選擇“異端”的身份,本身就是英雄之舉。誠如布魯諾被燒死之前曾對劊子手們所說的那樣︰“你們宣布對我的判決時所感到的恐懼,也許比我這個被判決者更為強烈。”一切光榮,最後也必將歸于“異端”。

卡斯特里奧與加爾文之間這場力量懸殊的戰斗的確是結束了。但是,換了主角後,同樣性質的戰斗卻仍然在繼續著。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通過屠刀下的尸體得到曇花一現的統治權的人,而是那些為了精神上的自由,為了人道主義而獻身的“異端”。

這是一本薄薄的小書,但其分量,卻比一部百科全書還沉重。

編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