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所著《徐霞客游記》對我國地貌、岩溶、洞穴的記述開中國地理學界系統觀察、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有關石灰岩地貌的記述,早於歐洲學者一個多實際。本書作者為徐霞客研究專家,本書收錄她所著徐霞客研究論文十多篇,探尋徐霞客生平事跡,考索《徐霞客游記》版本形式,並對徐霞客當年游程作了實地踏勘末尾文論翔實,頗有創見。
周寧霞,1931年生,浙江杭州人,燕京大學畢業。歷任南方日報記者、中共中央宣傳部黨史資料室、《讀書》雜志、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編輯,1976年起供職於上海古籍出版社。
目錄
序一 江牧岳
序二 艾若
論徐霞客和他的游記
——新版《徐霞客游記》前言
《徐霞客游記》原始抄本的發現與探討
季會明抄本來歷簡述
判斷季抄本系《游記》原始抄本的依據
展現了徐霞客萬里遐征的准備和初始路線
大大豐富了岩溶地貌的記載
關於徐霞客考察山川源流的重要補正
明末西南地區社會生活的畫卷
多側面凸現了徐霞客的精神面貌
徐霞客評傳
——應山東教育出版社《中國古代文學家評傳》叢書而作
薄仕進、重節操、尚儉朴的家風
時代的召喚
「朝碧海而暮蒼梧」的志趣
奇游生涯
科學和文藝的完美結合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絕假純真 情性自然
熾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徐霞客塑像碑文
期待新的探索
——《徐霞客游記》增訂資料述評
開拓,創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紀念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誕生四百周年
說「徐霞客精神」
心靈的吟唱
——讀徐霞客《賦得孤雲獨往還》五首
從徐霞客對祖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視和搜討說起
李介立和《徐霞客游記》
生年考訂
悲涼生涯
長歌當哭
出游大略
整理《游記》
徐霞客家庭悲劇考索
——解析一個累世謎團
《宗譜·宏祖》條的疑竇
隱去家庭悲劇禍首
霞客真正的閨中知己
附 關於徐霞客繼室嫁妾之我見(呂錫生)
徐霞客家庭悲劇及李寄生年再探討
——兼答呂錫生先生的質疑
考索緣起
考訂李介立生年的依據
悲劇發生在泰昌元年
王孺人病疽及李介立母子的漫漫長夜
幾個問題的求實辨識
從《黔游日記》到《論貴省事宜》
徐霞客一腔赤忱記黔游
李介立斟酌古今論貴省
附 論貴省事宜(李介立)
踏勘徐霞客桂東南游程
驚人的准確性
重實踐 重科學
高度的語言能力
群眾性的踏勘
實踐——解決疑難的鎖鑰
踏勘徐霞客桂西南游程
真實精詳 了如指掌
考察岩溶 走向深入
壯鄉地名 生動豐富
校勘《游記》務需實地
歷史的徐霞客 今天的桂西南
《踏著徐霞客的足跡》序
懷劉英
相識在不尋常的年代
出山即入山 踏上追尋霞客游蹤征程
執著更忘我 獻出晚年余生
《紀平游蹤》序
附錄 春日訪徐霞客故居
曾經被看作「破棉襖」
修舊如舊話滄桑
集腋成裘展華章
破棉襖終成長春襖
跋
序二 艾若
論徐霞客和他的游記
——新版《徐霞客游記》前言
《徐霞客游記》原始抄本的發現與探討
季會明抄本來歷簡述
判斷季抄本系《游記》原始抄本的依據
展現了徐霞客萬里遐征的准備和初始路線
大大豐富了岩溶地貌的記載
關於徐霞客考察山川源流的重要補正
明末西南地區社會生活的畫卷
多側面凸現了徐霞客的精神面貌
徐霞客評傳
——應山東教育出版社《中國古代文學家評傳》叢書而作
薄仕進、重節操、尚儉朴的家風
時代的召喚
「朝碧海而暮蒼梧」的志趣
奇游生涯
科學和文藝的完美結合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絕假純真 情性自然
熾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徐霞客塑像碑文
期待新的探索
——《徐霞客游記》增訂資料述評
開拓,創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紀念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誕生四百周年
說「徐霞客精神」
心靈的吟唱
——讀徐霞客《賦得孤雲獨往還》五首
從徐霞客對祖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視和搜討說起
李介立和《徐霞客游記》
生年考訂
悲涼生涯
長歌當哭
出游大略
整理《游記》
徐霞客家庭悲劇考索
——解析一個累世謎團
《宗譜·宏祖》條的疑竇
隱去家庭悲劇禍首
霞客真正的閨中知己
附 關於徐霞客繼室嫁妾之我見(呂錫生)
徐霞客家庭悲劇及李寄生年再探討
——兼答呂錫生先生的質疑
考索緣起
考訂李介立生年的依據
悲劇發生在泰昌元年
王孺人病疽及李介立母子的漫漫長夜
幾個問題的求實辨識
從《黔游日記》到《論貴省事宜》
徐霞客一腔赤忱記黔游
李介立斟酌古今論貴省
附 論貴省事宜(李介立)
踏勘徐霞客桂東南游程
驚人的准確性
重實踐 重科學
高度的語言能力
群眾性的踏勘
實踐——解決疑難的鎖鑰
踏勘徐霞客桂西南游程
真實精詳 了如指掌
考察岩溶 走向深入
壯鄉地名 生動豐富
校勘《游記》務需實地
歷史的徐霞客 今天的桂西南
《踏著徐霞客的足跡》序
懷劉英
相識在不尋常的年代
出山即入山 踏上追尋霞客游蹤征程
執著更忘我 獻出晚年余生
《紀平游蹤》序
附錄 春日訪徐霞客故居
曾經被看作「破棉襖」
修舊如舊話滄桑
集腋成裘展華章
破棉襖終成長春襖
跋
序
無論學者、專家出版學術專著,或者作家、詩人出版文學作品,都有一位編輯,負責校訂原著,統籌出版事宜。世稱這位編輯為該著作的責任編輯。通常讀者只關注作者大名,而責任編輯是何許人則往往忽視。其實,一部著作質量的好壞,與責任編輯的責任心、專業水平及文字功夫大有關系,有時甚至有決定性意義。所以,一般贊譽責任編輯是為人作嫁衣的幕后英雄。人們對於既有高業務水平,而又工作嚴謹認真的責任編輯是十分尊敬的。周寧霞同志,就是一位責任編輯中的佼佼者。
我與周寧霞同志相識於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社會各界籌備在北京及相關省市開展徐霞客逝世350周年紀念活動,我被推為紀念活動籌委會的執行主任。於是便托友人代為購買一部《徐霞客游記》,以便學習、查閱。那時,坊間流傳的《游記》只有三部。其中,除丁文江先生編、商務印書館1928年出版的《游記》,早為世人所知者外,另有兩部80年代出版的新版《游記》:一為褚紹唐、吳應壽兩先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另一為朱惠榮先生校注、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但是,這三部《游記》由於印數不多,坊間已很難尋覓。盡管商務版《游記》l984年又影印出版,上海古籍版《游記》也於1982年再版,又因脫銷,一時仍不易購得。所幸,不久友人從上海弄到了幾部上海古籍再版本《游記》,籌委會的同志,爭先恐后地閱讀起來。這部《游記》的前言尤其引起大家的注目,甚至成了大家學習《游記》的「入門必讀」。這篇前言不僅對《游記》的時代背景,徐霞客的家庭出身、出游經歷做了概要介紹,而且對《游記》的科學價值和版本源流以及徐霞客野外考察的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做了精辟的論述。文章明快灑脫,清新流暢,使人不經意間獲得了有關徐霞客及其《游記》的基礎知識,又多方面給人以啟迪,堪稱前人、前輩研究徐學集大成之作,且頗具創見。因此,大家猜測,此文作者當是一位學養甚高的老專家。及至后來,當大家知道前言作者即《游記》的責任編輯周寧霞,而周寧霞同志原來是一位溫文淑雅,又有幾分書卷氣的女同志,撰寫前言時不過40多歲,不禁大感意外。因此之故,在我第一次與周寧霞同志見面時,便主動與她交談,向她求教。我與周寧霞同志就是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相識了。
此后,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及雲南、浙江、江蘇等地的徐霞客研究會相繼成立。在各地舉辦的徐學研討會上,我與周寧霞同志頻頻會面。每次她都給大會提交了新的論文,我自然是先睹為快。每有疑惑,也多向她請教;她也盡力予以解惑。她的論文,論題涉及面廣,論點新穎,論證充分。由於她長期從事編輯工作,不僅文字功夫過硬,而且煉就了嚴謹的文風。所以,她的文章很受大家歡迎。如今,她將廿余年來撰寫的徐學研究文稿,匯集成書出版,這對她自己固然是以開拓性的精神研究徐學的成績單,也不失為她多年辛苦的一種回報,一種慰藉;而對於徐學界而言,則是在碩果累累的研究成果中,又添了一個新的碩果。總之,此書的出版,無論於己於公都是一件大喜事,應予慶賀。
《論稿》一書輯入的文章,我大都讀過,個別篇章雖未曾拜讀,但其文風完全一致。相信大家只要翻閱,便會愛不釋手。因此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不過,有些情況,我必須在此說一說。其一是,作為徐學研究者,周寧霞同志重視實地考察,頗有霞客先生遺風。如,為了修訂再版《游記》,她曾與桂林文聯的劉英同志,長途跋涉,歷盡艱辛,到桂東南和桂西南進行實地踏勘;其后出席徐學研討會時,也往往與三五位學者相邀,就近實地考察霞客先生游蹤。其二是,周寧霞同志十分熱心學會工作。當中國徐霞客研究會請她擔任副秘書長時,她不僅欣然承擔,而且主動開展工作。學會上海方面的聯絡工作,事不論大小,時不論寒暑,她總是親自出馬,東奔西跑,從不懈怠。而所有這些活動都是無償的。應該特別一提的是,近年來,她患了癌症,無論是撰寫論文,進行游蹤考察,主動開展學會工作,都是在帶病並動了手術的情況下去完成的。一位女同志,如此堅強地勤奮學習和工作,實在令人感動。說她體現了霞客先生的優秀品質,繼承了霞客精神是毫不為過的。而這種無私奉獻精神,正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發揚的,也是我們大家應該學習的。
最后,我還要借此機會向出版社的同志表示敬意和謝意。不久前,中華書局出版了雲南新版《游記》校注者朱惠榮先生撰寫的《徐霞客與(徐霞客游記)》一書。這是朱惠榮先生研究徐學總結性專著,是一部研究徐學集大成之著。如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周寧霞同志的《徐霞客論稿》一書。這兩部書各有特色,郡是徐學研究最新成果的代表性著作。在時下,出版界熱衷於出版流行書、暢銷書,而學術著作卻處在出書難的情況下,這兩家出版社卻從大處着眼,不以贏利為目的,出版朱、周兩位的書,實在難能可貴。這說明,他們有眼光,有膽識,有責任心令人敬仰。
八十又九叟 江牧岳
2004年五一前夕於北京
我與周寧霞同志相識於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社會各界籌備在北京及相關省市開展徐霞客逝世350周年紀念活動,我被推為紀念活動籌委會的執行主任。於是便托友人代為購買一部《徐霞客游記》,以便學習、查閱。那時,坊間流傳的《游記》只有三部。其中,除丁文江先生編、商務印書館1928年出版的《游記》,早為世人所知者外,另有兩部80年代出版的新版《游記》:一為褚紹唐、吳應壽兩先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另一為朱惠榮先生校注、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但是,這三部《游記》由於印數不多,坊間已很難尋覓。盡管商務版《游記》l984年又影印出版,上海古籍版《游記》也於1982年再版,又因脫銷,一時仍不易購得。所幸,不久友人從上海弄到了幾部上海古籍再版本《游記》,籌委會的同志,爭先恐后地閱讀起來。這部《游記》的前言尤其引起大家的注目,甚至成了大家學習《游記》的「入門必讀」。這篇前言不僅對《游記》的時代背景,徐霞客的家庭出身、出游經歷做了概要介紹,而且對《游記》的科學價值和版本源流以及徐霞客野外考察的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做了精辟的論述。文章明快灑脫,清新流暢,使人不經意間獲得了有關徐霞客及其《游記》的基礎知識,又多方面給人以啟迪,堪稱前人、前輩研究徐學集大成之作,且頗具創見。因此,大家猜測,此文作者當是一位學養甚高的老專家。及至后來,當大家知道前言作者即《游記》的責任編輯周寧霞,而周寧霞同志原來是一位溫文淑雅,又有幾分書卷氣的女同志,撰寫前言時不過40多歲,不禁大感意外。因此之故,在我第一次與周寧霞同志見面時,便主動與她交談,向她求教。我與周寧霞同志就是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相識了。
此后,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及雲南、浙江、江蘇等地的徐霞客研究會相繼成立。在各地舉辦的徐學研討會上,我與周寧霞同志頻頻會面。每次她都給大會提交了新的論文,我自然是先睹為快。每有疑惑,也多向她請教;她也盡力予以解惑。她的論文,論題涉及面廣,論點新穎,論證充分。由於她長期從事編輯工作,不僅文字功夫過硬,而且煉就了嚴謹的文風。所以,她的文章很受大家歡迎。如今,她將廿余年來撰寫的徐學研究文稿,匯集成書出版,這對她自己固然是以開拓性的精神研究徐學的成績單,也不失為她多年辛苦的一種回報,一種慰藉;而對於徐學界而言,則是在碩果累累的研究成果中,又添了一個新的碩果。總之,此書的出版,無論於己於公都是一件大喜事,應予慶賀。
《論稿》一書輯入的文章,我大都讀過,個別篇章雖未曾拜讀,但其文風完全一致。相信大家只要翻閱,便會愛不釋手。因此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不過,有些情況,我必須在此說一說。其一是,作為徐學研究者,周寧霞同志重視實地考察,頗有霞客先生遺風。如,為了修訂再版《游記》,她曾與桂林文聯的劉英同志,長途跋涉,歷盡艱辛,到桂東南和桂西南進行實地踏勘;其后出席徐學研討會時,也往往與三五位學者相邀,就近實地考察霞客先生游蹤。其二是,周寧霞同志十分熱心學會工作。當中國徐霞客研究會請她擔任副秘書長時,她不僅欣然承擔,而且主動開展工作。學會上海方面的聯絡工作,事不論大小,時不論寒暑,她總是親自出馬,東奔西跑,從不懈怠。而所有這些活動都是無償的。應該特別一提的是,近年來,她患了癌症,無論是撰寫論文,進行游蹤考察,主動開展學會工作,都是在帶病並動了手術的情況下去完成的。一位女同志,如此堅強地勤奮學習和工作,實在令人感動。說她體現了霞客先生的優秀品質,繼承了霞客精神是毫不為過的。而這種無私奉獻精神,正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發揚的,也是我們大家應該學習的。
最后,我還要借此機會向出版社的同志表示敬意和謝意。不久前,中華書局出版了雲南新版《游記》校注者朱惠榮先生撰寫的《徐霞客與(徐霞客游記)》一書。這是朱惠榮先生研究徐學總結性專著,是一部研究徐學集大成之著。如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周寧霞同志的《徐霞客論稿》一書。這兩部書各有特色,郡是徐學研究最新成果的代表性著作。在時下,出版界熱衷於出版流行書、暢銷書,而學術著作卻處在出書難的情況下,這兩家出版社卻從大處着眼,不以贏利為目的,出版朱、周兩位的書,實在難能可貴。這說明,他們有眼光,有膽識,有責任心令人敬仰。
八十又九叟 江牧岳
2004年五一前夕於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