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球 多種宗教:多信仰對話與全球責任

一個地球 多種宗教:多信仰對話與全球責任
定價:132
NT $ 115
 

內容簡介

此書是作為個人的、精神性的「奧德賽」的一部分來撰寫的,能夠非常動人地讓人理解如作者所描述的為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進行的個人奮斗,以及促進和指導這一奮斗的人與事。這兩方面的因素結合在一起:只有持續地「在途中」的人才能真正為他人的苦難所影響;只有生命還沒有「完結」的人對他人傳記中的不完全性、斷裂性和缺陷能夠作出回應。

該書的頂點恰好在最後一章。尼特在敘述了他在印度從事宗教間對話的具體經驗,他把印度正確地稱為「對話的實驗室」。讀者會發現這一部分特別迷人,這不僅因為它提供了有關廟宇、基層社區、對話中心和各種各樣的活動團體的重要信息,而且因為它提供了一種無價的「覺悟和啟發之源」。宗教間對話的貫徹,一如「行動的對話」與「生活的對話」,對具體地方的具體人有非常具體的現實。
 

目錄

作者致中國讀者
前言

第一章 我的對話奧特賽:一個自傳性導言
奧德賽的諸階段
宣教之初:排他主義
梵二會議與卡爾·拉納:包容主義
探索彼岸:多元主義
多元主義與解放
必要之事成為契機
本書:繼續奧德賽
宗教間全球負責和相互關聯的對話
依然是一個傳教士
預覽
第二章 談論真正重要的問題:一個相互關聯的和全球負責的對話模式
當前模式種種
排他主義
包容主義
相互關聯的和全球負責的模式中的幾個重要要素
概述
其他宗教
基督和基督教的獨立性
對話的基礎和目標
第三章 難題與陷阱:批評者介入
後現代的觀點:差異性優先
多元主義者成了帝國主義者
誰之正義?何種拯救?
政治批評:多元主義者「歸於麥當勞門下」
一個可供選擇的模式:後自由主義的「睦鄰政策」
第四章 全球苦難呼喚全球責任:世界的痛苦
作為一種宗教挑戰
苦難作為共同基礎和共同事業
人類共同的苦難經驗
苦難的面譜
全球倫理的需要——一種宗教挑戰
在闡述全球倫理時諸宗教的作用
第五章 全球責任——信仰間對話的共同基礎:給予實踐和受害者的聲音以優先權
給予實踐和受害者的聲音以優先權
責任的主導地位對差異性的主導地位
全球責任:供確立對話之共同基礎的原料
解放性實踐在信仰間對話中的重要地位
實踐哲學的再生
世界本身不允許對話
在信仰間對話中給受害者以特許的聲音
為了進行真實的對話
為了防止對話「歸在麥當勞門下」
第六章 誰之正義?誰之解放?讓多種拯救指向惟一世界
全球責任——所有宗教都會贊同嗎?
所有宗教都能擔負起全球責任
宗教的倫理本源
所有宗教的神秘性-先知性兩極
對人類困境的共同診斷和療效
有非塵世的或反塵世的宗教嗎?
地球:與神聖者相遇的共同場地
世界之外無拯救
第七章 惟一地球和我們的多個故事:
生態-人的福址作為宗教真理的標准
地球:分離特定故事的共同故事
一個共同的宗教故事
一個共同的倫理故事
生態-人的福址(救贖):一個普遍的真理標准
生態-人的正義:一個跨文化標准
生態-人的正義:一個既相對又絕對的標准
解放性的對話:一個提議,而非方案
第八章 如何展開?全球負責的對話的一些實踐建議
解放性對話之輪如何旋轉?
對話:第二步
同情-轉變-合作-理解
基層人類共同體
反對而不排斥
非暴力和受害者優先的聲音
第九章 運作:全球負責的對話的例子
印度:對話的實驗地
解放性對話在印度的必要性
解放性對話在印度的復雜性和不可能性
在印度對話是第二步
靜修所與基層人類共同體
全球負責的對話的一些范例
達利特對話——解放的對話
甘地基層共同體
斯里蘭卡的對話和解放的倡導者
一個不僅僅是基督教的「基督教工作者聯誼會」
凱特庫爾村庄——抵制而又包容
廣泛而隱秘的解放性對話
第十章 一個引論性結論:殘留的神學問題
參考文獻
譯後記
 

向所有站在這本書背後的和之中的人們一一致謝,這對讀者來說恐怕就像做聖人連禱一樣,既鼓舞人心,又令人厭倦。所以不列出在這本書上幫助過我的所有聖男聖女,而讓我在「博士、聖徒、殉道者」的不同類目中都只提一二個有代表性的,他們曾以不同方式幫助我闡述、澄清和糾正此書的觀點,即關於一種諸宗教相互關聯的、對全球負責的對話。

或許我要向我的學生們致以最深的謝意,他們既有對不明確的或不真實的神學談論表示厭煩的極好能力,又具肯定和擴充觸動和挑戰他們生活的宗教觀念的濃烈興趣。我特別想到薩拉·漢布魯克(Sarah Hambrook)、戴維·舒納(David Shurna)以及宗教和生態正義的沙勿略學者研討班,他們為本書的初稿出力甚多;研究生唐·孔克爾(Don Kunkel),他在我指導下作研究,同樣出過力;萊斯利·海博爾(Leslie Heybore)、保羅·納加諾(Paul Nagano)以及我在伯克利研究生神學協會的夏季班上的其他學生,他們鼓勵了我,也曾為我的不明晰和膽怯責備過我。我也從學界的同事那里得到鼓勵,他們閱讀了此書的早期形式,如喬·布拉肯(Joe Bracken,S.J.)和羅傑·海特(Roger Haight,S.J.),他們一直在郭促我,還有如加文·德科斯特(Gavin D』Costa)、和卡爾-約瑟夫·庫舍爾(KARL-Josef Kuschel),他們曾為我的方向和速度擔心。對孔漢思,我在多方面都要感謝他——為了他呼吁諸宗教負起全球責任的先驅性工作,為了他為此書寫序,也為了我們的友誼,這友誼不是不顧反而是因為我們的差異而更加增長。

印度母親在最后一章說話,但她在此書中自始至終都臨在一樣,正如自我1991年第一次拜訪她以后一直在我生命中臨在。我要感激許多人,是他們把我介紹給她,引導我對她產生既愛慕又敬畏的感情,特別是聯合神學院(UTC,班加羅爾)的學生和全體教員,在那里我和我的家人受到盛情款待,還有毗德亞約蒂(德里)、泰米爾納德邦神學校(TTS,馬杜賴)、古魯庫爾路德宗神學校(馬德拉斯)和達磨拉姆學院(班加羅爾)的學生和教員,我曾訪問這些地方,並常常延長逗留時間。在印度幾乎處處都有人以其智慧和忠告慎重而又真誠地、富有對話精神地接待過我,如斯坦利·薩馬莎(Stanley Samartha,UTC)、塞繆爾·雷揚(Samuel Rayan,S.J.,毗德亞約蒂)、約蒂·薩伊(Jyoti Sahi,班加羅爾)、甘加達蘭(S.Gangadaran,TTS)、伊斯雷爾·塞爾瓦納亞加姆(Israel Selvanayagam,TTS)、德瓦薩哈亞姆(V.Devasahayam,Gurukul)、伊格內修斯·普西阿達姆(Ignatius Puthiadam,S.J.,梅特里巴萬,巴納拉斯)、伊格內修斯·希魯達亞姆(Ignatius Hirudayam,S.J.,艾基亞阿拉亞姆,馬德拉斯)——在斯里蘭卡,則有阿洛伊修斯·皮爾斯(Aloysius Pieris)以及兩位博士生羅傑·蓋誇德(Roger Gaikwad)和基蘭·塞巴斯蒂安(Kiran Sebastian),他們充當了極其耐心而又知識淵博的向導,引導我進入印度紛繁復雜的文體、種族和宗教的表層底下。

最後,我的致謝連禱要提到許多私交的朋友,是他們在我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促成了此書的進展:我在CRISPAZ(薩爾瓦多基督徒和平促進會)和貝拉明帕里什信仰與正義共同體的行動主義者同事,他們幫助我以「實踐」來支持我的「理論」;戴夫·卡倫(Dave Callan)和卡羅爾·金(Karol King)坦率地告訴我,我的寫作提供的是「有教養、有興趣」外行人所需要的東西;比爾·布羅斯(Bill Burrows),奧比斯圖書出版公司的總編輯,他熱情不懈地給予支持,常常是一個電話即上馬;當然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卡西(Cathy)、約翰(John)和莫里亞(Moria),他們在「神學方法」上給我的導超出我的想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