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由近代日本著名法學家美濃部達吉所著,該書由“法”導入,然後論及國家、國權、主權、國家組織、立憲政體,最後論述憲法。作為憲法學的基礎觀念,本書能與狄驥等法學大家的憲法學名著相伯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在本書中,美濃部達吉思想的核心,在于論證和傳播︰第一,立憲主義,本書中最出色的部分,是美濃部所反饋的立憲政體的思想原理。第二,“天皇機關說”,美濃部達吉曾代表日本的新思想家們,與保守派長期擺調近擂台,打了多年的筆墨官司,毫無畏懼地批評了“君權無限”、“天皇主權”主張。第三,自由主義,在該著作中,美濃部論證了立憲政體的基本思潮——自由主義。第四,法理思想。第五,國家學說。

本書共分六編,第一編憲法學之基礎概念,第二編日本憲法總論,第三編天皇,第四編帝國議會,第五編法令條約及預算,第六編行政,司法及軍隊。
 

目錄

第一章 法
第一節 法的本質
一、法之實質的要素
二、法之心理的基礎
三、法之目的的要素
四、法的觀念
五、法與事實,法的觀察與事實的觀察
六、法與國家的關系,國法及國際法
第二節 法學的任務和研究方法
一、為法學的任務之法的發見,法的淵源
二、為法學任務之法的說明,法學上的觀念和擬制
第三節 法學之基本觀念
一、法學中之意思的觀念
二、團體意思及機關意思
三、代表和代理關系
四、法學中之利益的觀念
五、權利和義務的觀念
六、法律上的人格者
第二章 國家
第一節 國家的本質
一、問題的意義
二、國家的要素
三、關于國家本質的學說
四、國家是一個團體
五、團體觀之國家的特質
六、國家存在之必要
第二節 國家存立的起源
一、學說的大要
二、國家成立的基礎
第三節 國家之目的
一、學說的大要
二、現代國家的目的之範圍
第四節 法律的觀念上之國家
一、依法學上的觀察點,國家為一法人
二、對于國家法人說之反對說及其批評
第五節 國家之國際的結合
一、概說
二、國際的國家結合之種類
第三章 國權統治權和主權
第一節 國權的性質
一、國權的最高性
二、國權的不可分性
三、國權的永久性
第二節 國家的統治權
一、國家的權利
二、統治權的性質
第三節 主權的觀念
一、主權說的沿革
二、主權的觀念
第四節 最高性是國家的要素嗎?
一、聯邦中之主權的問題
二、其他所謂非主權國
第四章 國家的組織
第五章 立憲政體
第六章 憲法
 

民國時期,是中國近代法學的奠墓時期。該時期,不僅出版了一批有分量的專著,如王世杰、錢端升著《比較憲法》、胡長請著《中國 民法恙論》、黃右昌著《羅馬法與現代》、楊鴻烈著《中國法律發達史》、程樹穩著《九朝律考》、瞿同祖著《中國法律與中國 社會》等,也推出了約四百余種外國 法學譯著,如穗積陳壹的《法徉進化論》、孟羅‧斯密的《歐陸法律笈迭史》寄,它們是中國近代法學遺產的重娶組成部分。

令人擔忱的是,由于出版牟代久遠,這批譯著日漸散失,即使少量保存下來,也因當時印刷水平低下、紙張質量粗劣等原因,破爛枯脆,很難為人所查閱。同時,這些作品一般也都作為館藏書,只保存于仝囡少數幾個犬的圖書館,一般讀孝查閱出借也很因難。

鑒于上述現狀,中國政法夫學出版杜高瞻遠矚,關愛學術,策劃並決定對民國時期(包括少量清末時期)的譯著迸行整理、篩選;以“中國近代法學譯叢”的形式重新點校、勘校出版,以拯救民國時期法學遺產,滿足學術界以及法律院校廣犬師生學習和研究的需要。

參與本譯叢點校、勘校的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史教研室、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等部門的編輯、教師、博士生和碩士生。曲于我們學識粗淺,點校、勘校中可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懇請廣大詳者�匕評指正。


何勤華
二○○二年八月一日
于上海‧華東政法學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