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禮記》是中華文化的元典之一,數干年來,它以其深厚的哲學底蘊塑造了我們民族的品格,為我們提供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觀、倫理觀、道德觀、人生觀。賦予了我們藝術化的語言、儀式化的舉止、和諧融洽的環境、以及自信恢弘的氣度;為我們設計了一條提升個人尊嚴、實現自我價值,讓一生過得從容、使心靈找到歸宿的蹊徑。因而歷史上,特別是近代以來,盡管人們對其褒貶有加,但它對於國家的凝聚、民族的復興、人格的完善而言,還是值得肯定的,為此,我社特邀作者周春才先生在多年研讀的基礎上,從《禮記》中精心篩選出對中國歷史影響較大或與現實生活比較貼近的內容,再以人們樂於接受的形式對其加以詮釋,充分發揮漫畫的表現力,化難為易,舉重若輕,為廣大讀者了解祖國傳統道德與文化提供了登堂入室的津梁。
序
儒家的理想,是要建立一個冖制的社會。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了禮制的原則,主張用「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方針來治理國家和天下,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孔子故去後,孔門弟子發揚他的學說,研究禮所蘊涵的深意,寫出了許多論文,西漢學者將解釋、補充經書的這些論文稱為「記」,所以把孔門後學論禮的「記」稱做「禮記」。到了東漢,有學者將社會上流行的「禮記」進行汰選、整理,形成了兩種版本:一種有八十五篇,相傳是戴德所輯,稱作《大戴禮記》;另一種只有四十五篇,相傳是戴德的(亻至
zhi)子戴聖所編,稱為《小戴禮記》。《小戴禮記》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禮記》。至唐代,《禮記》升格為「經」,列入政府認定的「九經」;到宋代,又被列入「十三經」之中,從而成為古代知識分子必讀的經典之一。
《禮記》內容富瞻,涉及上古時代的禮制、哲學、倫理、道德,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所形成的眾多典故,和匯集的對自然與社會的許多真知灼見,涵蓋面是十分廣泛的,也是極具警世意義的。《禮記》的文字相對淺近,說理明快暢達,並且多格言警句,便於記誦,所以在民間流傳也極為廣泛,如「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曲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學記》)、「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禮運》)、「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返於身」(《祭義》)等等。可以說,只要是中國人,不管是否讀過《禮記》,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過它的熏陶和影響。
《禮記》的時代正漸遠離我們而去,傳統的道德與文化也似乎漸漸變得陌生起來。如何幫助接觸這些民族寶貴財富較少的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禮記》的合理內核、把握《禮記》的精神實質,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能否得以繼承和弘揚的當務之急,也是我們民族得以復興的前提之一。我從事禮學研究工作多年,深感這一工作的重要與艱巨。周春才先生在潛心研讀《禮記》的基礎上,從中精心篩選出對中國歷史影響較大或與現實生活比較貼近的內容,更用人們樂於接受的手法對其加以詮釋,充分發揮漫畫的表現力,化難為易,舉重若輕,使《禮記》的思想能夠成為婦孺皆懂的知識,為更多的人們所吸收,十分難得。這既是周春才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也是對時代的貢獻,因為對「禮」的回首,會有助於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引向深入,喚起我們的民族自覺性。
眾所周知,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形式邏輯和還原論為基礎的實證科學,這就給我們了解以辯證邏輯和整體論為基礎的本民族固有文化帶來了不少障礙。為此,在與西方實證科學比較的前提下,作者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進行了詳實的考證,和系統的概括,充分提示了其理性基礎、科學特征,歸納出它所固有的人文精神、思維取向,然後以此為尺度,對中國傳統哲學、科學與文化做出准確而客觀的界定,每有創見。其間有理有據,娓娓道來,使讀者不覺中已登堂入室,實為難得。
多年來,作者孜孜以求,所作頗豐,如已在多國和地區相繼付梓的《易經圖典》(部分入選我國香港特區教材)、《黃帝內經——養生圖典》、《中醫養生圖典》、《中醫藥食圖典》、《中醫經絡圖典》等等,均得到相關專家的首肯和讀者的好評,屢屢再版,成為可靠的讀本。我相信,《禮記圖典》的出版,對傳統道德的重建與中西文化的溝通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受到國內外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贊譽。
同氣相求,是以為序。
《禮記》內容富瞻,涉及上古時代的禮制、哲學、倫理、道德,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所形成的眾多典故,和匯集的對自然與社會的許多真知灼見,涵蓋面是十分廣泛的,也是極具警世意義的。《禮記》的文字相對淺近,說理明快暢達,並且多格言警句,便於記誦,所以在民間流傳也極為廣泛,如「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曲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學記》)、「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禮運》)、「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返於身」(《祭義》)等等。可以說,只要是中國人,不管是否讀過《禮記》,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過它的熏陶和影響。
《禮記》的時代正漸遠離我們而去,傳統的道德與文化也似乎漸漸變得陌生起來。如何幫助接觸這些民族寶貴財富較少的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禮記》的合理內核、把握《禮記》的精神實質,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能否得以繼承和弘揚的當務之急,也是我們民族得以復興的前提之一。我從事禮學研究工作多年,深感這一工作的重要與艱巨。周春才先生在潛心研讀《禮記》的基礎上,從中精心篩選出對中國歷史影響較大或與現實生活比較貼近的內容,更用人們樂於接受的手法對其加以詮釋,充分發揮漫畫的表現力,化難為易,舉重若輕,使《禮記》的思想能夠成為婦孺皆懂的知識,為更多的人們所吸收,十分難得。這既是周春才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也是對時代的貢獻,因為對「禮」的回首,會有助於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引向深入,喚起我們的民族自覺性。
眾所周知,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形式邏輯和還原論為基礎的實證科學,這就給我們了解以辯證邏輯和整體論為基礎的本民族固有文化帶來了不少障礙。為此,在與西方實證科學比較的前提下,作者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進行了詳實的考證,和系統的概括,充分提示了其理性基礎、科學特征,歸納出它所固有的人文精神、思維取向,然後以此為尺度,對中國傳統哲學、科學與文化做出准確而客觀的界定,每有創見。其間有理有據,娓娓道來,使讀者不覺中已登堂入室,實為難得。
多年來,作者孜孜以求,所作頗豐,如已在多國和地區相繼付梓的《易經圖典》(部分入選我國香港特區教材)、《黃帝內經——養生圖典》、《中醫養生圖典》、《中醫藥食圖典》、《中醫經絡圖典》等等,均得到相關專家的首肯和讀者的好評,屢屢再版,成為可靠的讀本。我相信,《禮記圖典》的出版,對傳統道德的重建與中西文化的溝通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受到國內外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贊譽。
同氣相求,是以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