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讀書人,多半都記得司馬遷的三句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我想,后兩句話,不僅很難做到,似乎也沒必要。至少,對廣大民眾是如此。其實,在現代社會,廣大民眾不是也包括讀書人嗎?
但是,第一句話,就不但不難做到,而且很有必要了。而且,對廣大民眾也是如此。而且,在現代社會就更其如此。
為什麼?請看作者如是說。
何光滬先生的短文以思想性強、意涵深遠並文字優美見長。往往是有感而發,文中既有宗教家的情懷,又有哲學家的嚴謹,故其文章在學術圈中以及宗教界都有相當的讀者推崇。這部書稿輯錄了作者近年來的雜文(包括書序、訪談錄、感想錄)61篇,文章短小精悍,涵蓋面廣,思想豐富。
目錄
一、文
門外談學四則
關鍵在於觀念的轉變
宗教、宗教學、宗教哲學與社會生活
由死生說人性
無題有感
謊言是怎樣迷人的?——從《祖國進行曲》說起
公民社會與超越精神
反美示威與「新聞聯播」
心、識、道
千年回望神與人
世紀末筆談
「全球倫理」:宗教良知的國際表現
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與最大的宗教之間的關系應該正常化
——「利瑪竇進北京」在四百年后的意義
「自強不息」與「道德自強」
——談談社會道德體系的重建
文化裁軍、觀念裁軍、心靈載軍
——筆談潘尼卡的《文化裁軍》
二、言
中國文化與宗教
——《中國大預測》訪談錄
社會道德與精神追求
——《南方周末》訪談錄
宗教和科學是影響人類最大的兩種力量
——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摘錄
劫難、預言、宗教
——《民間文化》采訪錄
在「世紀大講堂」的演講與答問
天主教與宗教對話
——《三聯生活周刊》采訪錄
國內社科學術著作為何缺少原創力?
——《中國教育報》采訪錄
三、書
《二十世紀宗教思想》譯者序
《基督教文化評論》編者的話
心靈有靈犀
——《二十世紀宗教思潮》譯者致台灣讀者
……
四、天下
五、人間
門外談學四則
關鍵在於觀念的轉變
宗教、宗教學、宗教哲學與社會生活
由死生說人性
無題有感
謊言是怎樣迷人的?——從《祖國進行曲》說起
公民社會與超越精神
反美示威與「新聞聯播」
心、識、道
千年回望神與人
世紀末筆談
「全球倫理」:宗教良知的國際表現
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與最大的宗教之間的關系應該正常化
——「利瑪竇進北京」在四百年后的意義
「自強不息」與「道德自強」
——談談社會道德體系的重建
文化裁軍、觀念裁軍、心靈載軍
——筆談潘尼卡的《文化裁軍》
二、言
中國文化與宗教
——《中國大預測》訪談錄
社會道德與精神追求
——《南方周末》訪談錄
宗教和科學是影響人類最大的兩種力量
——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摘錄
劫難、預言、宗教
——《民間文化》采訪錄
在「世紀大講堂」的演講與答問
天主教與宗教對話
——《三聯生活周刊》采訪錄
國內社科學術著作為何缺少原創力?
——《中國教育報》采訪錄
三、書
《二十世紀宗教思想》譯者序
《基督教文化評論》編者的話
心靈有靈犀
——《二十世紀宗教思潮》譯者致台灣讀者
……
四、天下
五、人間
序
中國的讀書人,多半都記得司馬遷的三句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我想,后兩句話,不僅很難做到,似乎也沒必要。至少,對廣大民眾是如此。其實,在現代社會,「廣大民眾」不是也包括讀書人嗎?
但是,第一句話,就不但不難做到,而且很有必要了。而且,對廣大民眾也楚如此。而且,在現代社會就更其如此。 |
為什麼?
第一,從「天生悉民」到「天生我才」這些古話,從「天怒人怨」到「無法無天」這些俚語,無不表明中國人其實從來都有天人相關的意識,或者說從來都有超越界與人世間相聯系的觀念。所以,想一想壞人為什麼該「天打雷劈」,夫妻為什麼是「天作之合」,人命為什麼會「關天」,美景為什麼是「天成」,就是說,有意無意地探究一下「天人之際」,本來就是老百姓的「日用而不知」,稀松平常,一點也不艱難。對於廣大民眾,尤其是傳統社會中的廣大民眾來說,的確如此。
第二,「究天人之際」絕非無事找事,突發奇想,而是社會人生的需要。例如從「天生悉民」往下探究,就是「有物有則」,想透了這個道理,就會愛惜天下萬物、探索人間和自然的法則;從「天生我才」往下探究,就是「必有用場」,想透了這個道理,就會自尊自強,努力奮進。反過來說,如果位高權重而多行不義,不怕「天怒人怨」,必致生靈塗炭,以自斃告終;如果橫行霸道而為所欲為,以至「無法無天」,必遭千夫所指,而遺臭萬年:歷史上,現實中,種種正反效應都指明了,探究「天人之際」很有必要。尤其在現代社會,道德下降同不信「天打雷劈」似乎頗有關系,離婚增加同不信「天作之合」看來不無關聯,毀林者好像不在乎「美景天成」,殺人者肯定不相信「人命關天」。凡此種種都告訴我們,對於近視淺見和自我中心流行的現代社會來說,「究天人之際」看來更有必要。
當然,這種探究,不一定都是學術的,更不一定都是宗教學的。事實上,絕大多數的這種探究,都在民眾的日常行為和社會生活之中有意無意地進行着。我雖然有着學術的甚至是宗教學者的身份,但我又是普通民眾的一員,又是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活人,因此,我除了要做一些學術的探究,更多的也是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這種探究,要在自己和大家的社會生活中做這種探究。
於是,除了一些似乎抽象的所謂「學術著作」之外,就有了讀者面前這些略顯輕松的雜文閑談。當然,讀者會發現,這些雜文閑談雖然看似輕松,卻還是盡量認真嚴肅地探討了一些重要的問題。我想,真正的輕松不是產生於對重要問題的回避,而是產生於對重要問題的解決。
當然,在這些雜文之中讀者也許看不到什麼解決。但是,你若能從中看到一個人努力想去解決的誠意,或者得到一點有助於你去解決的啟發,最后找到了解決的途徑,為自己為他人帶來了輕松,那會是上好的福分,是我的也是你的福分!
……
我想,后兩句話,不僅很難做到,似乎也沒必要。至少,對廣大民眾是如此。其實,在現代社會,「廣大民眾」不是也包括讀書人嗎?
但是,第一句話,就不但不難做到,而且很有必要了。而且,對廣大民眾也楚如此。而且,在現代社會就更其如此。 |
為什麼?
第一,從「天生悉民」到「天生我才」這些古話,從「天怒人怨」到「無法無天」這些俚語,無不表明中國人其實從來都有天人相關的意識,或者說從來都有超越界與人世間相聯系的觀念。所以,想一想壞人為什麼該「天打雷劈」,夫妻為什麼是「天作之合」,人命為什麼會「關天」,美景為什麼是「天成」,就是說,有意無意地探究一下「天人之際」,本來就是老百姓的「日用而不知」,稀松平常,一點也不艱難。對於廣大民眾,尤其是傳統社會中的廣大民眾來說,的確如此。
第二,「究天人之際」絕非無事找事,突發奇想,而是社會人生的需要。例如從「天生悉民」往下探究,就是「有物有則」,想透了這個道理,就會愛惜天下萬物、探索人間和自然的法則;從「天生我才」往下探究,就是「必有用場」,想透了這個道理,就會自尊自強,努力奮進。反過來說,如果位高權重而多行不義,不怕「天怒人怨」,必致生靈塗炭,以自斃告終;如果橫行霸道而為所欲為,以至「無法無天」,必遭千夫所指,而遺臭萬年:歷史上,現實中,種種正反效應都指明了,探究「天人之際」很有必要。尤其在現代社會,道德下降同不信「天打雷劈」似乎頗有關系,離婚增加同不信「天作之合」看來不無關聯,毀林者好像不在乎「美景天成」,殺人者肯定不相信「人命關天」。凡此種種都告訴我們,對於近視淺見和自我中心流行的現代社會來說,「究天人之際」看來更有必要。
當然,這種探究,不一定都是學術的,更不一定都是宗教學的。事實上,絕大多數的這種探究,都在民眾的日常行為和社會生活之中有意無意地進行着。我雖然有着學術的甚至是宗教學者的身份,但我又是普通民眾的一員,又是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活人,因此,我除了要做一些學術的探究,更多的也是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這種探究,要在自己和大家的社會生活中做這種探究。
於是,除了一些似乎抽象的所謂「學術著作」之外,就有了讀者面前這些略顯輕松的雜文閑談。當然,讀者會發現,這些雜文閑談雖然看似輕松,卻還是盡量認真嚴肅地探討了一些重要的問題。我想,真正的輕松不是產生於對重要問題的回避,而是產生於對重要問題的解決。
當然,在這些雜文之中讀者也許看不到什麼解決。但是,你若能從中看到一個人努力想去解決的誠意,或者得到一點有助於你去解決的啟發,最后找到了解決的途徑,為自己為他人帶來了輕松,那會是上好的福分,是我的也是你的福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