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來由,是作者的教學工作。
從1997年起,作者給本系碩士研究生開設「中西文論專題」的課程;之後,課程內容略做調整,又分別列入本科和大專教學計划,至今已講授許多遍。由於授課時間有限,從一開始,作者就在考慮課程該有怎樣一個框架,選取怎樣的角度,以便將內容如此之豐富的中國和西方文論給學生一個清晰、簡明且不失深度的交代。考慮的結果,便是眼下這本書所體現的,以若干文論概念或范疇為要目的體例。一共是十六個概念或范疇,中、西各占一半。它們之間是多多少少有些內在聯系,也多少能夠相互貫通的。這便是取名為「通說」的原因。當然,這名稱容易引起誤會,以為是要把整個中西文論「通吃」。作者本人絕沒有那樣的才學和膽量,故而要特別聲明一下,「通」的著眼點,是在中西、新舊以及文學理論的內外略做溝通,並注重各個概念或范疇自身的疏理和通連。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講授以及學習的便利。本書內容包括言志、感物、養氣、境界、法度、詩史、寓意、傳神、模仿、想像、天才、悲劇、結構、敘事、原型、閱讀等16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