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吳注

黃帝內經素問吳注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成書于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的淵源,幾千年來它在防病治病、保健養生方面,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它那博大精深的內涵,豐富辯證的哲理,培育出一代代著名的醫學大師。歷代學者對它的研究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其研究領域涉及廣泛,並不斷的開拓創新,形成多種學科研究並進的可喜局面。《黃帝內經》原文是渾深奧的,今人的白話譯本,很難將其中的微言大義全部譯出,只有認真研讀古人對經文的注釋,才能體悟出其中的玄旨,從而把握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換言之,揭示《黃帝內經》深奧的內部機理,將其中言而未發,發而未盡之義和盤托出,古人比今人講的更多,說的更準,今人之著作于此則多有所失,古代諸家之注釋,正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從而指導我們進行認真的、細致的、深入的、系統的、全面的研究。
 

目錄

前言
吳注序
張氏序
吳氏序
第一卷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第二卷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陰陽別論篇第七
第三卷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六節髒象論篇第九
五髒生成篇第十
五髒別論篇第十一
第四卷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第五卷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第六卷
玉機真髒論篇第十九
決死生論篇第二十
第七卷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髒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第八卷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明明脈解篇第三十
第九卷
熱論篇第三十一
刺熱論篇第三十二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第十八卷
第十九卷
第二十卷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四卷
附錄︰
校正舉例
太極圖
河圖
洛書
太極生卦圖
先天八卦圖
後天八卦圖
先天六十四卦圓圖
後天六十四卦圓圖
安徽通志稿‧藝文考
續修四庫全書提要
 

吳昆,字鶴皋,今安徽省歙縣澄塘人.主于明代嘉靖三十年,即一五五一年;卒于明代泰昌元年.即一六二十年,終年六十九歲。

昆生于中醫世家,祖父吳正倫,醫術精湛,頗有盛名。在京行醫時。逢穆宗貴妃疾,被召至宮,一劑立愈‧倍受皇親國戚的青睞。因此而遭太醫妒嫉,競被讒言所害,卒于京邸,時人無不惜之。留下《脈證治方》、《養生類要》、《虛車錄》、《活人心鑒》等書。其父吳文韜,伯父吳元昌,均為有學之士。

昆自幼才智聰慧,神采絕俗,從不與平庸小兒為伴。稍長,為科舉而奮發讀書,其文章構思巧妙,文詞華麗,閱者無不稱奇。十五歲,志承家學,投舉子筆,專岐黃業,將家中醫書.潛心研習,並取諸家之論,嚼英品華。又拜本鄉名醫余午亭為師,朝夕研討。與師論疾,常與師之所想不某而合,師甚愛之。凡此三年,師勉其友天下士,向大醫討學,而後可成大器。

時,昆未及壯年,便負笈萬里,虛衷北上。志在精其听學,懸壺濟世。遂由三吳循江淅,歷荊襄,抵燕趙。過名山大川,訪有道高人,謙恭待人,不恥下問。先後拜師不下七十二人,各取其長。其師或示其以天人貫通之道,或示其以醫儒合一之理,或示其以聖賢之奧旨,或秘受其家世之心法,從此醫道大精。一路上,昆亦學亦醫,所至言名籍籍,活人無數。每診疾,眾人說易治,昆日此在死例;眾人說難痊,昆目此可生也,每不出昆之所言。故人全謂︰昆非人也,其術必從神仙長桑公得之。

昆治病不膠陳跡,人以禁方授之,拒不受,日︰“以古方治今病,須出入而通其權,方可用之。不然,是以結繩治季世也,去治遠矣。”其一生得力于《內經》最多,曾撰《名醫方考》,百不失一。注《素問》批(谷�)導寂,深入顯出;闡發新見,補前注所未備;一音一義,莫不與經義息息相通。所著還有《脈語》、《十三科證治》、《參黃論》、《砭 考》、《藥纂》等書。人以其洞參黃帝之奧,又號其為“參黃子”。

上文乃吳昆之傳略,史書記其身世不詳,最多者是《鶴皋山人傳》一文,全文不過二百余字。此傳略是筆者采集吳昆諸書《序言》之中偶涉身世之語,及後人對他的評介,綜合《鶴皋山人傳》,匯編寫成。昆一生著述,嘉惠後人無窮,其誕生至今,整四百四十八年,今借此文,緬懷這位醫學大師。以示後人的崇敬之情。

昆視《素問》為日,《靈樞》為月,極珍重之。且對前人之注不滿,謂其小明雖彰,大明則隱。昆注《素問》多與實踐相合,務去空談,故創見頗多,為後人所推崇。然其刪移經文,也有未當之處,世人也多辨之。

《素問吳注》今存版本較多,最早為萬歷甲午本,至清木刻本達十多種。本書以萬歷本為底本,以日本元祿六年書林吉村左衛門重刻明玉樹堂本為校補,並參閱了清刻宏道堂本,及光緒己亥程氏刻本。後二者某些注文不同于前本。如《氣厥論》中之注,均為重刊者,將明末張介賓之《類經》的注文移于本書,究其原委,或因底本此節文字不清,而以其代之。此種做法,實不足取,故本書蓋不采錄。

己卯年索隱齋主人悟真子孫國中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