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三足烏文叢中的《巫覡》分冊,書中收錄了宋兆麟先生關于人與鬼神之間關聯的考察研究文章數十篇。 本書內容全面,圖文並茂,理論見解獨到,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學術性,可供廣大從事該領域研究及對此感興趣的學者及讀者參閱。
“三足烏”是中國神話中的太陽鳥。化身于光明,象征著生命。
王充《論衡.說日》曰︰“日中有三足烏”。《淮南子》曰︰“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附其羽翼。”留下的一烏系三足,傳為日精,劃駕日車者,為中國先民所崇拜。民間文化源遠流長,代代相承,如“日精”之生生不息,“日車”之滾滾向前。民間文化與上層文化,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本“文叢”名為“三足烏文叢”,正是取意于此。願三足駕太陽之車,永向光明。
目錄
整合——《三足烏文叢》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巫之興衰
第二章 鬼神世界
第三章 通神之巫
第四章 巫覡儀式
第五章 巫與文化藝術
第六章 巫與科學知識
第七章 神明裁判
第八章 祭司與文明的起源
結語
前言
第一章 巫之興衰
第二章 鬼神世界
第三章 通神之巫
第四章 巫覡儀式
第五章 巫與文化藝術
第六章 巫與科學知識
第七章 神明裁判
第八章 祭司與文明的起源
結語
序
不同世界觀的文化史家和思想史家中,都曾有人表達過這樣一種非常接受的思想︰世界上任何一個現代民族中,都存在著兩種文化。如果采用一種簡化的公式來表達,我想,可以概括為:一種是上層文化,一種是下層文化。這兩種文化是同源而異流的,即源于本土的原始文化,在人類社會出現了分工,出現了被稱為“勞心者”的思想家後,便逐漸創建了上層文化,而處于社會底層的廣大社會成員——民眾,則以傳承的方式承襲著和發展著本土的原始文化;這兩種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的傳統,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兩者都是傳統文化,但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相滲透。
具體說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大體也是如此,一種是上層文化,一種是下層文化。雖然經過過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兩次大的文化轉型,儒、道、法各派在互相排拒和互相吸收中大大地推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但到了清末,大抵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上層文化,已僵化了嚴重脫離廣大人民群眾、束縛自由思想和扼殺創新意識的地步。1840年以後,在西方文化(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影響下,一批代表維新思潮的思想家,已經開始反思中國文化的局限性,涌起了一個“西學東漸”的浪潮,政治上的改良主義于是也大行其道。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一批革命的思想家和文化人,慈善了養育過他們的上層文化,從舊營壘里沖殺出來,他們的旗幟上寫的是︰反對舊禮教,打倒孔家店,提倡民主和科學,提倡白話文。同時,他們當中有的人執著于借鑒西方文化,有的人則熱衷于提倡民間文化。民間文化就是下層文化。民間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我看來,“五四”新文化運動所昭示的,實際上是以民主和科學來事例中國的上層文化與下層(民間)文化,推動中國文化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魯迅說︰民間文化的特點是“剛健清閑”。“舊文學衰頹時,因為攝取民間文學或外國文學而起一個新的轉變,這例子是常見于文學史上的。”(《門外文談》七)“歌、詩、詞、曲,我以為原是民間物,文人取為己有,越做越難懂,弄得變成僵石,他們就又去取一樣,又來慢慢的絞死它。譬如夢辭罷,離騷雖有方言,倒不難懂,到了楊雄,就特地‘古奧’,令人莫名其妙,這就離斷氣不遠矣。詞曲之始,也都文從字順,並不艱難,到後來,可就難讀了。”(《致姚克信》1934年2月20日)文學如此,文化莫不如此。當一種文化到了快要僵死的時候,攝取民間文化或外國文化而獲得一個新的轉變,也是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的。
在過去的一百年間,“五四”先鋒們開啟的中國文化整合方向,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承繼。雖經幾代人的呼吁和努力,下層文化也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拯救和認同,但應當坦率地承認,進展並不都是很順利的,道路也不是筆直的;即使有一些人在做,也往往是孤立無援,得不到社會重視甚至承認。近鄰印度人的《摩珂婆羅多》的出版儀式,曾列為當年國會的大事;芬蘭人的《卡列瓦拉》的編纂成書,曾被尊為民族獨立的象征。在我們,《格薩爾王傳》何曾得到過這樣的榮耀?恐怕連許多文化史家文學史家也是沒有接觸過的。近五十年來考古學的發現,改寫了中國的上古文化史,使中國文化起源的“多元論”成為不爭的結論。但考察中國文化研究界,似乎並沒有從考古學的發現中得到多少啟發,仍在固守著先祖們的家業。遠的說,漢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是融合多民族及其文化的結果;近的說,中國由于多民族的構成,其文化(有的民族也有上層下層之分),也是多元一體的文化。而下層文化的發展,雖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上層文化的影響,民族之間也曾不止一次地發生或強或弱的文化(包括外來文化)交融,不論發生怎樣的影響和變化,從總體來說,下層(民間)文化雖然有某些惰性,但它儼是生生不息、富有活力的,而且至今仍然有其較為獨立的品格和體系。多少民眾學家和文化人類學的調查,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拋開或忽略下層文化,特別是多民族的下層文化及其交流與融合,忽略中國傳統文化的整合,去談論和研究中國文化史,越來越顯示出其廠家伯片面性和保守性。
對下層(民間)文化搜集和研究的薄弱或缺席,所致的,不僅是現階段文化研究的片面性和保守性,與“五四”時代比較起來,在指導思想上甚至還呈現了某種倒退的趨勢。這無疑是應引起重視的。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文化是惟一沒有斷流的文化。而一個悠遠穩定而不斷創新的文化傳統,則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和不斷前進的內驅力。“五四”運動舉起的民族與科學的旗幟,在21世紀,仍然是我們傳統文化整合與研究的圭(自木)。
我們編輯這套叢書的目的,正在于促進對搜集和研究下層(民間)文化上,給予更多的注意。流布于民間的下層文化,對于我們當世的知識界來說,所知者甚少,而未知者則甚眾。而要以民主與科學為指導整合中華上層文化和下層文化,文獻資料和書齋研究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首當其沖的還是要深入到民間去,深入到下層民眾中去,去采集,去觀察,去調查,去研究。這就急需吸取新興的人文學科如文化人類學、民眾學的田野調查和參與觀察的方法。1994年筆者為學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民俗文叢》20種所寫的序言中所提出的“實證”的方法,仍然沒有失去其價值。我們歡迎更多的朋友,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這項事業中來。為此,才有了這套《三足烏文叢》的編輯與出世。
參加文叢的作者,因其文化背景不同,切入的角度和掌握的資料也不盡一樣,每本著作的風格肯定是各不相類的,但我們所希望的是︰
一、盡可能遵循實證的原則,從豐富的材料(特別是田野資料)中推衍出應有的結論,切忌流于當前風靡著作界的空論玄學;
二、行文要明白暢順、深入淺出,盡量避免詰屈聱牙、食古不化、食洋不化、故做艱深的文風,以便能沒有障礙地與讀者交流。
三、配有一定數量的照片或圖畫。對于某些學科來說,文字的敘述有時不能代替圖畫的展示,前人或實景的圖畫(最佳是老照片),能引起文字無法起到的實證效果。
下面的這段話就是《三足烏文叢》的“出版獻辭”;
“三足烏”是中國神話中的太陽鳥。化身于光明,象征著生命。
王充《論衡‧說日》曰︰“日中有三足鳥。”《淮南子》曰︰“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墜其羽翼。”留下的一烏系三足,傳為日精,或駕日車者,為中國先民所崇拜。
民間文化源遠流長,代代相承,如“日精”之生生不息,“日車”之湔湔向前。民間文化與上層文化,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本“文叢”名為“三足烏文叢”,正是取意于此。願三足烏駕太陽之車,永向光明。
2001年2月10日于北京
具體說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大體也是如此,一種是上層文化,一種是下層文化。雖然經過過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兩次大的文化轉型,儒、道、法各派在互相排拒和互相吸收中大大地推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但到了清末,大抵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上層文化,已僵化了嚴重脫離廣大人民群眾、束縛自由思想和扼殺創新意識的地步。1840年以後,在西方文化(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影響下,一批代表維新思潮的思想家,已經開始反思中國文化的局限性,涌起了一個“西學東漸”的浪潮,政治上的改良主義于是也大行其道。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一批革命的思想家和文化人,慈善了養育過他們的上層文化,從舊營壘里沖殺出來,他們的旗幟上寫的是︰反對舊禮教,打倒孔家店,提倡民主和科學,提倡白話文。同時,他們當中有的人執著于借鑒西方文化,有的人則熱衷于提倡民間文化。民間文化就是下層文化。民間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我看來,“五四”新文化運動所昭示的,實際上是以民主和科學來事例中國的上層文化與下層(民間)文化,推動中國文化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魯迅說︰民間文化的特點是“剛健清閑”。“舊文學衰頹時,因為攝取民間文學或外國文學而起一個新的轉變,這例子是常見于文學史上的。”(《門外文談》七)“歌、詩、詞、曲,我以為原是民間物,文人取為己有,越做越難懂,弄得變成僵石,他們就又去取一樣,又來慢慢的絞死它。譬如夢辭罷,離騷雖有方言,倒不難懂,到了楊雄,就特地‘古奧’,令人莫名其妙,這就離斷氣不遠矣。詞曲之始,也都文從字順,並不艱難,到後來,可就難讀了。”(《致姚克信》1934年2月20日)文學如此,文化莫不如此。當一種文化到了快要僵死的時候,攝取民間文化或外國文化而獲得一個新的轉變,也是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的。
在過去的一百年間,“五四”先鋒們開啟的中國文化整合方向,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承繼。雖經幾代人的呼吁和努力,下層文化也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拯救和認同,但應當坦率地承認,進展並不都是很順利的,道路也不是筆直的;即使有一些人在做,也往往是孤立無援,得不到社會重視甚至承認。近鄰印度人的《摩珂婆羅多》的出版儀式,曾列為當年國會的大事;芬蘭人的《卡列瓦拉》的編纂成書,曾被尊為民族獨立的象征。在我們,《格薩爾王傳》何曾得到過這樣的榮耀?恐怕連許多文化史家文學史家也是沒有接觸過的。近五十年來考古學的發現,改寫了中國的上古文化史,使中國文化起源的“多元論”成為不爭的結論。但考察中國文化研究界,似乎並沒有從考古學的發現中得到多少啟發,仍在固守著先祖們的家業。遠的說,漢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是融合多民族及其文化的結果;近的說,中國由于多民族的構成,其文化(有的民族也有上層下層之分),也是多元一體的文化。而下層文化的發展,雖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上層文化的影響,民族之間也曾不止一次地發生或強或弱的文化(包括外來文化)交融,不論發生怎樣的影響和變化,從總體來說,下層(民間)文化雖然有某些惰性,但它儼是生生不息、富有活力的,而且至今仍然有其較為獨立的品格和體系。多少民眾學家和文化人類學的調查,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拋開或忽略下層文化,特別是多民族的下層文化及其交流與融合,忽略中國傳統文化的整合,去談論和研究中國文化史,越來越顯示出其廠家伯片面性和保守性。
對下層(民間)文化搜集和研究的薄弱或缺席,所致的,不僅是現階段文化研究的片面性和保守性,與“五四”時代比較起來,在指導思想上甚至還呈現了某種倒退的趨勢。這無疑是應引起重視的。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文化是惟一沒有斷流的文化。而一個悠遠穩定而不斷創新的文化傳統,則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和不斷前進的內驅力。“五四”運動舉起的民族與科學的旗幟,在21世紀,仍然是我們傳統文化整合與研究的圭(自木)。
我們編輯這套叢書的目的,正在于促進對搜集和研究下層(民間)文化上,給予更多的注意。流布于民間的下層文化,對于我們當世的知識界來說,所知者甚少,而未知者則甚眾。而要以民主與科學為指導整合中華上層文化和下層文化,文獻資料和書齋研究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首當其沖的還是要深入到民間去,深入到下層民眾中去,去采集,去觀察,去調查,去研究。這就急需吸取新興的人文學科如文化人類學、民眾學的田野調查和參與觀察的方法。1994年筆者為學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民俗文叢》20種所寫的序言中所提出的“實證”的方法,仍然沒有失去其價值。我們歡迎更多的朋友,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這項事業中來。為此,才有了這套《三足烏文叢》的編輯與出世。
參加文叢的作者,因其文化背景不同,切入的角度和掌握的資料也不盡一樣,每本著作的風格肯定是各不相類的,但我們所希望的是︰
一、盡可能遵循實證的原則,從豐富的材料(特別是田野資料)中推衍出應有的結論,切忌流于當前風靡著作界的空論玄學;
二、行文要明白暢順、深入淺出,盡量避免詰屈聱牙、食古不化、食洋不化、故做艱深的文風,以便能沒有障礙地與讀者交流。
三、配有一定數量的照片或圖畫。對于某些學科來說,文字的敘述有時不能代替圖畫的展示,前人或實景的圖畫(最佳是老照片),能引起文字無法起到的實證效果。
下面的這段話就是《三足烏文叢》的“出版獻辭”;
“三足烏”是中國神話中的太陽鳥。化身于光明,象征著生命。
王充《論衡‧說日》曰︰“日中有三足鳥。”《淮南子》曰︰“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墜其羽翼。”留下的一烏系三足,傳為日精,或駕日車者,為中國先民所崇拜。
民間文化源遠流長,代代相承,如“日精”之生生不息,“日車”之湔湔向前。民間文化與上層文化,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本“文叢”名為“三足烏文叢”,正是取意于此。願三足烏駕太陽之車,永向光明。
2001年2月10日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