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本帶有時尚痕跡的泛文化著作,這本書的作者是頗費苦心的。首先,作為時尚讀物,它必須寫得「好看」。「好看」並不是一個低的標准,要把具有如此深厚的歷史內蘊與文化蘊涵的鞋的風化史講得津津有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其間還堆積著那麽多的蒙塵的史料,隱藏著許多被遮蔽起來的文化關聯。然而作者還真做到了「好看」,這全賴作者的文字工夫。在作者化骨綿掌般的功力下,那些死的史料全被激活了,文字飛動起來,資料被還原成現實生活的場景,像碎光的蒙太奇點綴著全書的閱讀過程。但作為一本文化著作,僅僅做到好看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提供出自己的洞見。它不能像一般的時尚作品那樣僅僅是為了打發閱讀者的時間,它必須要讓人們在讀完之後有所思、有所獲。《鞋的風化史》在這一點上也維護了文化著作的尊嚴,這是我非常激賞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因為維護書的尊嚴的同時也是在維護一個對閱讀有要求的閱讀者的尊嚴。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世界范圍內鞋子的歷史,力求從不同角度審視西方與東方不同的鞋文化與生活、並通過鞋子記錄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該書比較全面的對鞋的歷史以及附著於其上的種種文化意味、審美內涵以及鞋與身體、性別、政治的曖昧關系作了深入而獨到的梳理。在涉及鞋的中西方文化比較的時候,作者甚至采用了比較詩學的諸多方法,這些方法的謹嚴的使用為這本書增添了學術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