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學史上,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美學是時間跨度最長,現有研究成果相對來說最為薄弱的一個階段。鮑姆加登《美學》中稱美學是感受性認拓的學拉,自由藝術的理論,代級層次的認識論,美的思維方式和寓象方式的藝術品,按照這個標准,除了寓象方式可指中世紀從解經學到詩學的象征主義傳統,自由世術理論中呼應了文藝復興風靡一時的藝術哲學外,從奧運會古奧丁至赴六世紀末葉的一千二百年內,基本上沒有美學可言。
本卷集中討論十七、十八世紀以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為代表的啟蒙——理性時期的美學思想。
目錄
序論
第一編 英國美學
引論
第一節 十七、十八世紀英國的社會政治和宗教概況
第二節 文學和美術的新發展
第三節 以經驗主義為特征的啟蒙思想
第一章 培根
第一節 英國唯物主義經驗論的「真正始祖」
第二節 詩學
第三節 美論
第二章 霍布斯
第一節 英國經驗論美學理論的第一個制訂者
第二節 從反映論到模仿論
第三節 從分析和綜合到想象和判斷
第四節 美、丑——善、惡和笑
第五節 從社會契約論到對文藝推行極權統治
第三章 彌爾頓
第一節 民主古典主義者
第二節 人品和作品的統一:崇高風格
第三節 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第四節 詩和詩律
第五節 創作和出版自由
第四章 德萊頓
第一節 英國文學批評之父
第二節 古今之爭
第三節 法英之爭
第四節 詩韻之爭
第五節 悲劇
第五章 洛克
第一節 一切形式的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
第二節 新美學思潮的喚起者
第三節 美是復雜觀念
第四節 想象、巧智、幻想
第五節 審美教育:舞蹈、音樂、繪畫
第六章 沙夫茲博理
第一節 自由思想的先驅
第二節 自然神論——美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真、善、美的統一
第四節 美在形式
第五節 直覺和審美
第六節 文藝繁榮和政治自由
第七章 艾迪生
第八章 蒲柏
第九章 哈奇生
第十章 荷迦茲
第十一章 菲爾丁
第十二章 約翰遜
第十三章 休謨
第十四章 雷諾茲
第十五章 博克
第二編 法國美學
第三編 德國美學
第四編 意大利美學
本卷人名譯名對照表
後記
第一編 英國美學
引論
第一節 十七、十八世紀英國的社會政治和宗教概況
第二節 文學和美術的新發展
第三節 以經驗主義為特征的啟蒙思想
第一章 培根
第一節 英國唯物主義經驗論的「真正始祖」
第二節 詩學
第三節 美論
第二章 霍布斯
第一節 英國經驗論美學理論的第一個制訂者
第二節 從反映論到模仿論
第三節 從分析和綜合到想象和判斷
第四節 美、丑——善、惡和笑
第五節 從社會契約論到對文藝推行極權統治
第三章 彌爾頓
第一節 民主古典主義者
第二節 人品和作品的統一:崇高風格
第三節 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第四節 詩和詩律
第五節 創作和出版自由
第四章 德萊頓
第一節 英國文學批評之父
第二節 古今之爭
第三節 法英之爭
第四節 詩韻之爭
第五節 悲劇
第五章 洛克
第一節 一切形式的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
第二節 新美學思潮的喚起者
第三節 美是復雜觀念
第四節 想象、巧智、幻想
第五節 審美教育:舞蹈、音樂、繪畫
第六章 沙夫茲博理
第一節 自由思想的先驅
第二節 自然神論——美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真、善、美的統一
第四節 美在形式
第五節 直覺和審美
第六節 文藝繁榮和政治自由
第七章 艾迪生
第八章 蒲柏
第九章 哈奇生
第十章 荷迦茲
第十一章 菲爾丁
第十二章 約翰遜
第十三章 休謨
第十四章 雷諾茲
第十五章 博克
第二編 法國美學
第三編 德國美學
第四編 意大利美學
本卷人名譯名對照表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64